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國家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10月10日) |
各國相關 |
---|
查 · 論 · 編 |
內陸國家(英語:Landlocked country)指四面均與陸地接壤而完全沒有海岸線的國家。目前,世界上有44個內陸國家,其中兩個是雙重內陸國家(列支敦士登和烏茲別克斯坦),還有三個事實上的內陸國家。哈薩克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而埃塞俄比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兩個雙重內陸國家,即本國是內陸國家而且周圍鄰國也均為內陸國家的國家。島嶼國家是內陸國家的相對概念,意指一個國家的四周皆鄰靠海洋而完全不與其他陸地接壤。 [1][2]
內陸國家的英語名稱中,「Landlocked country」解作「陸地封鎖的國家」。
歷史
[編輯]1990年,全世界只有30個內陸國家。然而,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南斯拉夫解體,南奧塞梯(事實上的國家)、厄立特里亞、黑山、南蘇丹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事實上的國家)的獨立公投,以及科索沃(事實上的國家)單方面宣佈的獨立,產生了15個新的內陸國家和5個事實上的內陸國家,而原內陸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1月1日不復存在。[3]
2022年9月30日,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事實上的國家)被俄羅斯吞併,不再作為內陸事實上的國家存在。[4]
2023年9月19日,阿塞拜疆對阿爾察赫共和國(事實上的國家)發動了新的攻勢並取得決定性勝利。 [5]阿爾察赫共和國政府於2024年1月1日正式解散。結果,阿爾察赫不復存在作為內陸事實上的國家,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重新併入阿塞拜疆。[6]
截至2024年4月1日,世界上共有44個內陸國家和三個事實上的內陸國家(科索沃、南奧塞梯和德涅斯特河沿岸)。
缺點
[編輯]對於一個現代國家而言,沒有海岸線傳統上被認為是一種缺點,因為不靠海除了讓該國無法利用如漁業之類的海洋資源之外,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國家無法發展海運。這樣的缺點在以往的海權時代,代表這國家很難在海外探索與殖民方面佔有優勢,而在今日則代表它缺乏發展航海貿易的空間,而影響到國家的國際貿易能力。
進入海洋的通路
[編輯]第六任美國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首先提出「一切國家都有與海洋交往的權利」的概念。內陸國家有三種方法與海洋取得聯繫:一、利用國際性江河;二、取得沿海鄰國的過境權;三、獲得通往海洋的領土走廊。其中只有第三種方法在實際上可以結束一個國家的內陸國狀態。
根據國際公法,內陸國家在臨海鄰國擁有過境權,即其人員、運輸工具和貨物擁有不受阻撓地通過鄰國領土的權利。內陸國家利用國際性江河通往海洋的情況則需要取決於該國境內是否具備可以通航的國際性河流。1919年,《凡爾賽和約》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可以自由利用易北河航道和漢堡港口。奧地利和匈牙利則通過國際性條約獲准使用多瑙河航道進行江海航運。此外,根據1986年《聯合國船舶登記條件公約》,每個國家,不論是沿海國或內陸國,均有權使懸掛其國旗的船舶在公海上行駛。
內陸國家類型
[編輯]依照內陸國家與鄰國之間的地理關係,內陸國家有幾種不同的類型,其中有幾種較為特殊的分佈:
旗幟 | 國家名稱 | 主要鄰國 | 類型 | 備注 | |
---|---|---|---|---|---|
萊索托 | 南非 | 由單一鄰國陸封 | 需透過鄰國南非前往大西洋與印度洋 | ||
聖馬力諾 | 意大利 | 由單一鄰國陸封 | 需透過鄰國意大利前往地中海 | ||
梵蒂岡 | 意大利 | 由單一鄰國陸封 | 位於羅馬城區內,需透過意大利前往地中海 | ||
安道爾 | 法國 西班牙 |
由兩個鄰國陸封 | 由法國與西班牙所包夾。 | ||
不丹 | 印度 中國 |
由兩個鄰國陸封 | 由印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包夾 | ||
摩爾多瓦 | 烏克蘭 羅馬尼亞 |
由兩個鄰國陸封 | 由烏克蘭與羅馬尼亞所包夾 | ||
