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
4個紅色三角形和4個藍色三角形分別代表其8條三元邊
類型八邊形
對偶自身對偶
8個3{}
頂點8
施萊夫利符號3{3}3
考克斯特符號英語Coxeter–Dynkin diagram3node_1 3 3node 
對稱群3[3]3英語Binary_tetrahedral_group, order 24 (謝潑德群)
特性

幾何學中,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是一個複正多邊形,其位於希爾伯特平面中由八個頂點和八個三元稜組成,是一個自身對偶的多邊形[2]考克斯特將其命名為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用於共享複排佈英語Complex configuration結構,如莫比烏斯-坎特排佈英語Möbius–Kantor configuration[3]

這種形狀由傑弗里·科林·謝潑德英語Geoffrey Colin Shephard於1952年發現,其將此形狀根據其對稱性以3(24)3表示,考克斯特將這種對稱性計為3[3]3,其與24階的二元四面體群英語Binary_tetrahedral_group同構。[4]

性質

[編輯]

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是一種由8個頂點和8條所組成的幾何結構,其在施萊夫利符號中可以用3{3}3來表示、在考克斯特記號中可以用3node_1 3 3node 來表示。與一般的八邊形不同,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位於希爾伯特平面,且構成這種形狀的稜每個稜階連接了三個頂點,稱為三元稜或三元邊(Trion)[註 1],這種幾何結構在施萊夫利符號中可以用3{}來表示。[5]

頂點座標

[編輯]

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可以於空間中給出,其為:

(ω,−1,0) (0,ω,−ω2) (ω2,−1,0) (−1,0,1)
(−ω,0,1) (0,ω2,−ω) (−ω2,0,1) (1,−1,0)

其中

作為一種排佈

[編輯]

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3{3}3排佈矩陣英語Configuration_(polytope)為:[6]

實空間的代表

[編輯]

在實空間中,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可以用四維空間正十六胞體node_1 3 node 3 node 4 node 來代表,[7]其共用了相同的8個頂點。當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的8條三元邊被繪製為三條獨立的邊時,即可在當莫比烏斯-坎特八邊形中觀察到正十六胞體的24條邊。在下圖中這8個三角形被以每個個分成一組,分別塗上藍色和紅色。下圖中,B4投影在兩個顏色組之間以兩個擁有不同對稱性的方向進行投影。此外,所代表的實空間形狀也可以是一個β4的四維正軸形[7]

正投影圖
考克斯特平面 B4 F4
對稱性 [8] [12/3]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在數學中,邊或稜通常可以代表頂點皆只位在單一軸上並不涉及其他軸分量組成的幾何結構,例如x軸上的(2,0)連接到(3,0)的棱,但若將每一個維度從實數推廣至複數,則「軸」的概念可以被替換為高斯平面,這意味着稜不再只是一條線段,而可能是高斯平面上的一個區域。而三元邊或三元棱則為連接三個頂點所構成複數空間的棱。這種結構無法存於實空間,在實空間中,三元棱對應的幾何結構為三角形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Coxeter, H.S.M., Regular Complex Polytop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0-521-39490-2 
  2. ^ Coxeter, 1991,[1] p.30, 47
  3. ^ Coxeter, H. S. M., Shephard, G.C.; Portraits of a family of complex polytopes, Leonardo Vol 25, No 3/4, (1992), pp 239–244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4.0 4.1 Shephard, G.C.; Regular complex polytopes, Proc. London math. Soc. Series 3, Vol 2, (1952), pp 82–97.
  5. ^ Complex Regular Polytopes,[1] 11.1 Regular complex polygons p.103
  6. ^ Coxeter, Complex Regular polytopes, p.117, 132
  7. ^ 7.0 7.1 Shephard, G.C. 1952,[4] p.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