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瓦格納集團兵變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俄羅斯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俄羅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俄羅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軍事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軍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軍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烏克蘭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烏克蘭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烏克蘭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政治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條目命名

[編輯]

中文用詞裏 兵變是否比叛亂更加中性一點? 如湖口兵變--葉又嘉留言2023年6月24日 (六) 10:49 (UTC)[回覆]

支持用兵變,叛亂感覺偏向俄方的口徑。--百戰天蟲留言2023年6月24日 (六) 10:51 (UTC)[回覆]
應該用譁變,譁變指「兩個以上下級軍事人員反抗或攻擊其上級的公開行動」[1],如《凱恩號譁變》。--百戰天蟲留言2023年6月24日 (六) 11:03 (UTC)[回覆]
1917年法軍譁變 目前中文維基上 似乎只有這個使用譁變了--葉又嘉留言2023年6月24日 (六) 11:09 (UTC)[回覆]
支持使用兵變。如果戰爭有擴大化的驅使,我建議使用2023年俄國內戰。——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24日 (六) 10:59 (UTC)[回覆]
我認為自由俄羅斯軍團和俄羅斯志願軍團攻入別爾哥羅德州也是俄內戰。--Txkk留言2023年6月24日 (六) 11:16 (UTC)[回覆]
譁變是軍人對自己的上級叛變。--Txkk留言2023年6月24日 (六) 11:22 (UTC)[回覆]
根據谷歌搜尋結果,瓦格納兵變要比瓦格納嘩變的搜尋結果要多出三萬左右。另外也需注意,使用「瓦格納叛亂」的詞語竟有771,000條搜尋結果。因此從常用結果的角度而言,我收回我事前的言論,認爲應該維持使用「瓦格納集團叛亂」。最次也應使用「兵變」,「嘩變」是中文媒體中最不常用的。——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24日 (六) 11:23 (UTC)[回覆]
認為百戰君的理解可獲接納——英文版表述mutiny之意思,即專門指軍事人員或船員們集體對抗上級權威之行為,中文選用「兵變」、「譁變」因均可反映當前瓦格納方面不服從俄羅斯國防部之活動特徵。當然考慮中文媒介轉述定義之因素,通用度問題,本地可以再作討論。--約克客留言2023年6月24日 (六) 11:57 (UTC)[回覆]
俄國防部不是瓦格納的上級。--Txkk留言2023年6月24日 (六) 13:33 (UTC)[回覆]
理解有關定義時最好不使用中文等級制或忠君思路,單純按照「違反紀律」之而言其,即可判讀。--約克客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0:21 (UTC)[回覆]
樓上諸位,按照現在事態發展,這事件有非常大可能擴大成內戰,是不是不要急於做決定?--Iflwlou ☯I♨I☀ 2023年6月24日 (六) 13:14 (UTC)[回覆]
言之有理,就目前來看莫斯科極有可能失守,如事實上出現兩個政權的對立我認爲很有可能會演變成內戰。先觀望一段時間。——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24日 (六) 13:23 (UTC)[回覆]
參考,瓦格納正式稱呼這場衝突為「俄羅斯內戰」[2]。--Iflwlou ☯I♨I☀ 2023年6月24日 (六) 15:49 (UTC)[回覆]
最新消息,紹伊古及格拉西莫夫撤職,葉里戈任調往非洲,瓦格納退兵不玩了,可以繼續商討是「叛亂」、「兵變」還是「譁變」了。--Iflwlou ☯I♨I☀ 2023年6月24日 (六) 22:13 (UTC)[回覆]
傾向「兵變」,表示軍隊發生的突發的重大事件。譁變和叛亂的話,都傾向於謀反,兵變在漢語詞中更中立些。--Kethyga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3:16 (UTC)[回覆]
中央社定調該事件為譁變,供參考--Kanshui0943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4:21 (UTC)[回覆]
中央社用詞各種都有反叛兵變叛變叛亂……,不過26日似乎多用兵變--Kethyga留言2023年6月26日 (一) 02:54 (UTC)[回覆]
建議使用「譁變」,兵變一般指正規軍隊,而叛變則一般有長期預謀,譁變比較符合本次事件既為武裝人員因上層原因而反叛亦具短期無預謀的特質。--Sinet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7:03 (UTC)[回覆]
同意這個說法,觀察瓦格納集團這次行動的本質以及衝突的比例並不接近真正意義上的叛亂,而且就在一場談判後就立即撤軍,所以更接近「譁變」或者「對峙」--096型核潛艇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9:34 (UTC)[回覆]
提示一下,大陸和台灣的詞典中「譁變」的意思均是〈部下、軍隊〉叛變的意思和叛亂、叛變其實一樣。--Kethyga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09:42 (UTC)[回覆]
紹伊古撤職的消息可能是假的。6月26日早上,俄羅斯發佈了紹伊古據稱是在烏克蘭戰爭的前沿指揮所的視頻畫面。據BBC分析,這傳遞了一個信息——普京目前正在保護紹伊古,而不是像普里戈任發動叛亂時要求的那樣將他解職。[3]--惠龍留言2023年6月26日 (一) 13:21 (UTC)[回覆]
支持使用兵變,現在中文媒體和各國外交機構基本使用「兵變」一詞--TanakaKotoha留言2023年6月26日 (一) 14:23 (UTC)[回覆]
兵變nytimesBBCwsjvoarfi--InstantNull留言2023年6月27日 (二) 01:02 (UTC)[回覆]
(+)支持採用兵變:在6月26號後,中文媒體確實基本都使用「兵變」一詞代指此事件,此名稱目前屬於常用中立名稱,符合維基百科的命名原則。--惠龍留言2023年6月27日 (二) 01:24 (UTC)[回覆]
如果6月26日均如此,便使用兵變罷。——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27日 (二) 23:43 (UTC)[回覆]

叛亂這個詞有偏向俄國的語意,維基百科作為一個中立的線上百科全書應該使用較為中立的詞語,即事件--Uptowntodown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14:55 (UTC)[回覆]

「瓦格納集團事件」?過於含糊。--YFdyh000留言2023年6月25日 (日) 20:15 (UTC)[回覆]
「2023年俄羅斯未遂政變」?這個可以考慮看看。--IrycatewiTalk 2023年6月26日 (一) 01:50 (UTC)[回覆]
Google搜尋顯示,目前只有一個來源用「俄羅斯未遂政變」來代指此事件,而且還是明顯非可靠來源的網易。這明顯不符合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中常用名稱的標準。--惠龍留言2023年6月26日 (一) 02:04 (UTC)[回覆]
我收回我的提議,因為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此舉迄今還不算政變,也有智庫認為不太可能迫使俄國軍方領導層發生更迭。[4]--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Irycatewi討論貢獻)於2023年6月26日 (一) 23:09加入。

應該用「事件」代替「叛亂」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