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政大學
東北軍政大學,是1946年至1949年東北解放區培養軍政幹部的學校。設總校及吉林(東滿)、遼東(南滿)、西滿、北滿、冀察熱遼5所分校及第1、第2支隊。
總校歷史
[編輯]1945年10月,抗大總校副校長何長工、政治部副主任徐文烈率領抗大總校直屬隊和一、三、四大隊師生3000餘人,代號「青年縱隊」,分四個梯隊,由綏德出發,1945年12月到達安東省梅河口山城鎮。1946年2月10日抵達安東省(今吉林)通化,與東北炮兵學校及工兵大隊合併組建東北民主聯軍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東北軍政大學)。林彪兼任校長、彭真兼任政治委員(1946年6月林彪兼任校長和政治委員),何長工任副校長(後朱瑞、倪志亮),吳溉之任副政治委員,陳伯鈞任教育長(後曾國華),徐文烈任政治部主任(後劉型)。
1945年10月末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也稱山東軍區教導第一團),從山東費縣縣城出發,進軍東北,步行月余,從山東龍口登上漁船,在莊河登陸休整,與當地的蘇聯紅軍共同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8周年。在安東沙河火車站乘火車到瀋陽,步行過渾河大鐵橋到蘇家屯,行軍到達撫順。1945年12月行軍到通化,列入抗大總校建制編為該校第3大隊。
1946年4月東北軍政大學遷長春,5月遷黑龍江北安東大營建校。1946年7月1日在北安東郊侵華日軍舊軍營舉辦開學典禮。開學後不久,總校調整了學員隊的組織編織和直屬機構,將原有的3個大隊改編為3個支隊,第一支隊隊長為胡登高,政治委員張駕伍,副支隊長莫擎宇;第二支隊隊長賈力夫,政治委員黃華清,副支隊隊長李延贄;第三支隊設在齊齊哈爾,支隊長李敏,政治委員徐洪才,副支隊長邸懷珍。原訓練部改為訓練處,下設軍教科,政教科[1]。
東北軍政大學在北安開辦了兩期,第一期學習時間到1947年3月。總校第二期於1947年4月開學,為了適應當時形式需要,民主聯軍總部決定軍政大學精簡組織機構,調部分幹部到軍區和部隊辦學。據此學校決定,從第三支隊調出大部分幹部到第1縱隊、第2縱隊、第6縱隊和松江軍區,組建3個教導團和松江幹校;調第二支隊幹部到齊齊哈爾,組建西滿分校;第一支隊留在總校與校直屬隊一起改編。在軍政大學總校調整期間,調出少數幹部參加組建工兵學校、坦克學校、航空學校和醫科大學。總校改編以後的組織情況是:校部下轄3個學員大隊、1個政治教導訓練隊、1個政治工作訓練班、1個軍教研究班,同時仍管轄東、南、西、北滿分校。第二期學習至1947年12月結業[1]。
軍大總校一直延續着抗大學期序號:畢業的三期學生為第九、十、十一期。不算各種形式的培訓班、教導隊等,軍大在東北期間培養學員3萬人。設預科、本科和入伍生隊。預科設普通班和軍事班,修業時間4個月,期滿升入本科;本科設軍事系、政治系,修業期限8個月至1年;入伍生隊修業期限4個月~6個月,期滿升入預科。
1948年1月,東北軍政大學遷至齊齊哈爾,撤銷各分校「集中辦學」。校長由林彪兼任,倪志亮任副校長,吳溉之任副政治委員,曾國華任教育長。總校宣傳科長張金輝,總校文工團團長吳因。
1949年7月,東北軍政大學的一、三、五團南下武漢,改稱華中軍政大學。1949年12月,又改為中南軍政大學。後發展為漢口高級步兵學校。