蒙古國 | 俄羅斯 中國 |
由兩個鄰國陸封 | 由俄羅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包夾 | ||
尼泊爾 | 印度 中國 |
由兩個鄰國陸封 | 與不丹同樣位於印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上 | ||
斯威士蘭 | 南非 莫桑比克 |
由兩個鄰國陸封 | 由南非與莫桑比克所包夾 | ||
南奧塞梯 | 俄羅斯 格魯吉亞 |
由兩個鄰國陸封 | 位於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邊境上 | ||
德涅斯特河沿岸 | 摩爾多瓦 烏克蘭 |
由兩個鄰國陸封 | 由摩爾多瓦與烏克蘭所包夾 | ||
列支敦士登 | 瑞士 奧地利 |
雙重內陸國家 | 由瑞士與奧地利兩個內陸國所包圍。由於鄰國瑞士與奧地利本身也是內陸國,因此列支敦士登是所謂的「雙重內陸國」之一 | 在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段時期,世界上沒有雙重內陸國。當時,烏茲別克斯坦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而列支敦士登則與瀕臨亞德里亞海的奧匈帝國接壤 | |
烏茲別克 | 哈薩克 吉爾吉斯 塔吉克 土庫曼 阿富汗 |
雙重內陸國家 | 西北瀕臨鹹海(為一內海),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和阿富汗等內陸國家毗鄰。烏茲別克斯坦與瀕臨裏海的土庫曼和哈薩克接壤,從這兩個國家可以利用人造的伏爾加-頓河運河到達亞速海、黑海 |
準內陸國家
[編輯]雖然不算是內陸國家,但這類國家因海岸線太短、佔不到5%的國界長度,特性類似於完全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家:
主權國家 | 海岸線長度(公里) | 大約比率 |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37 | 0.2% |
波黑 | 20 | 1.4% |
伊拉克 | 58 | 1.6% |
約旦 | 26 | 1.6% |
剛果共和國 | 169 | 3.0% |
多哥 | 56 | 3.3% |
斯洛文尼亞 | 47 | 3.4% |
比利時 | 66 | 4.6% |
內陸國家和部分承認的內陸國列表
[編輯]下表列出的是世界上各內陸國家與具有內陸國家特性但受到有限承認的政治實體名單,與各國/地區的面積與人口。
國家 | 面積 (km2) | 人口 | 大洲 | 次區域 | 鄰國 | 鄰國數量 |
---|---|---|---|---|---|---|
國際公認的內陸國家 | ||||||
阿富汗 | 652,230 | 33,369,945 | 亞洲 | 東南亞 | 中國, 伊朗,巴基斯坦、塔吉克、土庫曼[b]、烏茲別克斯坦。 | 6 |
安道爾 | 468 | 77,543 | 歐洲 | 南歐 | 法國和西班牙 | 2 |
亞美尼亞 | 29,743 | 3,254,300 | 亞洲 | 西亞 | 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伊朗、土耳其。 | 4 |
奧地利 | 83,871 | 8,823,054 | 歐洲 | 中歐 | 捷克、德國、匈牙利、意大利、列支敦士登、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瑞士 | 8 |
阿塞拜疆[a] | 86,600 | 8,997,401 | 亞洲 | 西亞 | 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伊朗、俄羅斯、土耳其。 | 5 |
白俄羅斯 | 207,600 | 9,484,300 | 歐洲 | 東歐 | 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俄羅斯、烏克蘭。 | 5 |
不丹 | 38,394 | 691,141 | 亞洲 | 南亞 | 中國和印度 | 2 |
玻利維亞 | 1,098,581 | 10,907,778 | 美洲 | 南美洲 | 阿根廷、巴西、智利、巴拉圭、秘魯 | 5 |
博茨瓦納 | 582,000 | 1,990,876 | 非洲 | 南部非洲 | 納米比亞、南非、贊比亞、津巴布韋。 | 4 |
布基納法索 | 274,222 | 15,746,232 | 非洲 | 西非 | 貝寧、科特迪瓦、加納、馬里、尼日爾、多哥 | 6 |
布隆迪 | 27,834 | 10,557,259 | 非洲 | 東非 | 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旺達、坦桑尼亞。 | 3 |
