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陳芳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芳允
性別
出生(1916-04-03)1916年4月3日
 中華民國浙江省台州黃岩
逝世2000年4月29日(2000歲—04—29)(84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九三學社
經歷

陳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男,浙江黃岩人,中國無線電電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也是中國高技術863計劃最早的倡導人之一。

生平

[編輯]

陳芳允1934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抗戰期間畢業於雲南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國科索無線電廠研究室從事電視和船用雷達研究。1948年回國,先後在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電子學所國防科工委第26基地,國防科工委測量通信總體研究所工作。

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並參與研製出原子彈爆炸測試儀器,參加了衛星測控系統的建設工作,為後來1970年代人造衛星上天作出了貢獻。不過在文革期間被撤職,下放到陝南一家工廠當工人進行「鍛煉」、「改造」。一些技術的開發因而中斷,不過他自己仍舊在做研究,只是陳芳允本人被戴上了「特嫌」的帽子,也影響了他兒子的學術之路,至今仍是他最大遺憾,動亂結束後終於重返科工崗位,提出並於1980年參與完成微波統一測控系統,成為支持中國通信衛星上天的主要設備,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79年10月,中國宇航學會成立,其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1986年3月,他與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聯名建議發展中國的高技術,受到鄧小平的高度重視,促成了863計劃。尤其是他的「雙星定位」概念比美國同行還早提出。1988年因航天測量船上電磁兼容問題的解決,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9月,與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王大珩等共23人一起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2][3]

學術貢獻

[編輯]

陳芳允與合作者於1983年提出「雙星定位系統」的設想,試圖以較少的衛星資源建立中國自己的「GPS」。2000年10月後隨著幾顆北斗導航實驗衛星的相繼成功發射,北斗導航系統初步建立,並同時具備定位與通訊功能,標誌著中國開始擁有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存档副本 (PDF). [2023-07-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7-15). 
  2. ^ 陈芳允:不穿拉链衣服的院士. [202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5). 
  3. ^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航天航空.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2.09: 599. ISBN 7-5000-5997-3. 
  4. ^ 北斗记 ——探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11-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0).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