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芬島

座標69°N 72°W / 69°N 72°W / 69; -72 (Baffin Island)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芬島
英語:Baffin Island
因紐特語:ᕿᑭᖅᑖᓗᒃ (Qikiqtaaluk)
地圖
自然地理
巴芬島在加拿大的位置
巴芬島在加拿大的位置
所處海域加拿大北部
所屬群島北極群島
坐標69°N 72°W / 69°N 72°W / 69; -72 (Baffin Island)
總面積507,451平方公里(195,928平方哩)
面積排名5
最高海拔2,147米(7044呎)
最高點Odin山英語Mount Odin
管轄
Canada
領土努拿烏特
最大聚居地伊格魯特(人口7,429[1]
人口統計
人口13,039[1](2021)
人口密度0.02人/平方公里(0.05人/平方哩)
族群因紐特人 (72.7%), 非原住民 (25.3%), 印第安人 (0.7%), 梅蒂人 (0.5%)
巴芬島冰河出海口

巴芬島(英語:Baffin Island因紐特語ᕿᑭᖅᑖᓗᒃQikiqtaaluk)位於加拿大境內努拿烏特地區,是加拿大最大的島嶼、美洲第二大島嶼(僅次於格陵蘭島)、世界第五大島嶼。 面積為 507,451 平方公里(195,928 平方哩),人口密度為 0.03/平方公里。巴芬島主要居民是因紐特人,根據 2021年加拿大的人口普查[1]的結果,巴芬島的人口為 13,039 人。 努拿烏特地區的首府伊格魯特也位於巴芬島上,人口約為7000人。

巴芬島人煙稀少,沒有公路鐵路等陸上交通,僅能以航空或夏季時的水運聯外,但已經是北極圈中有較多人口的地方,也常是北極探險隊的基地所在。在地理上,巴芬島的東方有巴芬灣戴維斯海峽,可通到丹麥格陵蘭島;南方則有福克斯灣布西亞灣,可通往加拿大本土。巴芬島是觀察極光的絕佳之處,此處因為人煙稀少遠離人工光源。

據說11世紀即有萊夫·埃里克松來此,1576-1578年馬丁·弗羅比舍爵士探索西北航道時曾見此島,1615年,探險家威廉·巴芬是第一個成功環繞巴芬島航行的人,此島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目前巴芬島上最大的城鎮是伊格魯特,位於該島南部,它也是努拿烏特地區的首府,該地區於1999年4月1日從西北地區獨立出來。白朗希山(Mount Blanche)是島上最高的山,有2,146米高。巴芬島沿岸局部地區有以漁獵為生因紐特人的小聚落,島南部的弗羅比舍灣是全島行政中心、毛皮貨站,建有機場。坎伯蘭半島建有奧尤伊圖克國家公園。北部有鐵礦。島上建有空軍基地、氣象站和雷達觀測站。

名稱由來

[編輯]

該島的因紐特語名稱為 Qikiqtaaluk[2], 意思是「非常大的島嶼」(qikiqtaq「島」+ -aluk「非常大」),在因紐特語音節中寫為 ᕿᑭᖅᑖᓗᒃ。 該名稱被用於巴芬島所屬的行政區域(基吉柯塔魯克地區,英語:Qikiqtaaluk Region),以及努拿烏特地區西北地區的多個地方[3],比如一些較小的島嶼:巴芬灣的斯萊姆島(英語:Qikiqtaaluk)和福克斯灣懷特島(英語:Qikiqtaaluk)。挪威探險家將其稱為 Helluland(「石頭之地」)[4] 。1576年,英國海員馬丁·弗羅比舍在該島登陸,將其命名為「伊利沙伯女王的前陸」,弗羅比舍灣也以他的名字命名[5]。該島最終以英國探險家威廉·巴芬的名字命名,他於1616年探索西北航道時偶然發現了該島[6] [7]。它以前也被稱為占士島[8]

地理

[編輯]

伊格魯特努拿烏特地區的首府,位於島上的東南沿岸。 1987年之前,該鎮被稱為弗羅比舍灣,和其所處的弗羅比舍灣同名。1987年,經過社區投票,人們決定恢復它的因紐特語名稱。[9]

