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京內城東南角樓

座標39°54′00″N 116°25′45″E / 39.90008°N 116.42918°E / 39.90008; 116.42918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城東南角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
座標39°54′00″N 116°25′45″E / 39.90008°N 116.42918°E / 39.90008; 116.42918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2-35
認定時間1982年

北京內城東南角樓明清北京城內城東南角的城角箭樓(簡稱角樓),是中國現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樓。該角樓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北京站東南,東臨通惠河。該角樓建造於明朝正統年間,建成後曾多次修繕。1900年,東南角樓被八國聯軍的炮火擊中而嚴重損毀。該角樓建於從城牆伸出的台座之上,平面呈曲尺形,重檐歇山頂,由下至上開有四排共計144個箭窗。1982年,北京內城東南角樓以「北京城東南角樓」一名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北京城向南擴建[1]:491,正統二年(1437年),北京城的東南角開始興建箭樓,並於正統四年(1439年)建成,是為東南角樓。此後嘉靖、隆慶年間均有修繕[a]。清朝乾隆年間也曾有修繕。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東南角樓被八國聯軍的炮火擊中而嚴重損毀,清末時曾有修補[3]:37中華民國時,東南角樓已不再設防。1915年,北洋政府修建京師環城鐵路時拆斷了東南角樓周邊的城牆,角樓西側的城牆上被拆出了一個券洞[b]。1935年,基泰工程公司負責東南角樓,這次維修中原本需要維修前檐金柱腐朽的柱腳,但由於技術限制,維修人員僅僅將前檐金柱從4.8公尺高處全部鋸斷,維修後的柱腳落在了第二層箭窗的加長過木上。此外,轉角處的一根金柱在這次維修中被替換為了水泥金柱[5]。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20世紀60年代起,為修建環城地下鐵路,北京城牆被大規模拆除,而內城東南角樓和與其相連的一小段得以保留[6]:95文化大革命期間,東南角樓遭到嚴重的人為破壞,後又在唐山大地震中嚴重損毀[7]:30。1978年11月15日北京內城東南角樓因放火引起火災,幸因撲救及時未釀成大火[8]。1979年,東南角樓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4]:246,1982年以「北京城東南角樓」一名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保護範圍包括與之相連的部分北京城牆[7]:28。1981年至1983年4月,東南角樓得以重修,這次維修採取了落架大修的方式,維修期間還成立了東南角樓文物保管所[7]:30。1988年時,參考史料後恢復了角樓西側城牆上兩座原本已不存在的鋪舍[4]:246,並再次整修角樓1989年9月18日正式對社會開放[3]:37,1990年,東南角樓劃歸崇文區文化文物局管理[7]:30。1999年,東南角樓外加裝了夜景照明燈[10]

結構

[編輯]

北京內城東南角樓位於北京站東南,東臨通惠河,是中國現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樓,算上與之相連的南城牆,總占地面積為3,654平方公尺。該樓建於突出城牆外緣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公尺,其中台座高12公尺,底邊長39.45公尺;角樓高17公尺,建築面積701.3平米,平面呈曲尺形,外側兩闊面各長35公尺,內側兩長面長23公尺,兩窄面各款13.5公尺。角樓頂部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剪邊,綠琉璃列脊裝飾有獸頭,兩條大脊在轉角處十字相交,中間裝有高1.3公尺的火焰寶珠式綠琉璃寶頂。兩個內側面各開有一座抱廈,每座各開一扇門,門的上方各有三扇高180公分的直櫺窗。樓內立有20根金柱,分為中柱和後金柱兩排,前檐金柱的柱腳落在了第二層的箭窗加長過木上。並鋪設有三層樓板,將角樓內隔成四層。樓體外側向東、向南兩個闊面和向西、向北兩個窄面均開有箭窗,由下至上共有4排,其中一排位於重檐之間,剩下三排在下檐下方。闊面每排14個箭窗,窄面每排4個,總計144個箭窗。窄面的箭窗長110公分,寬90公分;闊面的箭窗長140公分,寬117公分,箭窗的進深隨層數的升高而縮短。[1]:491-492[4]:246[7]:30[3]:36-37[11][5]

注釋

[編輯]
  1. ^ 其證據是1981年至1983年落架大修時從角樓上拆出的帶有年號的城磚[2]:222
  2. ^ 這個券洞也是京師環城鐵路遺留至今的唯一遺蹟[4]:246

參考

[編輯]
  1. ^ 1.0 1.1 崇文區地名志編輯委員會 (編). 北京站志 1991-2000.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3-12-01. ISBN 7-113-05380-7. 
  2. ^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著. 北京志·文物卷·博物馆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5-01: 463. ISBN 7-200-06342-8. 
  3. ^ 3.0 3.1 3.2 張明義、王立行、段柄仁 主編;宋惕冰(卷)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編). 北京志·文物卷·文物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3-01: 784. ISBN 7-200-05631-6. 
  4. ^ 4.0 4.1 4.2 4.3 崇文區地名志編輯委員會 (編). 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2-09-01: 460. ISBN 7-200-01862-7. 
  5. ^ 5.0 5.1 許彬. 北京城东南角楼的建筑. 古建園林技術. 1989-01: 57–60, 69. 
  6. ^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北京志·综合卷·总述·大事记·历史概要.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3-03-01: 868. ISBN 9787200096330. 
  7. ^ 7.0 7.1 7.2 7.3 7.4 張明義 等 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李燕秋 卷主編 (編). 北京志·建筑卷·建筑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09-01: 1014. ISBN 7-200-04939-5. 
  8. ^ 新中国成立来古代建筑火灾案例(2). 楚天消防網. 2011-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9.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14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9) (中文(中國大陸)). 
  10. ^ 高貴泰. 古典建筑夜景照明初探——北京钟鼓楼、东便门角楼夜景照明浅谈. 照明工程學報. 2000-03: 44–50. 
  11. ^ 許惠利. 北京城东南角楼. 紫禁城. 1989-04: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