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康拉德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康拉德二世
康拉德二世在Ekkehard of Aura英語Ekkehard of Aura的史書中的描繪
神聖羅馬皇帝
統治1027年3月26日-1039年6月4日
加冕1027年3月26日
羅馬舊聖伯多祿大殿
前任亨利二世
繼任亨利三世
勃艮第人的國王英語List of kings of Burgundy
統治1032年9月6日-1039年6月4日
前任魯道夫三世
繼任亨利三世
義大利國王
加冕1026年3月31日
米蘭聖盎博羅削聖殿
前任亨利二世
繼任亨利三世
羅馬人的國王
統治1024年9月8日-1039年6月4日
加冕1024年9月8日
美茵茨主教座堂
前任海因里希二世
繼任海因里希三世
出生990年
 神聖羅馬帝國下洛泰林吉亞公國斯派爾
逝世1039年6月4日(1039歲—06—04)(48—49歲)
 神聖羅馬帝國德國烏特勒支
配偶施瓦本的吉塞拉
子嗣亨利三世
瑪蒂達英語Matilda of Franconia
王朝薩利安王朝
父親斯派爾的亨利
母親亞爾薩斯的阿得雷德
宗教信仰天主教

康拉德二世 (德語:Konrad II,約990年—1039年6月4日),也被稱為長者康拉德薩利安的康拉德,羅馬人民的國王(1024年-1039年在位),義大利人的國王(1026年-1039年),勃艮第人的國王英語List of kings of Burgundy(1033年-1039年)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027年加冕)。當薩克森王朝絕嗣後,他於1024年當選為國王,開始了薩利安王朝德國的統治。

康拉德二世是斯派爾伯爵亨利和亞爾薩斯的阿得雷德的兒子,他在父親死後繼承了斯派爾伯爵和沃姆斯伯爵的頭銜。當薩克森王朝的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於1024年無嗣而終後,他當選為國王並建立了統治德國一個世紀的薩利安王朝的統治,並於當年9月8日在美因茲加冕。

康拉德二世繼續薩克森王朝抑制德意志諸侯的政策。他在與諸侯的鬥爭中爭取小封侯的支持,幫助他們不被大封建主所欺凌。1037年康拉德二世在義大利頒布所謂「封地法」,規定貴族的采邑為世襲,以免大領主肆意兼併小領主的領地。這些積極的措施保證了王權的加強。康拉德二世並利用由皇帝任命主教和修道院院長的傳統做法(所謂主教敘任權),鞏固王室對教會的有效控制。

1028年,康拉德二世趁波蘭國內發生動亂之機,從波蘭國王梅什科二世手中奪取了上盧日策

1032年,阿爾勒國王魯道夫三世死後無嗣,他把自己的王國(包括早先形成的兩個獨立的勃艮第王國,由於上勃艮第國王魯道夫二世933年與普羅旺斯統治者于格的政治交易,後來都歸魯道夫二世統治)遺贈給了康拉德二世。到1034年,康拉德二世已經壓服所有反對者,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這個王國的面積相當大,它幾乎包括了今天法國東南部的大部分領土,以及瑞士西部,弗朗什孔泰多菲內兩塊法國主要封建領地。不過它並不包括較小的勃艮第公國(由法國卡佩王室的一個分支統治)。康拉德二世把它轉給了自己的兒子亨利(即後來的亨利三世)作為領地。

1039年,康拉德二世病逝於烏德勒支(在今天的荷蘭)。

早年生活

[編輯]

家庭背景

[編輯]

薩利安王朝起始於沃姆斯伯爵維爾納五世英語Werner V (Salian),他是一位德國萊茵河東部法蘭克尼亞公國的中級法蘭克貴族。他的兒子,紅髮康拉德在941年繼承他成為伯爵並由鄂圖一世,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944年任命為洛林公爵。康拉德隨後在947年娶了鄂圖的女兒路易賈德英語Liutgard of Saxony (died 953)並成為國王最親近的盟友之一。可是,當鄂圖拒絕遵守身為其在義大利的談判代表康拉德與叛軍貝倫加爾二世英語Berengar II of Italy簽署的條約後,他們的關係出現了裂痕。同時,康拉德由於擔心鄂圖的弟弟巴伐利亞公爵亨利一世不斷壯大並威脅到自己的權力而對其產生了不滿。在953年,康拉德加入了鄂圖的兒子路易道夫的叛亂,但這場叛亂被鄂圖平息了,隨後康拉德被剝奪了洛林公爵的爵位。很快,由於康拉德在955年萊希菲爾德大戰中的戰功,康拉德和鄂圖和解了。雖然德國人成功阻止了匈牙利對歐洲的入侵英語Hungarian invasions of Europe,但康拉德也在這場大戰中失去了他的生命。在956年,康拉德的兒子沃姆斯的奧托英語Otto I, Duke of Carinthia繼承了他的爵位。在965年到970年間,鄂圖的兒子斯派爾的亨利出生了。歷史對他所知甚少,他在985年到990年間便死去了,留下了兒子康拉德和妻子阿得雷德。隨後,阿得雷德就改嫁了另一位法蘭克貴族,拋下了康拉德。

