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是今天湖南省邵阳市的中国竹刻艺术的一种,是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朝中期,宝庆竹刻、嘉定竹刻、金陵竹刻形成了当时鼎盛的三大竹刻派系。[1][2][3]
沿革
[编辑]邵阳市,旧时候被称为宝庆府,这里自古以来就盛产南竹,是中国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
明朝
[编辑]宝庆竹刻起源于明朝,它既可以观赏,又很实用,是一种民间工艺。[1]
明朝崇祯年间《宝庆府志》写道:“宝庆府竹类南竹即大竹,工匠积器为用……问万历间云山中有好事者,就竹势之态,饰人物、山水、花鸟于上,或琢饰玲珑小器,供于茶肆或文房。”[1]
现存最早的宝庆竹刻作品是明清之际潘一龙的竹雕笔筒。与潘一龙同时期的艺人王嗣干则没有作品流传下来。[1]
明朝中晚期和清朝早期,宝庆竹刻主要是“圆雕”和“透雕”的雕刻方法。[1]
清朝
[编辑]清朝康熙年间,宝庆府艺人们发明了“翻簧”和“竹簧”方法,带给了中国竹刻艺术的变革和创新。[1] 竹簧发明者王尚智。
1751年,乾隆帝南巡时期,看到竹刻器物,爱不释手。[1] 当时艺人李昌元以制作“食箧”和“书箧”而名重一时,最终成了宫廷竹刻师。[1]
中华民国
[编辑]1915年9月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翻簧竹刻得到了“金质奖”。[1]
192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宝庆竹刻得到了“银质奖”。[1]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1950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70寿诞,毛泽东带了8件翻簧竹刻品到苏联给他庆寿,其中,“雄观沧海”现存于莫斯科艺术博物馆。[1]
1959年7月,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展览了“潇湘八景”翻簧竹刻品。[1]
1963年,人民大会堂贵宾厅制作了巨幅竹簧雕刻画“洞庭岳阳楼”和“南岳衡山”。[1]
类别
[编辑]宝庆竹刻分为“竹根雕刻”、“竹青雕刻”、“竹簧雕刻”。[1]
竹根雕刻
[编辑]竹根雕刻是以竹子的根部进行雕刻,作品主要特点是粗犷、大气、古朴、民间色彩浓厚,主要技法是凿、削、雕、刻。[1]
竹青雕刻
[编辑]竹青雕刻是以竹子筒茎进行雕刻。主要作品是笔筒、笔海、牌匾。[1]
竹簧雕刻
[编辑]竹簧雕刻主要是把竹簧压成平面与木板胶合,再进行雕刻,这是宝庆竹刻的特色。[1] 清朝文人纪晓岚曾赋诗一首:“瘦骨碧檀奕,颇识此君面。谁信空洞中,自藏心一片。凭君熨帖平,展出分明看。”[1]
文化
[编辑]吸收和融合
[编辑]嘉定竹刻主要以“朱氏”(朱鹤、朱缨、朱稚征)为代表,特点是“高、深、透”;金陵竹刻以“浅浮雕”(水磨器)技法表现。[1] 宝庆竹刻融合了嘉定竹刻、金陵竹刻的优点,而且吸收了木雕、石雕、国画、版画、书法、金石等艺术的精华,有刀法、有技法、有画质、有形象、有造型、有意境、有情趣。[1]
保护
[编辑]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把宝庆竹刻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