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童龍王朝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幼龍王朝
前413年—前345年
幼龍王朝疆域
幼龍王朝疆域
首都王舍城
毘舍離
華氏城
常用語言梵語
摩揭陀俗語
普拉克里特諸語言
宗教
印度教婆羅門教
佛教
耆那教
政府君主制
• 前413-395年
悉輸那伽
• 前367-345年
摩訶難丁
歷史 
• 建立
前413年
• 終結
前345年
前身
繼承
訶黎王朝
難陀王朝

童龍王朝IAST:Śiśunāga,或譯為龍種王朝童龍王朝,音譯為悉輸那伽王朝;得名於其創建者悉輸那伽)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的一個王朝。關於這個王朝的真正歷史,至今模糊不清,其起止年代和所包含的君主,也有幾種互相矛盾的說法。

簡介

[編輯]

童龍王朝的創建者悉輸那伽(意譯為幼龍或龍種)本是前王朝的大臣。在前王朝被推翻後,他被貴族選舉為新的統治者,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關於這個前王朝是什麼,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被推翻的是訶黎王朝訶黎族人的王朝),即著名的頻毗娑羅(瓶沙王)所屬的王朝。這種說法見於一些佛教文獻,如巴利文的《大史》及《大史義疏》。按這種說法,則童龍王朝存在不到一百年(約前410年~前360年;按大史本身,只傳三代、68年[1])就被難陀王朝推翻,是介於訶黎王朝和難陀王朝之間的一個短暫王朝。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悉輸那伽接替的王朝不是訶黎王朝,而且頻毗娑羅本身就是童龍王朝的成員。這種說法見於往世書。按這種說法,則童龍王朝的開始時間要早得多,是一個從前7世紀就已存在的漫長王朝,最後在前5世紀被難陀王朝推翻。無論哪種說法都認為童龍王朝是難陀王朝之前的那個王朝。現代研究者一般認為前一種說法更準確。

按照第一種說法,訶黎王朝的最後一個君主都沙迦是一個無道的昏君,大約在前410年被叛亂的市民和貴族推翻。人們選舉都沙迦的大臣悉輸那伽為新的國王。悉輸那伽不是摩揭陀人;據說他的祖先來自摩揭陀的敵國弗栗恃,該國在前5世紀被訶黎王朝的摩揭陀君主阿闍世征服。弗栗恃的政體實質上是一個多部落聯盟,悉輸那伽即為聯盟中離車族人的後代,所以他的王朝(即童龍王朝)也被稱為「離車王朝」。新國王馬上展開擴張活動,征服了西印度的大國阿槃底。阿槃底與摩揭陀和弗栗恃同為當時印度最強大的所謂「十六雄國」之一;在吞併了這些強大的鄰居之後,童龍王朝治下的摩揭陀可能已是印度最強大的政權。

悉輸那伽的繼承者是他的兒子黑阿育王(不要把他和孔雀王朝阿育王弄混)。黑阿育王是佛教歷史上頗為重要的人物,因為就是在他統治時期,印度各地的佛教僧團為「十事非法」之爭在原弗栗恃國的首都吠舍離舉行了佛教歷史上的第二次結集(所謂七百結集或七百比丘大會)。黑阿育王可能對結集進行了干預,上座部的文獻說他本來支持在辯論中失敗的吠舍離比丘一方,而《大史》又說他在妹妹的勸告下轉而支持了「正統」的一方。無論如何,佛教在這次結集後發生了嚴重的分裂。

黑阿育王死後童龍王朝就崩潰了。有些文獻說他死於非命。顯然發生了新的叛亂,他的年幼的繼承者們(據說是十個兒子)無力保住政權,王位被出身低賤的將領大紅蓮難陀篡奪,後者建立了難陀王朝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前摩揭陀的最後一個王朝)。

童龍王朝的都城是在華氏城。摩揭陀本來都於王舍城,但是在優陀夷統治時代遷都至華氏城。

歷代君主

[編輯]

第一種版本

[編輯]
  • 悉輸那伽(幼龍王,龍種王)約前413年-前395年
  • 黑阿育王 約前395年-約前367年
  • 黑阿育王的幾個兒子(傳統說法是十個兒子)

第二種版本

[編輯]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佛滅後至阿育王時的若干歷史問題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12-05.,傳印法師,據《大史》第四、五章

資料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