在978年,皇帝鄂圖二世在剝奪了三亨利之戰英語War of the Three Henries (977–978)中的叛軍卡林西亞公爵亨利一世英語Henry III, Duke of Bavaria的頭銜後,將他的外甥沃姆斯伯爵鄂圖任命為卡林西亞公爵。在授予頭銜後,鄂圖就失去了沃姆斯伯爵的頭銜,頭銜被賜予給了鄂圖二世的皇家顧問希爾德巴爾德主教英語Hildebold。當鄂圖二世在983年突然死去後,他的年紀尚小的兒子鄂圖三世繼承了他的皇位並由鄂圖三世的母親席奧法努英語Theophanu作為攝政。席奧法努希望和被廢除的亨利一世和解,並在985年重新恢復了他的卡林西亞公爵的爵位,而沃姆斯的鄂圖則又做回了他的沃姆斯伯爵。隨後,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四世得到了卡林西亞公爵的爵位。在996年,鄂圖三世任命沃姆斯的鄂圖的兒子布魯諾為教皇格利高里五世。在1002年鄂圖三世死後,沃姆斯的鄂圖和亨利四世成為了德國王位的候選者。鄂圖做出了妥協並推出了王位的爭奪,並從亨利四世,也就是後來的皇帝亨利二世那兒得到了卡林西亞公爵的爵位作為回報。最後,鄂圖把他在沃姆斯的資產轉讓給了長期的政治對手沃姆斯主教布爾查德英語Burchard of Worms。布爾查德繼續照顧康拉德,教育他一直到1000年。

卡林西亞公爵康拉德一世,康拉德的舅舅死後,老康拉德的兒子「年輕的」康拉德英語Conrad II, Duke of Carinthia繼承了沃姆斯伯爵的爵位,而卡林西亞公爵的頭銜則因為其年幼,由埃彭施泰的阿達貝羅英語Adalbero, Duke of Carinthia所持有,而「年輕的」康拉德由康拉德照顧。

成年

[編輯]

康拉德在1016年娶了兩次喪夫的公爵夫人施瓦本的吉塞拉。吉塞拉是施瓦本公爵赫爾曼二世英語Herman II, Duke of Swabia的女兒。赫爾曼二世在1002年鄂圖三世逝世後選舉德國王位,輸給了亨利二世。吉塞拉在同年嫁給了布藍茲維伯爵布魯諾一世英語Brun I, Count of Brunswick。在1010年布魯諾一世伯爵死後,吉塞拉又嫁給了巴本堡家族厄爾斯特一世英語Ernest I, Duke of Swabia。通過這場婚姻,厄爾斯特一世在1012年吉塞拉的弟弟赫爾曼三世英語Herman III, Duke of Swabia死後繼承了施瓦本公爵領。他們生下了兩個孩子,厄爾斯特二世英語Ernest II, Duke of Swabia和赫爾曼。在1015年厄爾斯特一世死後,皇帝亨利二世任命厄爾斯特二世為新的施瓦本公爵。作為吉塞拉的新丈夫,康拉德希望能作為他的年輕的繼子的攝政並管理公國。他認為這是提升他的地位並得到公爵領的宣稱的好機會。皇帝亨利二世看出了他的想法,在1016年把厄爾斯特二世的守護人和施瓦本的攝政交給了特里爾大主教波普英語Poppo (archbishop of Trier)。鄂圖王朝和薩利安家族原本就已經不好的關係再一次被破壞。