1949年9月,東北軍區以東北軍政大學四團為基礎,合併了遼東、遼西、熱河3個省軍區的教導大隊及東北軍區衛生部所屬的第1、第3醫院,組建了東北軍區軍政幹部學校。伍修權兼任校長,周桓兼任政治委員,劉子儀任第一副校長,彭施魯任第二副校長,朱士煥任副政治委員,吳殿甲任政治部主任。1950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高級步兵學校。1951年1月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步兵學校,1953年改稱第7步兵學校。1955年6月,劃歸瀋陽軍區代管,更名為齊齊哈爾步兵學校。學制為一年半,學員來自部隊和青年學生。步校共有學員2,500名,編為5個大隊。1959年4月15日,移駐錦州市,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錦州步兵學校。1986年,在原錦州步兵學校基礎上,組建了大連陸軍學院。
北滿分校
[編輯]抗日軍政大學總校第四大隊於1946年離開總校,4月到達佳木斯,改稱東北軍大北滿分校。1946年6月1日,學校在合江電影院舉行第一期開學典禮,開始了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學制大約6個月。7月下放給合江省,改稱東北軍政大學合江分校,校址在現今東風區松江鄉紅力村。東北民主聯軍後勤部部長兼政委鍾赤兵兼任校長,合江省委書記張聞天兼任政委,王泮清任副校長兼教育長,葉明兼政治部主任。彭施魯任副教育長。合江分校宣傳科長嚴文祥,合江分校保衛科長唐純一。[2]
至1947年底,共辦3期,培訓基層幹部2223名.1947年12月合江分校全部機構遷至齊齊哈爾,改編為東北軍政大學第二團。
東北軍大二支隊
[編輯]黨總支書記牛正中
西滿分校
[編輯]前身是嫩江省軍政幹校。1945年11月,在嫩江省民主大同盟訓練班基礎上成立。校長王明貴(兼),副校長朱光,教育長張瑞麟,政治處主任張兢,教育處主任趙湘荃、張俊英。設政治隊、軍事隊、女子隊。王光偉、邵式平、蘭庭輝等領導也給學員上課。1947年2月末學校結束。共培養八百餘學員。
1947年5月1日,東北軍政大學西滿分校在齊齊哈爾成立並舉行了第一期開學典禮。倪志亮任校長,李敏任副校長,張駕伍任政治委員。原址位於齊齊哈爾市建華區軍校街86號院內 原址。1980年,市政府將福新東街與東盛二街合併稱為軍校街。
遼東分校
[編輯]遼東軍區軍政幹部學校位於安東市火車站西側一座三層樓。滇軍第184師海城起義後100餘軍官也調學,後來成為解放軍改造各支起義部隊的骨幹。1946年12月,學校撤退至大連,改名關東公安總局警官學校。公安總局代局長邊慎齋兼校長,張梓楨任副校長兼副政委,設教育科、訓練處、教務處、總務科。教職工為185人。1947年7月,重回安東,學校改名東北軍政大學遼東分校。1948年9月分校撤銷,併入總校。校長莫文驊,政治部主任李桂林,副校長、政委張梓楨,副校長羅文,教育長朱子敬。
吉林分校
[編輯]組成來源:
- 抗日軍政大學總校第三大隊在政治處主任塗錫道率領下,跟隨總校,從瓦窯堡出發,於1946年春節到達海龍縣山城鎮。三大隊奉命建立東北軍政大學東滿分校。塗錫道任校長兼書記,在樺甸縣以三大隊的20名教職員與80名學員,在吉林、長春招生一百多人,正式開課。1946年5月初由樺甸縣遷至延吉北大營。
- 吉東軍政大學:1946年1月6日正式組建,學制一年,設軍事系和政治系。1946年3月20日招生考試。錄取漢族120人,朝族380人。其中20名朝族女生。1946年4月1日開學典禮。校長周保中,副校長雍文濤、姜信泰。金龍洙任大隊長,金裕任教導員。
- 樺甸軍政學校:1946年1月14日由中共吉林特別支部朝鮮人分支部及「解放同盟」(後成為「吉林省民主聯盟」的主要力量)和朝鮮義勇軍第七支隊攜手籌辦。校長朴訓日(即朴勛一,第七支隊支隊長兼),副校長崔明(7支隊政治處主任)、副校長梁煥俊(中共吉林朝鮮人分支部書記兼「解放同盟」負責人),以吉林市暨永吉縣朝鮮族青年組成的保安24團300餘名為主,在吉林地區招生朝族青年400餘人。編成軍事隊、政治隊、警備連和女區隊,學習年限為一年。1946年5月22日撤出樺甸,6月初轉移至延吉。
