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底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底峡梵语अतिशAtiśa孟加拉语অতীশÔtish藏语ཨ་ཏི་ཤ་威利转写a ti sha,982年—1054年),又译为阿提沙阿帝夏,原名月藏,法号燃灯吉祥智梵语दीपंकर श्रीज्ञानDīpaṃkara Śrījñāna孟加拉语দীপঙ্কর শ্রীজ্ঞানDipôngkor Srigên藏语ཇོ་བོ་རྗེ་དཔལ་ལྡན་ཨ་ཏི་ཤ་威利转写jo bo rje dpal ldan a ti sha),尊称为阿底峡尊者,生于东孟加拉超越城中,他重新建立了藏传佛教僧团开创噶当派,重申戒律,并重新阐明了佛教根本教义,是对西藏后弘期佛教贡献最大的印度高僧。

生平

[编辑]
阿底峡

公元982年,阿底峡出生于印度孟加拉南部王族,是迦尔耶那师利国王的第二子,幼名月藏。父亲名为善胜吉祥,母亲名为吉祥胜光。十一岁时,阿底峡前往中印度那烂陀寺亲近菩提贤论师,后跟随阿伐都帝,居住在金刚座,学习出离心及《中观论》。

十八岁时,至超戒寺,向北门守护者那洛巴学习密法。二十九岁,依大众部说出世部戒护上座处出家,学习戒律及因明。法名吉祥然灯智,阿底峡意为“殊胜”,阿里藏王对其尊称。又至飞行寺法铠论师座前,听受《毘婆沙藏》。

三十一岁,至苏门答腊师从金洲法称,学习《现观庄严论》,以及寂天论师所著《学处集要》、《入菩萨行论》等经典。在岛上居住了十二年,在这期间,他还曾至爪哇岛,向一位乞食瑜伽士求取加持灌顶及密法教授。

四十四岁(1025年),返回印度超戒寺担任住持,成为印度相当知名的大学者。

五十八岁,受古格王朝智光王意希沃)的请托,决心入藏传戒以及传授佛法。开创噶当派[1][2]。其弟子众多,最著名者为库敦·宗哲雍仲俄·勒贝喜饶仲敦巴·甲哇迥乃三人,合称为“库、俄、仲”。

1054年八月十八日,在聂塘涅槃[3]阿底峡圆寂后,他的骨灰一直供奉在聂塘寺,寺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块他打坐时使用过的石板。1904年英国《每日邮报》随军记者艾德蒙.坎德勒英语Edmund Candler记载他对阿底峡墓的印象,说是他在西藏看到唯一干净简单的宗教建筑。[4]

1963年,应孟加拉佛教访华代表团的请求,周恩来同意将阿底峡的部分骨灰运返他的出生地。1978年,他的骨灰被运回独立后的孟加拉国,并供奉在达玛拉吉卡寺(Dharmarajika),成为中孟交往历史的象征。

思想及影响

[编辑]

阿底峡入藏之前,西藏的显宗密宗之间关系紧张。他在《菩提道灯论》中将修行者分成下士(人天乘)、中士(小乘)、上士(大乘)三等,各有不同修行方法,但是皆是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修行基础,主张修行密宗之前,需要先以显宗为前导,并将发起菩提心作为一切修行的根源。他来到藏地前,很多僧人也使用黑巫术(因为之前是苯教信徒)。

噶当派以显宗的修习为主,但也不排斥密宗,它对修习次第的主张是先学显宗,后学密宗,强调密宗只能传授给经过考验的少数人。噶当派所传的密法,以属于四部怛特罗中的第三部即瑜伽部的《真实摄经》(东密金刚顶经)为主。在阿底峡时期四部怛特罗中的第四部,亦即无上瑜伽部的一些内容,经印度传入西藏。阿底峡在世时提倡遵循《真实摄经》修密法。所以噶当派在西藏佛教中享有显密教“纯净”的声誉。公元15世纪兴起的格鲁派(俗称“黄教”),就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阿底峡的教授,以舍弃世俗而修菩提心为中心,以大悲心为本体。

阿底峡后来整顿清规,建立噶当派要求所有僧侣都严守佛教戒律,不可以修行密宗为借口做出违背戒律之事,他不允许沙门修练“双身法”。阿底峡本人持大众部戒律,在入藏之后,因为西藏僧团的戒律以寂护所传的说一切有部戒律为主,因此他在西藏并不担任授戒阿阇黎,以免影响西藏僧团原有传承,但他也讲解戒律,但多半是不分教派的共同戒等。

著作

[编辑]

阿底峡尊者著有《菩提道灯论》、《菩提道灯难处释》。后宗喀巴以《菩提道灯论》为底本,写作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成为藏传佛教的根本论书之一。后被编入噶当六论之中。其中三士道的道次第修学次第深入藏传佛教各大派。民国时期,法尊法师将《菩提道灯论》翻为汉文,后经如石法师重校,将之流传于华人社会。

怛特罗部: 《现观分别论》、《独勇成就法》、《金刚座金刚歌》、《吉祥集密世自在成就法》、《圣观自在成就法》、《大威德遍照现观》、《法界见歌》、《定资粮品》、《超世间七支仪轨》、《不动成就法》、《一切如来三摩耶守护成就法》、《摄一切三摩耶论》。[5]

般若部: 《般若波罗蜜多摄义灯》、《般若心经解》。[5]

中观部: 《入二谛论》、《一念优波提舍》、《中观优波提舍》、《经集摄义》、《菩提道灯论》、《心要略摄》、《菩萨宝鬘论》、《显示归依论》、《成大乘道方便略录》、《经义集优波提舍》、《业分别论》。[5]

经疏部: 《业障清净仪轨疏》。[5]

参考资料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西藏研究. 《西藏研究》 编辑部. 2008: 35 [202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7) (中文).  |issue=被忽略 (帮助)
  2. ^ 八思巴生平与巜彰所知论》对勘硏究. 中囯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中囯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18 [2021-09-07]. ISBN 978-7-5004-241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7) (中文). 
  3. ^ Tucci. Religions Of Tibet. Routledge. 2012-11-12: 22. ISBN 978-1-136-17945-7. (英文)
  4. ^ Edmund Candler. Chapter XIII Lhasa and its vanished deity - Atisa's tomb. The Unveiling of Lhasa [《拉萨真面目》]. 1905年: 214–243. (英文)
  5. ^ 5.0 5.1 5.2 5.3 七三、阿底峡(982—1051,一说980—1052).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参见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