康拉德想得到自己的公爵領的想法破滅了,但他的婚姻卻給他帶來了財富。吉塞拉的母親勃艮第的戈爾貝佳英語Gerberga of Burgundy是正在統治勃艮第王國的國王康拉德英語Conrad I of Burgundy的女兒,也是法蘭克人的國王路易四世的孫女(路易四世生下法蘭西的瑪蒂達英語Matilda of France,瑪蒂達與勃艮第國王康拉德生下戈爾貝佳)。吉塞拉通過她的父母的血緣關係成為查理曼的後代。但這段婚姻卻存在著問題,因為吉塞拉和康拉德同為鄂圖王朝的亨利一世的後代。亨利是第四代,而吉塞拉是第五代。根據教會的法律,七代之內的婚姻是不被允許的。雖然康拉德的婚姻與當時的普遍做法沒什麼兩樣,但一些苛刻的法律擁護者對這段婚姻表示譴責,而且皇帝亨利二世也借這個理由暫時驅逐了康拉德。在流亡期間,吉塞拉在1017年10月28日為康拉德生下了一個兒子,亨利三世。康拉德和皇帝亨利二世最終和解了,被允許回到德國。

德國人的國王時期

[編輯]

選舉

[編輯]

1024年皇帝亨利二世逝世。因為死後無嗣,他的死亡標誌著從919年開始統治德國的鄂圖王朝結束。在沒有明確的明確的繼承人的情況下,亨利的遺孀盧森堡的庫妮根德作為攝政,同時德國貴族們開始選舉新的國王。庫妮根德得到了她的兄弟們梅茲主教迪特里希一世英語Dietrich I of Metz盧森堡伯爵(亨利五世 (巴伐利亞)的幫助,同時美因茲大主教,德國首席主教埃利波英語Aribo (archbishop of Mainz)也支持她。

在1024年9月4日,德國的貴族們在坎姆巴,一座在萊茵河東岸與奧彭海姆相對的歷史性地點聚集。(如今坎姆巴所在的的位置豎立著描繪康拉德在馬上的紀念碑)大主教埃利波作為會議的主席。康拉德作為選舉候選人在會議上現身,而他的堂弟「年輕的」康拉德英語Conrad II, Duke of Carinthia也同樣競選王位。他們都是通過他們的爺爺沃姆斯的鄂圖路易賈德英語Liutgard of Saxony (died 953)的兒子)而成為先皇鄂圖一世的後代。雖然當時鄂圖王朝還存在旁系成員,但他們並沒有被貴族們考慮在內。康拉德的牧師,史學家勃艮第的韋伯英語Wipo of Burgundy也參加了這次會議,並把會議經過記錄了下來。當洛林公爵對年輕的康拉德表示青睞後,薩克森公爵則保持了中立。 到會的大多數貴族們都傾向於年長的康拉德,因為他有一個七歲的兒子,能以免後患。作為會議的主席,埃利波大主教投出了第一票給年長的康拉德。隨後其他的僧侶也支持了年長的康拉德。世俗貴族們隨後也把票投給了年長的康拉德。只有科隆大主教皮爾格雷姆英語Pilgrim (archbishop of Cologne)下洛林公爵戈策洛一世英語Gothelo I, Duke of Lorraine,和上洛林公爵弗雷德里克二世英語Frederick II, Duke of Upper Lorraine投了反對票。

1024年9月8日,34歲的康拉德在美茵茨主教座堂被大主教埃利波加冕為羅馬人的國王。為了紀念這次選舉,康拉德在1030年委託在祖籍沃姆斯附近的斯派爾建立了斯派爾主教座堂。美因茲大主教埃利波當時已經是德國的首席大臣了。康拉德想感謝他在選舉中支持自己,任命埃利波為義大利的首席大臣。此舉使埃利波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總首席大臣,獲得了在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無上地位。

但埃利波卻拒絕給康拉德的妻子吉塞拉加冕為王后,因為他們的婚姻違反了教會法。康拉德隨後否認了埃利波的地位。科隆大主教皮爾格雷姆看中了這次和國王改善關係的機會,因為他在選舉中沒有支持康拉德。他在1024年9月21日將吉塞拉加冕為了王后。皮爾格雷姆在政治上的轉向同時也削弱了新王的敵對勢力的力量。

早期統治

[編輯]

