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仁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仁學》,譚嗣同撰,共2卷。最早由梁啟超在日本東京刊行。

1896年底譚嗣同抵南京,開始寫《仁學》。《仁學》是一部融合儒、釋、道、墨等各家學術的哲學典籍。《仁學》指斥二千年來專制制度為「大盜」,並猛烈抨擊三綱五常「鉗制天下」,所謂「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惟大盜利用鄉愿,惟鄉愿工媚大盜」[1]

概述

[編輯]

譚嗣同雜糅儒、釋、道、墨各家和新傳入的西方理論,形成了獨特的哲學體系。

他認為世界是由物質的原質所構成,其本體是「仁」,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於「仁」的作用,故稱他的哲學為「仁學」。

「仁」是萬物之源,它「以通為第一義」。而「以太」則是溝通世界成為一個整體的橋樑。「以太」 構成萬物的本質,充滿宇宙之間,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切現象,都是從「以太」派生出來,並成為「以太」的一部分。認為「以太」本身是「不生不滅」的,宇宙間各種事物,只有「變易」,沒有「存亡」;只有「聚散」,沒有「生滅」。肯定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是靜止的、停頓的,而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批判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從變易中論證其改革社會制度的政治理想。

他認為封建「名教」是維護專制主義的精神支柱,從而猛烈抨擊三綱五常「鉗制天下」,殺人「靈魂」,慘禍烈毒達於極點,號召人們衝決君主、倫常、利祿、俗學、天命、佛法等網羅。

指斥二千年來專制制度為「大盜」之政,專制君主是「獨夫民賊」,一切罪惡的淵藪。宣傳「君末民本」的民權說,認為「君」不過是「民」根據需要所共舉,「君」如不能為「民」辦事,亦可共廢,否定了「君權神授」。

譚嗣同在書中還認為在中國長久以來遭到污名化[2]

書中表同情於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痛恨曾國藩及湘軍的暴行。

註釋

[編輯]
  1. ^ 《仁學》卷下
  2. ^ 伤风败俗之外 中国古人如何谈论性教育(下). 多維新聞網. [2020-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