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烏克蘭政變
外觀
1918年烏克蘭政變 | |||||||
---|---|---|---|---|---|---|---|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內戰中的烏克蘭獨立戰爭期間的蘇維埃-烏克蘭戰爭的一部分 | |||||||
支持政變的民衆手持「自由的烏克蘭萬歲」標語 | |||||||
| |||||||
參戰方 | |||||||
酋長國運動 德意志帝國 |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帕夫洛·斯科羅帕茨基 赫爾曼·馮·艾希霍恩 |
米哈伊洛·赫魯舍夫斯基 弗謝沃洛德·霍魯博維奇 奧歷山大·茹基輔斯基 米哈伊洛·特卡琴科 | ||||||
參戰單位 | |||||||
Army Group Eichhorn-Kiev |
藍衣軍 Ukrainian Sich Riflemen | ||||||
兵力 | |||||||
未知 | 未知 | ||||||
傷亡與損失 | |||||||
無 | 3死 |
1918年烏克蘭政變,又稱黑特曼政變,是指在1918年4月29日,效忠於烏克蘭中將帕夫洛·斯科羅帕茨基的農民和地主在德意志帝國的支持下在首都基輔對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動政變,推翻了烏克蘭中央拉達並任命斯科羅帕茨基為黑特曼。政變起因包括烏克蘭中央拉達(議會)與德國占領軍之間土地所有權的衝突、烏克蘭鐵路系統癱瘓以及烏克蘭政府安全機構薄弱而關係嚴重惡化,最終導致政變發生。1918年11月,烏克蘭發生了反黑特曼起義[1]。
參考資料
[編輯]- ^ Shurkhalo, Dmytro. 100 років українсько-німецькому непорозумінню. Село – у пошуках компромісу [100 years of Ukrainian-German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village, a search for compromise]. 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 2018-04-05 [2023-09-10] (烏克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