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奥加尔科夫
尼古拉·奥加尔科夫 | ||||||||||||||||||||||||||||||||
---|---|---|---|---|---|---|---|---|---|---|---|---|---|---|---|---|---|---|---|---|---|---|---|---|---|---|---|---|---|---|---|---|
出生 | 1917年10月30日[儒略曆10月17日] 俄羅斯共和國特維爾省莫洛科沃村 | |||||||||||||||||||||||||||||||
逝世 | 1994年1月23日 俄羅斯莫斯科 | (76歲)|||||||||||||||||||||||||||||||
效命 | 苏联 | |||||||||||||||||||||||||||||||
军种 | 陆军 | |||||||||||||||||||||||||||||||
服役年份 | 1938年-1994年 | |||||||||||||||||||||||||||||||
军衔 | 苏联元帅 | |||||||||||||||||||||||||||||||
统率 | 苏军总参谋部 | |||||||||||||||||||||||||||||||
参与战争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获得勋章 |
|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Огарков,1917年10月30日—1994年1月23日),苏联军事领导人,1977年晋升苏联元帅。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兼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生平
[编辑]1917年生于特維爾省莫洛科沃村(现属特维尔州馬洛科夫斯基區)。14岁开始在集体农场参加工作。1938年参加苏联红军,1941年毕业于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在西部方面军作战,任步兵第17师第1团工程兵主任。1941年9月,任卡累利阿方面军工程部高级工程师。1942年2月,任步兵第289师某团总工程师。同年6月,任海军步兵第61旅工程兵主任。同年12月,任第32集团军工程兵副参谋长。1943年8月,任卡累利阿方面军工程兵作战处处长助理。1944年5月,任步兵第122师工程兵主任,11月随军转隶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参加卡累利阿、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佩察莫-希爾克內斯、布達佩斯、維也納等战役战斗[1]。1945年春,在匈牙利的一次战斗中受重伤。1945年加入联共(布)[2]。
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任喀尔巴阡军区第27军工程兵参谋长助理。1947年毕业于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军事作战与工程系。历任滨海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主任。1949年1月调至远东军区总司令部,历任作战处处长、副参谋长。1957年晋升少将,1959年毕业于总参谋部军事学院,任驻德集群近卫摩托化步兵第20师师长。1961年12月,任白俄罗斯军区参谋长兼副司令。1965年12月,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1]。
1968年4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第一副总参谋长。1974年3月至1977年1月,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国家技术委员会主席。奥加尔科夫深得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的赏识和重用,1977年1月被提拔为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1977年1月14日,晋升苏联元帅。1979年,他反对出兵阿富汗,为此与乌斯季诺夫进行了激烈辩论[3]。1983年9月和12月,奥加尔科夫先后就海馬島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和苏美核谈问题举行记者招待会,以苏军最高发言人身份阐述苏联的政策和立场。奥加尔科夫不断上升的地位使他同老上司乌斯季诺夫及其他高官间的矛盾加深,从而失去了庇护伞。他在契尔年科就任总书记后的1984年9月被解职,调任西部战区总司令[4]。
1988年8月至1992年1月,任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1990年至1991年8月,任全苏退伍军人、劳工、武装部队和执法机构公共理事会主席。1992年1月,任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顾问、独立国家联合体联合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顾问[1]。
奥加尔科夫是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6年-1971年)、中央委员(1971年-1991年),第七至十一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1966年-1989年)。
获苏联英雄1次,列宁勋章2枚,十月革命勋章、红旗勋章、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各1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2枚,二级卫国战争勋章1枚,红星勋章2枚,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1枚,奖章多枚。
影响
[编辑]在军队建设方面,奥加尔科夫在较早就意识到军事领域的时代变化。他在1979年指出:“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将会大量涌现,从而推动新的军事革命”。他积极开展武器装备的更新改造和新型作战部队的试验,1981年被授予列宁奖。然而这些尝试与苏军当时僵化的体制编制对立,未能得到苏联高层的支持。与此同时,在冷战中与苏联对立的美国却从中深受影响,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6]。
奥加尔科夫还提议在军区的基础上组建各军种联合战略集群,并赋予集群司令部在其战区的高度独立性[7]。他首先在远东推行组建战略方向总司令部,实现对陆军方面军、空军集团军、国土防空军部队和海军舰队的联合指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苏联解体,战略方向总司令部也未能完全建立[8]。
军衔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е заделы маршала Огаркова. 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 2007-10-26 [202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俄语).
- ^ Владимир Лобов. Военная элита России: советский период, 1917-1991.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правочник. Москва: Вече. 2010: 431 [2020-06-29]. ISBN 97859533463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1) (俄语).
- ^ Александр Кочуков. Стратег и политик. 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 2002-10-31 [202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3) (俄语).
- ^ 解之. 苏军总参谋长为何易人?. 国际展望. 1984, (20): 4–7. ISSN 1006-1568.
- ^ Сергей Птичкин. Как идеи Огаркова повлияли на передовые армии мир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2019-11-03 [202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俄语).
- ^ 苏军“奥加尔科夫革命”为何错失机遇?. 华夏经纬网. 2008-01-08 [202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 ^ 取消沿袭一个半世纪"军区制" 俄军将变更强大?. 中国网. 2010-08-02 [202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 ^ 罗朝文. 俄军改革的结构嬗变:削减军区数量突出战略重点. 解放军报. 2014-03-14 [202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外部链接
[编辑]军职 | ||
---|---|---|
前任: 维克托·库利科夫 |
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1977年1月-1984年9月 |
繼任: 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 |
- 苏联英雄
- 列寧勳章獲得者
- 十月革命勳章獲得者
- 紅旗勳章獲得者
- 一级苏沃洛夫勋章获得者
- 一级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
- 二级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
- 紅星勳章獲得者
- 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获得者
- 战功奖章获得者
- 保卫苏联北极地区奖章获得者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获得者
- 攻克布达佩斯奖章获得者
- 苏联武装力量老兵奖章获得者
- 开垦处女地奖章获得者
- 苏维埃陆军海军三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苏联武装力量四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苏联武装力量七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一级圆满服役奖章获得者
- 指挥官十字级波兰复兴勋章获得者
- 列寧獎獲得者
- 1917年出生
- 1994年逝世
- 苏赫巴托尔勋章获得者
- 特维尔省人
- 蘇聯共產黨黨員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苏联元帅
- 安葬於新聖女公墓者
- 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人物
- 苏联总参军事学院校友
- 苏军总参谋长
- 第十一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
- 第十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
- 第九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
- 第八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
- 第七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
- 苏共二十三大代表
- 苏共二十四大代表
- 苏共二十五大代表
- 苏共二十六大代表
- 苏共二十七大代表
- 苏共二十八大代表
- 苏联副国防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