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华北神学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北神学院,为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创立的一所有影响的基要派神学院。1949年,因战争关系,校务一度停顿。1991年于台湾正式复校,现时校址为于台北市和平东路三段90号3楼。

历史与起源

[编辑]

1919年,齐鲁大学神学院院长、美北长老会传教士赫士博士(Dr. Watson Hayes)因神学观点与自由派人士不合而辞职,前往潍县,有18名长老会神学生随他前往,美北长老会山东差会支持赫士成立华北神学院,由他担任院长。1922年,华北神学院迁址津浦铁路沿线的山东省滕县北关外长老会大院,与新民学校(1929年改为华北弘道院,抗战后改为私立弘道中学)共用一个校园。后来,在江苏省北部传教的美南长老会江北差会也加入进来。

华北神学院的宗旨在于为中国基层教会培养领袖,其生源并不局限于长老会,而是来自于十余个宗派,地区则遍布中国十余个省份,乃至朝鲜与南洋。1927年,华北神学院的学生数达到186人,成为中国学生人数最多的一个新教神学院。

华北神学院的教职员属中美两国,中国教授中曾担任正副院长者有丁立美张学恭贾玉铭、丁玉璋。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滕县大部分市民均进入校内寻求庇护,直到1940年,校内仍有2000余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军逮捕华北神学院全体美国传教士,运往潍县乐道院集中营关押。1944年赫士死于集中营中。1943年日军占领神、弘两院。1945年底,八路军占领滕县,不久山东沦为国共两党争夺的主要战场。1946年初,华北神学院在江苏徐州复校(原址位于今王陵路57号徐州市第二职业中学)。1948年底,淮海战役爆发,徐州亦沦为战区,华北神学院再度南迁到江苏南部的无锡梅园前。弘道中学亦南迁常州

1949年,因战争关系,校务停顿。

1951年,华北神学院的西教士全部回国。1952年11月,在中国高等教育校系调整的高潮中,华北神学院和华东地区其他十所神学院联合组成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教务长孙汉书系华北神学院毕业生。

在国共内战中,山东滕县原神、弘两院四层教学大楼、礼拜堂等绝大部分建筑均毁于炮火,仅余牧师楼二座(现存一座,为第一中学占用)。

1946年,张学恭院长在南京黄泥岗创办泰东神学院

1949年后,美籍资深教授道雅伯博士胡鸿文博士暨校友等到达台湾,为继承并发扬“华北神学院”的历史与精神,先在淡水办理“崇正基督神学院”,其后又办理“东方神学院”,本纯正信仰,培养合乎主用的圣工人才,蒙神带领先后毕业同学已逾千余人。1991年圣诞节,“华北神学院”乃于台北市正式复校,由胡鸿文博士担任院长。[1]

历任校长

[编辑]
姓名 任期
赫士 (W.M.Hayes) 1919 ~ 1934
张学恭 1934 ~ 1946
贾玉铭 1946 ~ 1949
胡鸿文 1991 ~ 2005
叶程义 2005 ~ 2013
林珍郁 2013起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华北神学院. 華北簡介. 华北神学院. 华北神学院.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 中华基督教会年鉴 1934-1936年、民国25年出版。台北:中国教会研究中心、橄榄文化基金会,1983年再版。
  • Report of the North China Theological Seminary, August 1924-January 1925.
  • 龙厚昙《滕县华北神学院与华北弘道院》,《滕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中国基督教简史,金陵协和神学院《教材》2011年第3期第115--122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