延遲 (排程)
外观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2月8日) |
排程理論中,延遲時間(tardiness,或延遲)衡量某工作實際完成時間,與應完成時間(交期)相比,延誤多少。[1] 同理提早時間(earliness,或早交時間)衡量實際執行時間比交期提早多少。各項工作之間可能互相依賴,即某項工作的前提可能是另一工作已完成。工作亦受限於所需設備是否可用。
排程問題的例子包括製造業生產流程,以及資訊傳輸和處理的排程。[2]
就製造業的庫存管理而言,延遲與提早皆不理想。延遲導致工作積壓,並要因誤期違約賠償顧客,損失商譽。相反,提早則會佔用倉庫,提高成本[3],阻礙資本流動。
數碼訊號處理亦會考慮个别流延迟的時長,即输出信号滞后于输入信号的时间。其平均值稱為平均延遲,是表示开关速度的参数。
數學表述
[编辑]設有多項工作,第項限期為,而完成時間,則對該工作而言,[4]
- 差異時間(lateness)定義為
- 早交時間為
- 延遲時間為
排程問題中,常以其最大值或總和作為最小化的目標,又或者採用其加權版本,其中為各項工作的權重,代表工作的開銷、優先程度等。
亦可考慮延遲時間的平均值,稱為平均延遲(mean tardiness),公式為:
其中為該批工作的數目。
參考文獻
[编辑]- ^ 曾心珮; 林俊逸. 工件大小不一致單一批次機器之排程問題. 第15屆科技整合管理研討會: 1–13. 2012.
- ^ Su, Sheng; Yu, Haijie. Minimizing tardiness in data aggregation scheduling with due date consideration for single-hop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reless Networks. 2015-05, 21 (4): 1259–1273. doi:10.1007/s11276-014-0853-4.
- ^ Eren Akyol, Derya; Bayhan, G. Mirac. Multi-machine earliness and tardiness scheduling problem: an interconnected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8-05, 37 (5): 576–588 [2022-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7).
- ^ 黃祥熙. 排程理論 概述 (PDF).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2022-0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07).
- ^ Complexity results for scheduling problems. University of Osnabrueck. [2022-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