康拉德繼承了一個飽受各種問題困擾的王國。薩克森和洛林的公爵,還有他的堂弟卡林西亞公爵「年輕的」康拉德反對他的統治。為了確保他的統治,康拉德在德國展開了一段旅行。他停駐在奧古斯堡並得到主教布魯諾英語Bruno of Augsburg的支持,並在史特拉斯堡得到了主教維爾納一世英語Werner I (Bishop of Strasbourg)的支持,他們是先皇亨利二世的兄弟,而且他們在康拉德的宮廷中被委以重任。康拉德從科隆旅行到阿亨,這座查理曼的舊都後,按照以往的傳統宣稱自己是查理曼大帝的繼承者。即使康拉德延續了鄂圖王朝的傳統,洛林公爵仍然不接受他的統治。康拉德隨後向北,到了薩克森,拜訪了奎德林堡女隱修院院長阿得雷德一世英語Adelaide I, Abbess of Quedlinburg甘德斯海姆修道院院長索菲亞一世英語Sophia I, Abbess of Gandersheim,她們是鄂圖王朝鄂圖二世的女兒。她們對康拉德的支持大大地影響了薩克森的貴族們。在明登慶祝聖誕節時,由公爵貝爾納德二世英語Bernard II, Duke of Saxony帶領的薩克森貴族們承認康拉德作為他們的國王,只要他承諾尊重薩克森當地的法律。直到1025年3月,康拉德和吉塞拉留在薩克森過冬。在離開薩克森後,康拉德來到了施瓦比亞公爵領的奧古斯堡慶祝復活節。隨後,他又去到巴伐利亞公爵領的雷根斯堡慶祝五旬節。隨後,康拉德又前往德國和勃艮第的邊界附近的蘇黎世。在1016年,皇帝亨利二世迫使沒有子嗣的勃艮第國王魯道夫三世任命其為繼承人。1024年亨利死後,康拉德又宣稱其為勃艮第王國的繼承者。至此,康拉德的旅行結束,他在選舉後的十個月內拜訪了所有王國內主要的地區。

康拉德在即位後還得處理擱置已久的甘德斯海姆修道院衝突英語Gandersheim Conflict。這持續了40年的衝突還得回溯到989年先皇鄂圖三世時期。美因茲大主教和希爾德海姆主教對甘德斯海姆修道院及其下屬的資產的控制權以及僧侶的任免權吵得不可開交。雖然鄂圖三世通過宣布雙方都可以管理僧侶的方式稍微緩解了衝突,可是並沒有使其停止。德國總主教兼美因茲大主教埃利波英語Aribo (archbishop of Mainz)想重翻舊案,因為康拉德欠了他一個人情,埃利波在選舉時支持他並作為他的盟友。1027年一月,國王在法蘭克福召開了宗教會議以解決這場衝突,但並沒有得到結果。在1028年九月,康拉德再一次召開宗教會議,然而還是不能得到解決的方案。在1030年,第三次宗教會議終於解決了問題,因為希爾德海姆主教哥特哈德英語Gotthard of Hildesheim撤回了他對修道院的宣稱,這對埃利波無疑十分有利。

在康拉德去往奧古斯堡的旅途中,他與他的堂弟「年輕的」康拉德英語Conrad II, Duke of Carinthia發生了衝突,這場衝突的原因並未被記錄下來,但「年輕的」康拉德宣稱他並沒有從1024年退出國王選舉後得到一點康拉德承諾給予他的補償。

義大利的動亂

[編輯]
在1026年康拉德前往義大利途中,被授予了代表倫巴底王權的倫巴底鐵王冠英語Iron Crown of Lombardy

在巴伐利亞,康拉德第一次會見了統治義大利的貴族們。在1025年6月,米蘭大主教埃利伯特英語Aribert (archbishop of Milan)和其他義大利北部的主教們穿越過阿爾卑斯山向北向康拉德送來了敬意。為了取得在義大利的一些特權,埃利伯特同意授予康拉德倫巴底的鐵王冠。在亨利二世死後,義大利的情況十分的不穩定。世俗的貴族們寧願王位空缺,也不想讓義大利的王位自動落入康拉德之手。他們向法國國王卡佩王朝的羅貝爾二世和他的兒子于格二世發出了邀請,但羅貝爾拒絕了。之後又向阿基坦公爵威廉五世英語William V, Duke of Aquitaine發出邀請,但也被拒絕了。

除了主教們的委託,義大利帕維亞的世俗貴族們也向北到了康拉德那兒。原因是這樣的,當康拉德在阿爾卑斯山北部的選舉逐漸掃清障礙的同時,義大利爆發了幾場叛亂,而且有些貴族還想把義大利王國從神聖羅馬帝國中脫離出來。當亨利的死訊傳到帕維亞時,帕維亞的居民發動了起義,摧毀了那裡的皇宮,這是5世紀東哥德王國國王狄奧多里克大帝 建造的。雖然帕維亞在鄂圖王朝時期失去了對義大利的管理地位,但那座宮殿是帝國在義大利權力的象徵。由於地處義大利到法國和勃艮第的必經之路,帕維亞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底層貴族貿易者們要求更多的自治權,他們視這座城牆內的宮殿為眼中釘。

政治

[編輯]

