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郛
上海特別市市長
任期
1927年7月7日—1927年8月14日
前任(直轄市設立)
繼任吳震修
中華民國大總統
(國務院攝行)
任期
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4日
前任曹錕
繼任段祺瑞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任期
1924年10月31日—1924年11月24日
前任顏惠慶
繼任段祺瑞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兼任)
中華民國外交總長
任期
1923年2月3日—1923年4月9日
前任施肇基
繼任顧維鈞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光緒六年(1880年)3月8日
 大清浙江省紹興府上虞縣百官鎮
逝世1936年12月6日(1936歲—12—06)(56歲)
 中華民國上海市
籍貫浙江省 紹興市 上虞縣
國籍 大清(1880—1911)
 中華民國(1911—1927)
 中華民國(1927—1936)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04—1936)
學歷
經歷

ㄈㄨˊ(1880年3月8日—1936年12月6日),原名紹麟,字膺白、又字天生,號昭甫。生於浙江紹興府上虞縣百官鎮,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外交家。

生平

[編輯]
黃郛(左)與蔣介石在日本

1880年3月8日,黃郛生於上虞縣百官鎮。先世從安徽休寧遷居上虞,高祖以布業生意發了財,曾祖多結交當地鄉紳,與之結親。父親黃文治育有四子,黃郛最小。因為太平天國,家中財產盡被擄掠,在杭州做州縣候補維持生計。七歲喪父,想要返回原籍未果而搬家到杭州,少年家貧,只能到杭州的義塾同善堂讀書。1897年,補錢塘縣學生,應府試受業於林棨而未跟隨學習,但從林處開始學習算學。

1904年,因梁啟超尚武論啟發而入浙江武備學堂,是當年榜首。次年,獲清朝官費赴日本,入東京振武學校留學。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並物色軍人加入,並結成丈夫團。1907年,和蔣介石張群在振武學校結識,創辦武學雜誌,並且翻譯日俄戰爭相關資料。1908年,入陸軍測量局地形科學習。1910年,歸國,在北京軍諮府任軍事官報主辦。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黃郛與曾昭文李書城等丈夫團同志南下。光復上海後,赴上海幫助陳其美。11月,陳其美滬軍都督府都督,黃郛任參謀長兼滬軍第2師師長。此外,蔣介石此時歸國,任滬軍第2師第5團團長。蔣與陳、黃義氣相投,遂與陳、黃換帖拜把,三人結成「盟兄弟」。8日,與陳其美率浙軍克復南京。

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黃郛被孫文任命兼任兵站總監。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黃郛改任江蘇都督府參謀長,解散軍隊,處理革命後復員事宜。1913年,宋案起,二次革命爆發,黃郛作為革命派同袁軍作戰。革命派敗北後,黃經日本流亡南洋。次年,轉赴歐洲,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事起而轉去美國。1916年,袁世凱復辟而歸國,於浙江參加護國戰爭。護國軍勝利後,到天津從事著作活動。其間5年,最常與嚴修張紹曾交往,通過二人的關係結識北方軍人、教育界的開明人士。

1921年,黃郛成為北京政府參加華盛頓會議代表團的顧問,重歸政界。翌年2月,就任張紹曾內閣的署理外交總長。其後,在高凌霨攝政內閣高凌霨臨時內閣顏惠慶內閣任教育總長。

1924年10月,策劃馮玉祥胡景翼等人發動甲子兵變,使直系失勢。黃郛支持馮,任代理內閣總理,成立黃郛攝政內閣。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將故宮作為博物院。奉系反對黃郛,支持段祺瑞,同年11月,段祺瑞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就任臨時執政。黃赴天津寓居。

1926年11月,國民政府北伐期間,蔣介石入南昌。翌年1月,黃郛南下參加國民政府。同年7月,任上海四一二事件後的上海特別市首任市長。1928年2月,就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3月,黃郛處理第1次南京事件的善後事宜,同美國締結協定(其他諸國由其後任王正廷締結協定)。5月3日,濟南事件後極力主張制止民眾激憤行事。事件結束後引咎辭職,至莫干山閒居。

1933年5月,黃郛被任命為行政院駐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5月31日,簽署塘沽協定。1935年春,辭任委員長並引退。

1936年12月6日,黃郛拒服日本藥,因肝癌病逝上海[1]。享年57歲(滿56歳)。

家庭

[編輯]

其妻沈亦雲是參加南京光復之役的上海女子北伐隊隊長,著有《亦雲回憶》。無子嗣。

內弟沈怡曾在1949年以前為上海市工務局長、南京市長,國府遷台後更出任交通部長,晚年著有《沈怡自述》。

著作

[編輯]
  • 《歐洲之教訓與中國之將來》
  • 《歐戰後之新世界》
  • 《歐戰後之中國》(徐世昌著,黃郛代編)

參考文獻

[編輯]
 中國北京政府
前任:
施肇基
外交總長(署理)
1923年2月 - 4月
(3月、沈瑞麟代理)
繼任:
顧維鈞
前任:
彭允彝
教育總長
1923年9月 - 1924年1月
繼任:
范源濂
前任:
張國淦
教育總長
1924年9月 - 11月
繼任:
易培基
前任:
顏惠慶
臨時國務總理
1924年10月31日 - 11月24日
繼任:
許世英
前任:
吳毓麟
交通總長
1924年10月 - 11月
繼任:
葉恭綽
前任:
胡仁源
教育總長
1926年5月
繼任:
王寵惠
 中國國民政府
前任:
伍朝樞
外交部長
1928年2月 - 6月
繼任:
王正廷
前任:
黃紹竑
內政部長
1934年12月 - 1935年12月
(至1935年2月為陶履謙代理)
繼任:
陶履謙
  1. ^ 高拜石 正中書局版 <新編古春風樓瑣記>(廿九) P4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