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丁亥之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丁亥之变发生在1227年的大蒙古国军队攻击南宋的事件。

背景

[编辑]

因宋金对峙,南宋在利州路北部建立以“三关五州”为支撑的蜀口防线,三关是仙人关(今陕西略阳北)、七方关(今甘肃徽县与陕西略阳之间)、武休关(今陕西凤县东南)。五州是凤州(今陕西凤县)、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西和州(今甘肃西和)、天水军(今甘肃天水),修筑城堡关寨。李鸣复说:四州之有家计寨,曩时吴玠实为之,岷曰仇池,凤曰秋防原,阶曰杨家崖,成曰董家山。是四者皆有险可恃,有泉可饮,又为之粮以食,为之屋以居。无事则寓于州,有事则归于寨。自绍兴以来,遵守不易,七十余载矣。金军多次攻入,皆止于此,即使攻破蜀口防线,占据兴元(今汉中) ,也难以长期驻守[1]

嘉定九年(1216年)以前,南宋在蒙古与金国之间,始终是保持中立的。嘉定十年(1217年)二月以后,金人把军事的重心放在南宋方面。五月。金军正式向南宋用兵。嘉定十三年(1220年),七月。南宋淮东制置使贾涉赵珙前往河北蒙古军前议事。次年四月,宋宁宗苟梦玉赴铁门关(今新疆铁门关市),会面成吉思汗。嘉定十五年(1222年),驻兵陕西的蒙古军统帅木华黎,遣蒙古不花率军南越牛岭关, 剽掠南宋凤州(今陕西凤县)而去。这是蒙古人第一次对南宋进行试探性攻击。1223年随着金宋关系逐渐缓和,南宋放弃了与蒙古的协议,拒绝蒙古军借道南宋。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之余,派遣一支军队军以取金、夏为名,向南抄掠,入南宋四川境。

过程

[编辑]

宝庆三年(1227)二月,成吉思汗攻打西夏过程中,派人送两块金牌到南宋四川制置司,要南宋臣服。八日,一只蒙古骑兵以“取金、夏”为名从洮州(今甘肃省临潭县)进入南宋境内 。攻下阶州,围西和州。宋军确认来军系蒙古军后,因不得擅启边衅命令,不敢与战。蒙古军进攻阶州将利县时前锋退却,仙人关的南宋沔州都统程信误以为前方获胜,轻率出击,被击败于兰皋,宋西边良将麻仲马翼王平皆战死。五州之中阶州被蒙古军攻破,西和州、成州、天水军都在坚守,凤州未遭敌,然而四川制置使郑损不顾利州戎帅赵彦呐的反对,放弃关外五州,退保三关,造成成州、天水军弃守,凤州坚壁清野,遂委焚荡,西和州在利州副都统何进的坚守下坚持战斗。最终武休、七方和仙人三关落入敌手。蒙古军大肆掠夺财物,没有趁机攻城略地,郑损匆忙带制置司官员及家眷在万人大军护卫下,沿嘉陵江南逃益昌(四川广元市昭化镇)。宋军撤离五州,全面清野,远离战火的凤州、河池(今甘肃省徽县)也未能幸免。五州化为灰烬,七月,天气炎热,成吉思汗病逝,蒙古军撤出宋境。次年郑损被免职。桂如渊接任。

蒙古军队悍然发动进攻,打破了南宋政府内部主张结盟蒙古的想法,结盟的重心逐渐转移到金国方面。丁亥之变中,南宋溃兵四处抢掠,令关外百姓雪上加霜,苦不堪言[2]

评论

[编辑]

李鸣复《策全蜀安危疏》:丁亥之始至也,重兵扼西和,而和不动,以大将留屯,有以为备也。游骑寇同庆,而同庆不摄,以郡将坚守,而又有援兵为之助也。麻仲败 衄,程信退走,贼进窥七方,而七方不恐,以蜀帅 在石门,距关才五十里,而人心之所恃也。惟武 阶失守,贼至文阳境上,赖官军、土豪相协力,驱之而退,鞑虽纵横数月,其所破者惟一郡耳。

参考

[编辑]
  1. ^ 宋蒙蜀道争夺中的苦竹隘之战. [202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3). 
  2. ^ 宋军溃乱曹友闻派兵攻杀. [202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