巴芬島的南面是哈得遜海峽,將該島與魁北克省分隔開。島嶼的西端以南是弗里和赫克拉海峽,將該島與大陸上的梅爾維爾半島分開。島嶼的東邊是戴維斯海峽巴芬灣,更遠處是格陵蘭島福克斯灣布西亞灣以及蘭加士打海峽分別從西部和北部將巴芬島與北極群島的其他部分分隔開來。

衛星圖片中的巴芬島

巴芬山脈(Baffin Mountains)沿着該島的東北海岸延伸,是北極科迪勒拉山脈(Arctic Cordillera)的一部分。 最高峰是奧丁山(Mount Odin),海拔至少為 2,143 m(7,031 呎),另有些消息來源說為 2,147 m(7,044 呎)。.[10][11]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山峰是阿斯加德山,位於奧尤特克國家公園,海拔 2,011 米(6,598 呎)。

島上最大的兩個湖泊位於島的中南部:尼德寧湖 (5,542 平方公里)和更南邊的阿馬朱瓦克湖(3,115 平方公里)。[12]

行政歸屬

[編輯]

歸屬於加拿大一級行政區努拿烏特地區下轄行政區基吉柯塔魯克地區

人口

[編輯]

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顯示,巴芬島的人口為 13,039 人[1],人口密度為 0.03 人/平方公里。占基吉柯塔魯克地區人口的67.37%,占北極群島人口的56.51%,占努拿烏特地區人口的35.38%

根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結果,74.06% 人口為原住民,25.83% 人口為非原住民。伊格魯特的原住民比例最低,為59.29%。總人口中,72.17%為因紐特人,0.92%為第一民族,0.73%為梅蒂人。 除了北極灣的少數第一民族居民外,所有非因紐特原住民都居住在伊格魯特。

巴芬島各地人口分佈情況
城市或村鎮 2021[1] 2016[13] 2011[13] 2006[14] 2001[14]
北極灣 944 868 823 690 646
克萊德河(Clyde River) 1,181 1,053 934 820 785
伊格魯特 7,429 7,740 6,699 6,184 5,236
今米魯特(Kimmirut) 426 389 455 411 433
納尼希維克 (Nanisivik) 0 0 0 0 77
龐納唐 (Pangnirtung) 1,504 1,481 1,425 1,325 1,276
龐德因萊特 1,555 1,617 1,549 1,315 1,22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Canada,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and census subdivisions (municipalities), Nunavut. Statistics Canada. February 9, 2022 [February 19,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7). 
  2. ^ Inuit Heritage Trust: Place Names Program: Map Series. ihti.ca. [2021-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6). 
  3. ^ Canadian Geographical Names Database (CGNDB) Search Results for Qikiqtaaluk. [2024-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4. ^ George, Jane. Hare fur yarn, wooden tally sticks may mean visitors arrived 1,000 years ago. Nunatsiaq News.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1, 2018). 
  5. ^ McDermott, James (2001a). Martin Frobisher: Elizabethan Privateer.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08380-4, page 139
  6. ^  Chisholm, Hugh (編). Baffin, Willia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 1911. 
  7. ^ Quinn, Joyce A.; Woodward, Susan L. Earth's Landscap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World's Geographic Features. ABC-CLIO. January 13, 2015: 82. ISBN 978-1-61069-446-9. 
  8. ^ Plate LXXXVII. Fig. 2. World.,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I 1st, Edinburgh: Colin Macfarquhar, 1771 .
  9. ^ About Iqaluit: History & Mileston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1). 
  10. ^ Mount Odin, Nunavut. Peakbagger.com. 
  11. ^ Mount Odin at the Atlas of Canada. [October 6,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5, 2012). 
  12. ^ Nunavut – Lake Areas and Elevation (lakes larger than 400 square kilometres). [2024-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4). 
  13. ^ 13.0 13.1 Statistics Canada. 2017. Census Profile. 2016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Catalogue no. 98-316-X2016001. Ottawa. Released August 2, 2017.. February 8, 2017 [August 21,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3). 
  14. ^ 14.0 14.1 Statistics Canada. 2007. 2006 Community Profiles. 2006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Catalogue no. 92-591-XWE. Ottawa. Released March 13, 2007.. March 13, 2007 [August 23,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24,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