中非 | 622,984 | 4,422,000 | 非洲 | 中非 | 喀麥隆、乍德、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南蘇丹、蘇丹 | 6 |
乍德 | 1,284,000 | 13,670,084 | 非洲 | 中非 | 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利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蘇丹。 | 6 |
捷克 | 78,867 | 10,674,947 | 歐洲 | 中歐 | 奧地利、德國、波蘭、斯洛伐克。 | 4 |
斯威士蘭 | 17,364 | 1,185,000 | 非洲 | 南部非洲 | 莫桑比克和南非 | 2 |
埃塞俄比亞 | 1,104,300 | 101,853,268 | 非洲 | 東非 | 吉布提、厄立特里亞、肯雅、索馬里、南蘇丹、蘇丹 | 6 |
匈牙利 | 93,028 | 9,797,561 | 歐洲 | 中歐 | 奧地利、克羅地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烏克蘭 | 7 |
哈薩克[a][b] | 2,724,900 | 16,372,000 | 亞洲 | 中亞 | 中國、吉爾吉斯、俄羅斯、土庫曼[b]、烏茲別克斯坦。 | 5 |
吉爾吉斯 | 199,951 | 5,482,000 | 亞洲 | 中亞 | 中國、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斯坦。 | 4 |
老撾 | 236,800 | 7,123,205 | 亞洲 | 東南亞 | 柬埔寨、中國、緬甸、泰國、越南 | 5 |
萊索托[d] | 30,355 | 2,067,000 | 非洲 | 南部非洲 | 南非 | 1 |
列支敦士登[e] | 160 | 35,789 | 歐洲 | 中歐 | 奧地利和瑞士 | 2 |
盧森堡 | 2,586 | 502,202 | 歐洲 | 中歐 | 比利時、法國、德國 | 3 |
馬拉維 | 118,484 | 15,028,757 | 非洲 | 東非 | 莫桑比克、坦桑尼亞、贊比亞 | 3 |
馬里 | 1,240,192 | 14,517,176 | 非洲 | 西非 | 阿爾及利亞、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畿內亞、毛里塔尼亞、尼日爾、塞內加爾] | 7 |
摩爾多瓦 | 33,846 | 3,559,500 | 歐洲 | 東歐 | 羅馬尼亞、德涅斯特河沿岸[c]、烏克蘭 | 2 或 3[c] |
蒙古國 | 1,566,500 | 2,892,876 | 亞洲 | 東亞 | 中國和俄羅斯 | 2 |
尼泊爾 | 147,181 | 26,494,504 | 亞洲 | 南亞 | 中國和印度 | 2 |
尼日爾 | 1,267,000 | 15,306,252 | 非洲 | 西非 | 阿爾及利亞、貝寧、布基納法索、乍德、利比亞、馬里、尼日利亞 | 7 |
北馬其頓 | 25,713 | 2,114,550 | 歐洲 | 南歐 | 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希臘、科索沃[c]、塞爾維亞。 | 4 或5[c] |
巴拉圭 | 406,752 | 6,349,000 | 美洲 | 南美洲 | 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 | 3 |
盧旺達 | 26,338 | 10,746,311 | 非洲 | 東非 | 布隆迪、剛果民主共和國、坦桑尼亞、烏干達。 | 4 |
聖馬力諾[d] | 61 | 31,716 | 歐洲 | 南歐 | 意大利 | 1 |
塞爾維亞 | 88,361 | 6,926,705 | 歐洲 | 南歐 | 阿爾巴尼亞(經由科索沃和梅托希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匈牙利、科索沃[c]、黑山、北馬其頓、羅馬尼亞。 | 8 |
斯洛伐克 | 49,035 | 5,429,763 | 歐洲 | 中歐 | 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波蘭、烏克蘭。 | 5 |
南蘇丹 | 619,745 | 8,260,490 | 非洲 | 東非 | 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肯雅、蘇丹、烏干達。 | 6 |
瑞士 | 41,284 | 8,401,120 | 歐洲 | 中歐 | 奧地利、法國、德國、意大利、列支敦士登。 | 5 |
