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弘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弘範(1238年—1280年2月11日),字仲疇元朝將領易州定興(遼朝時期屬於南京道管轄,金朝時期屬於中都路管轄,今屬河北)人。曾參加過襄樊之戰,後跟隨元帥伯顏南下征,最後在厓山海戰中帶領元軍滅亡南宋

生平

[編輯]

元太宗六年正月十日(1234年2月9日),金朝滅亡。元太宗十年(1238年),張弘范出生,他是元朝汝南王張柔第九子,有武藝,能賦詩,擅使馬槊,身材魁梧,儀表堂堂[1]中統三年(1262年)為行軍總管,征討叛將李璮濟南至元六年(1269年)參與襄陽樊城之戰。他曾築「一字城」分割襄樊的宋軍,隨後攻下樊城。駐守襄陽城的宋軍不久後也出降。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軍將領伯顏攻克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俘獲五歲的宋恭帝趙㬎和謝太后全太后、眾官僚和太學生,押送到大都,趙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瀛國公。至元十四年(1277年)授予鎮國上將軍,任命為江東道宣慰使。至元十五年(1278年)任蒙古漢軍都元帥,南取閩廣;他使弟張弘正為前鋒,俘獲南宋丞相文天祥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

宋朝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南下逃難,張弘範奉命征討。後來宋端宗趙昰(時年十歲)病死於碙洲,弟弟趙昺繼承皇帝寶座,歷史上把趙昺稱為宋幼主。幼主在忠於他的大臣張世傑陸秀夫下逃到厓山(今廣東江門新會)。

張弘範奉元世祖之命南下滅南宋,至元十六年二月六日(1279年3月19日),元軍和宋軍在厓山海域裡進行了舉世聞名的「厓山海戰」。張世傑據厓山天險,卻採以守勢,不敢主動出擊;張弘範封鎖海口,切斷了宋軍淡水的來源,宋軍被困,竟取海水解渴,紛紛嘔吐,臉部浮腫,將士疲憊不堪。元軍跳上宋船後,短兵相戰,結果宋軍全軍覆滅,張世傑和幼主的母親楊太后也在戰亂中相繼淹死。丞相陸秀夫背著趙昺跳海而死,嶺海悉平,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被擊潰,蒙古占領中國全境。 事後,弘範為了紀念自己的功勞,命人在石壁上刻了「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字。被後世文人所不齒,以其為漢種,卻反過來助外族攻滅華夏,而另仿碑體,在「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前面多加一個「宋」字,變成「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以做羞辱。實際上張弘範家族世居遼、金,從未事宋,反而他在厓山海戰對敵的宋將張世傑根據《宋史》記載早年曾事蒙古(曾是張柔的部下)而後畏罪叛逃南宋。

至元十七年正月十日(1280年2月11日)病逝,終年四十三歲。

元世祖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諡武烈。至大四年(1311年),元武宗加贈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諡忠武。延祐六年(1319年),元仁宗加保大功臣,加封淮陽王,諡獻武。

張弘範墓志銘

[編輯]

張弘範墓誌1949年於河北定興縣出土,初置易縣清真寺內,後移入清真寺隔壁回民小學。1984年3月由易縣博物館收藏。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四月一日(1280年5月1日)立。李謙(1233-1311年)撰文書丹,李處巽篆蓋,石匠秦德刊刻,張弘范之子張珪(1264-1327年)立石。

墓誌為漢白玉質,志蓋已佚。志石長0.97米、寬0.84米、厚0.15米,志文首題為:「故鎮國上將軍江東道宣慰使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公墓志銘並序」,一共57行,滿行50字,全文2440字,字體為楷書。

墓誌記載了張弘範在至元十五年(1278年)俘虜南宋丞相文天祥及文天祥不屈的情節,還詳細敘述了張弘範率元軍「破襄樊、下郢漢」直至「收福建、平岒南」等和南宋軍隊交戰直至統一全國的戰爭經過。這些記載對研究宋元戰爭史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墓志銘是研究張弘範生平及其家族歷史的第一手材料,可以和《元史·張弘範傳》相互對照。

順天張氏

[編輯]
 
 
 
 
 
 
 
 
 
 
 
張柔
 
 
 
 
 
 
 
 
 
 
 
 
 
 
 
 
 
 
 
 
 
 
 
 
 
 
 
 
 
 
 
 
 
 
 
 
 
 
 
 
 
 
 
 
 
 
 
 
 
 
 
 
 
 
張宏基
 
張弘正
 
張弘彥
 
張弘規
 
張弘略
 
張弘範
 
 
 
 
 
 
 
 
 
 
 
 
 
 
 
 
 
 
 
 
 
 
 
 
 
 
 
 
 
 
 
 
 
 
 
 
 
 
 
 
 
 
 
 
 
 
張玠
 
張瑾
 
張琰
 
張珪
 
 
 
 
 
 
 
 
 
 
 
 
 
 
 
 
 
 
 
 
 
 
 
 
 
 
 
 
 
 
 
 
 
 
 
 
 
 
 
 
 
 
 
 
 
 
 
 
 
 
 
張景武
 
張景魯
 
張景哲
 
張景元
 
張景丞

參考資料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元史·張弘範傳》:「張弘範,字仲疇,柔第九子也。善馬槊,頗能為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