- 朝陽川教導隊:1946年2月9日,來到延邊地區的朝鮮義勇軍5支隊,以太行山朝鮮革命軍政學校幹部班學員為基礎,1946年1月16日在朝陽川創建,2月9日開學典禮。招收的是報考未能開學的延邊大學的青年。1946年6月初,有朝族學員1300人編為7個中隊、1個女學員隊。大隊長為朴松波,教導員為金世敏。
- 安東學生工作團:1946年11月由陳堅領導的安東聯合中學暑期下鄉工作團的一部分140名漢族學生,由指導員史雷帶領,經朝鮮抵達龍井,也編入了東滿分校第一大隊。
1946年6月,吉東分省委和吉東軍區根據東北局的指示,以東北軍政大學東滿分校為主,將吉東軍政大學、朝陽川教導隊、樺甸軍政學校加以合編,仍稱東北軍政大學東滿分校。調朱仕煥任政委。吉東軍政大學與樺甸軍政學校合併為東滿分校二大隊。朝陽川教導隊編為分校三大隊,大隊長朴松波,教導員金世民。東滿分校共計學員2600人,第一大隊520人為漢族設6個中隊,第二大隊780人為朝族設6個中隊,第三大隊1300人朝族設7個中隊。吉東軍政大學的女區隊與樺甸軍政學校的女區隊,同東滿分校的女學員隊合併後,隸屬於一大隊。全校學員共有2700餘人,其中朝鮮族學員2130餘人,占學員總數的78.8%。
1946年6月11日向汪清縣羅子溝進發,為便於行軍作戰,分校稱東北民主聯軍「獨立旅」,塗錫道為司令員,改大隊、中隊、區隊為營、連、排。7月1日舉辦開學典禮。江學彬任政治部主任,蘇虹任政治部副主任,魯赤誠任副教育長,後來曹志學、余能勝任教育長,供給部長國柱、政委高得年,組織科長謝奇,宣傳科長金革,保衛科長張得金,政教科長劉海波,第一大隊大隊長周力、陳策、姚樹林,第二大隊大隊長金龍洙、副政委金裕,第三大隊大隊長朴松波、政委丁易、副大隊長熊之簡、副政委金世敏。此間,二大隊的一、二、三隊,三大隊的三隊調歸北朝鮮。把二大隊的四隊調歸三大隊。1946年8月16日遷駐延吉市北大營。9月18日搬到遷龍井縣城原恩真中學校舍。塗錫道校長向周保中、陳正人、張啟龍等吉林省、省軍區領導人匯報了分校的工作情況,提出了辦校方針和教學意見。吉林省委召集省政府副主席袁任遠、省軍區副司令員陳奇函、副政委唐天際、政治部主任覃輔仁,省委秘書長白棟才、省軍區參謀長、延邊地委書記孔原等黨政軍領導人研討,作出下列決定:
(一)根據吉東地區工作需要和戰局發展的客觀要求,招收社會知識青年,加緊培養一批新幹部,以適應部隊和地方需要。
(二)對學員深入進行政治教育和軍事教育。政治教育,着重進行統一戰線、土地改革、民族政策、擁政愛民和艱苦奮鬥的傳統教育;軍事教育,着重講人民戰爭,以鄉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戰略思想和打運動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略,戰術,並進行軍事技術訓練。
(三)學期為半年,立即正式開學。
(四)目前應以培養朝鮮族軍政幹部為主,以後設法多招收些漢族學員。
(五)分校事需要的口糧,由省政府保證供給。不過延邊糧食困堆;分校派得力幹部,帶領學生隊伍,配合部隊和地方政府進行護糧、奪糧鬥爭,以籌集足夠的糧食。
(六)確定分校的組織編制,補充了不少領導幹部。保留原3個學員大隊,校部設校務,訓練、供給3個處,新成立文工隊。
改組後的校領導班子:
- 校長周保中兼
- 政委陳正人兼
- 任副校長兼黨委書記塗錫道
- 副政委朱士煥
- 教育長余能勝/王雲舞/曹廣學
- 副教育長魯赤誠
- 政治部主任江學彬/吳殿甲
- 政治部副主任蘇虹
- 校務處長符岱壽
- 訓練處長趙文烈
- 供給處長高得年
- 組織科長謝奇
- 保衛科長張德全
- 軍教科長王福林
- 政教科長劉海波
- 宣傳科副科長余占雲
- 文工隊指導員劉茂偵/後董多園
- 各大隊領導:朴松波、丁以、丁民樹、金世敏、金龍洙、金裕等人,仍任各大隊長或政治委員。軍區還調陳策、周黎、樊明車等人,充實了大隊領導班子。