塔吉克 | 143,100 | 7,349,145 | 亞洲 | 中亞 | 阿富汗、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斯坦。 | 4 |
土庫曼[b] | 488,100 | 5,110,000 | 亞洲 | 中亞 | 阿富汗、伊朗、哈薩克、烏茲別克斯坦。 | 4 |
烏干達 | 241,038 | 40,322,768 | 非洲 | 東非 | 剛果民主共和國、肯雅、盧旺達、南蘇丹、坦桑尼亞。 | 5 |
烏茲別克[e] | 449,100 | 32,606,007 | 亞洲 | 中亞 | 阿富汗、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b]。 | 5 |
梵蒂岡[d] | 0.44 | 826 | 歐洲 | 南歐 | 意大利 | 1 |
贊比亞 | 752,612 | 12,935,000 | 非洲 | 東非 | 安哥拉、博茨瓦納、剛果民主共和國、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坦桑尼亞、津巴布韋 | 8 |
津巴布韋 | 390,757 | 12,521,000 | 非洲 | 東非 | 博茨瓦納、莫桑比克、南非、贊比亞 | 4 |
部分承認的內陸國 | ||||||
科索沃[c] | 10,908 | 1,804,838 | 歐洲 | 南歐 | 阿爾巴尼亞、黑山、北馬其頓、塞爾維亞。 | 4 |
南奧塞梯[c] | 3,900 | 72,000 | 亞洲 | 西亞 | 格魯吉亞和俄羅斯 | 2 |
德涅斯特河沿岸[c] | 4,163 | 505,153 | 歐洲 | 東歐 | 摩爾多瓦和烏克蘭 | 2 |
總數 | 14,776,228 | 475,818,737 | 不適用 | |||
總數 | 11.4% | 6.9% |
它們可以按以下方式分組為「連續」組:[7]
- 東非、中非和西非集群(10個):布基納法索、布隆迪、中非共和國、乍德、埃塞俄比亞、馬里、尼日爾、盧旺達、南蘇丹、烏干達
- 東歐、南歐和西歐集群(9個):奧地利、捷克、匈牙利、科索沃、列支敦士登、北馬其頓、塞爾維亞、斯洛伐克、瑞士。
- 東非和南部非洲集團(4個):博茨瓦納、馬拉維、贊比亞、津巴布韋
- 西亞集團(3個):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
- 南美集團(2個):玻利維亞和巴拉圭
注:#如果德涅斯特河沿岸(有限承認國家)被包括在內,那麼摩爾多瓦和德涅斯特河流域就組成了自己的東歐集團,列於表中括號內。
- 如果沒有有關海岸線的40公里,剛果民主共和國將把兩個非洲集團合二為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毗連集團。
- 南亞集群和西亞集群可以被認為是毗連的,由內陸裏海連接。蒙古幾乎也是這個集群的一部分,與哈薩克僅隔着中國或俄羅斯領土30 km(19 mi)。
有以下14個「單一」內陸國家(每個國家都不與其他內陸國家接壤):
註釋: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Largest LLC.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 ^ Landlocked country | Meaning, Examples, Maps, List, & Navies | Britannica. 5 August 2023.
- ^ Czechoslovakia Breaks in Two, To Wide Regret
- ^ Mapping the occupied Ukraine regions Russia is formally annexing
- ^ How Azerbaijan Found Victory, and Armenia Defeat, in Nagorno-Karabakh
- ^ Nagorno-Karabakh Republic will cease to exist from Jan 1 2024 – Nagorno-Karabakh authorities
- ^ MacKellar, Landis; Wörgötter, Andreas; Wörz, Julia.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Landlocked Countries (PDF). Wie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12. [2021-09-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