康拉德正式確認了薩克森的傳統法律並發布了倫巴底的新憲法。在1028年,他使他的兒子亨利在阿亨選舉並成為德國的國王。亨利娶了英格蘭,丹麥和挪威的國王克努特大帝和諾曼第的艾瑪的女兒岡希爾達英語Gunhilda of Denmark。這場婚姻早在許多年前就被康拉德決定了,當時他把德國北部的部分地區交給了克努特管理。亨利,日後的皇帝亨利三世,成為了他父親的首席顧問。

康拉德在1028年到1030年的攻打波蘭的計劃未取得成功。在1031年,康拉德和基輔羅斯迫使波列斯瓦夫一世的兒子和繼承人米爾什科二世達成和平並交還波列斯瓦夫在亨利二世時期奪取的土地。米爾什科被迫放棄了他的國王的頭銜,成為康拉德的封臣波蘭公爵。

在1029年,巴伐利亞邊境的衝突將原本帝國和匈牙利國王史蒂芬一世良好的關係破壞了。一年後,康拉德開始了對匈牙利的征伐。匈牙利人使用了焦土政策迫使康拉德的軍隊撤退。最後,匈牙利的軍隊迫使康拉德在維也納投降。康拉德被迫割讓了邊境的領土。

當1032年2月2日勃艮第國王魯道夫三世死後,康拉德宣稱了勃艮第的王位,因為他的前任亨利二世在1016年迫使魯道夫交出了他死後勃艮第王國的繼承權。雖然遇到了對手,可是當地的勃艮第貴族和普羅旺斯貴族卻在1034年在蘇黎世對康拉德表示歡迎。勃艮第王國,後來被康拉德的繼承者成為阿爾勒王國占據了現在法國東南部幾乎四分之一的土地,還包括瑞士西部,法國孔泰和道芬地區。它不包括北邊被法國卡佩王朝的分支所統治的勃艮第公國。(大部分先前的阿爾勒王國的領土在下一個世紀零散地被併入了法國,但阿爾勒國王的頭銜卻一直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下治頭銜,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康拉德支持義大利當地的騎士和市民的利益免受蘭大主教埃利伯特和當地貴族的侵犯。康拉德以嫻熟的外交技巧和運氣維護了當地的秩序。

家庭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Halliday, Andrew. Annals of the House of Hannover. London. 1826. at Google Books
  • Wolfram, Herwig. Conrad II 990-1039: Emperor of Three Kingdoms.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6.
  • Györffy, György. István király és műve [=King Stephen and his work]. Gondolat Könyvkiadó. 1983. ISBN 963-9441-87-2 (匈牙利語). 
  • Makk, Ferenc. On the Foreign Policy of Saint Stephen. Zsoldos, Attila (編). Saint Stephen and His Country: A Newborn Kingdom in Central Europe - Hungary. Lucidus Kiadó. 2001: 37–48. ISBN 963-86163-9-3. 
  • Herrmann, Joachim. Die Slawen in Deutschland: Geschichte und Kultur der slawischen Stämme westlich von Oder und Neiße vom 6. bis 12. Jahrhundert.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85. ISBN 978-0-376-08338-8. 
  • Boshof, Egon. Die Salier 5. Kohlhammer. 2008. ISBN 3-17-020183-2 (德語). 
  • Knefelkamp, Ulrich. Das Mittelalter. UTB M 2105 2. UTB. 2002. ISBN 3-8252-2105-9 (德語). 
  • Lenkey, Zoltán. Szent István [=Saint Stephen]. Szentpéteri, József (編). Szent István és III. András [=Saint Stephen and Andrew III]. Kossuth Kiadó. 2003: 5–118. ISBN 963-09-4461-8 (匈牙利語). 
  • Györffy, György. King Saint Stephen of Hungary. Atlantic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1994. ISBN 0-88033-300-6. 
  • Wolfram, Herwig. Conrad II, 990–1039: Emperor of Three Kingdoms.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271-02738-X. 
  • Butler, Alban; Cumming, John; Burns, Paul. Butler's Lives of the Saints (New Full Edition): August. Burns & Oates. 1998. ISBN 0-86012-257-3. 
  • Kristó, Gyula. Háborúk és hadviselés az Árpádok korában [Wars and Tactics under the Árpáds]. Szukits Könyvkiadó. 2003. ISBN 963-9441-87-2 (匈牙利語). 
  • North, William L. Jeep, John M. , 編. Medieval Germany: An Encyclopedia. Garland Publishing Inc. 2001.  |article=|title=只需其一 (幫助)
康拉德二世
出生於:約990年逝世於:1039年6月4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亨利二世
羅馬人民的國王
羅馬帝國皇帝

1024年—1039年(1027年加冕)
繼任:
亨利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