1946年10月18日開始了第一期的本科學習,並改稱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學制一年,其中預科四個月,本科八個月,設軍事系、政治系。1947年5月5日一期畢業典禮。第二期從1946年7月到1947年7月,四個中隊480人,為吉林省各地的知識青年,其中一、二中隊漢族240人。三期為1947年8月至1948年2月,為部隊的基層幹部,一、三隊為漢族各120人,二隊為朝族100人。第四期為1948年3月至8月,以政治學習為主,為部隊的基層幹部,一、三隊為漢族各120人,二隊為朝族100人。
1947年4月接管龍井醫科大學,改稱吉林分校附屬醫學院,學制8個月,學員300人為朝族。
1948年6月中旬,吉林分校遷吉林市。1946年8月遷齊齊哈爾併入總校。
冀察熱遼分校
[編輯]1947年春在土城鎮成立冀察熱遼軍區軍政學校,培養連排幹部。校長陳奇涵(軍區副司令兼),教育長覃國翰,副教育長張蘇,政治部主任李孔亮,一期學員設有1個政治隊、1個騎兵隊、2個步兵軍事隊,學制3至4個月。1947年6月遷至赤峰市。第一期1947年7月23日畢業。隨後遷至平莊招收二期學員4個隊,1947年底畢業。冀察熱遼分局根據中央、東北局指示,決定大量培養基層幹部滿足攻勢作戰需要,調喻楚傑任副校長,趙復興任教育長,曹誠任副教育長,李孔亮任政治部主任,王克然任校部協理,江峰任政治部副主任,從部隊調大批營團幹部和個別師幹部充實機關、大隊、隊干;三期設有三個大隊,第一大隊設有1個工兵隊、1個政治隊、4個軍事隊;第二大隊設有5個軍事隊;第三大隊設有2個政治隊,2個參謀訓練隊,共15個隊2000餘人。學生主要來源野戰部隊,少量來自機關與地方部隊,工兵隊與參謀訓練隊來自冀東解放區招收的青年學生與地方幹部。軍事隊、政治隊學制6個月,工兵隊、參謀訓練隊學制8個月。1948年2月1日改稱東北軍政大學冀察熱遼分校。1948年3月初,第三期開學。教學同時,當年春季熱河旱情嚴重,節糧支援救濟災民,開展農業生產減輕解放區經濟負擔,並派出學員兵力在駐地附近鼠疫疫區控制出入。1948年8月政治隊、軍事隊三期畢業。1948年9月四期入學,以野戰部隊優秀班長與連排幹部為主。1948年春,冀察熱遼軍大分校成立,軍大到1948年10月,軍大分校共培訓幹部5期,培訓學員3000多人,為華北、東北軍區和地方政府培訓了大批幹部。
1948年12月26日離開平莊進關,經平泉、喜峰口,1月2日到玉田、豐潤。1月20日在楊村接收天津戰役國民俘虜軍官及家屬9874人,至3月3日俘虜軍官處理完畢,其中釋放8652人,準備留用852人,留訓201人,留用分配技術人員106人,逃亡48人,死亡8人。四期學員全部回原部隊;三期工兵隊100餘人、參謀訓練隊330人分配到野戰部隊。1949年3月,冀察熱遼分校改為第四野戰軍南下工作團第二分團,分團長趙復興,政委李孔亮,副團長曹誠,副政委兼教務處長江峰,教務處長宋昕、卓明,總務處長彭泰元,總務處政委王健,在天津招收青年學生2000多人編為第1、第2、第3大隊,各轄4個中隊。1949年6月組建第4、第5大隊接收華北大學1500名學生。7月下旬開始乘火車南下,8月1日陸續到漢口。8月中旬陸續開始分配到部隊,少數分到地方。8月22日,中南軍政大學副校長吳溉之傳達二分團調廣州改為軍大分校,隨葉劍英進軍廣東。1949年10月9日正式把二分團機構改為中南軍政大學廣東分校(廣東軍政大學)。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袁偉, 張卓. 中国军校发展史. 國防大學出版社. 2001: 513. ISBN 7562610894.
- ^ 柴明軍:「解放戰爭時期佳木斯的軍事學校」,《黑龍江史志》2005年3期 第47-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