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漢達基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霍塔克王朝
1709年—1738年
霍塔克王朝國旗
國旗
霍塔克王朝極盛疆域(1722年-1729年)
霍塔克王朝極盛疆域(1722年-1729年)
首都坎大哈
伊斯法罕
常用語言普什圖語
波斯語
政府君主制
沙阿 
歷史 
• 建立
1709年
• 終結
1738年
前身
繼承
薩法維王朝
莫臥兒帝國
阿夫沙爾王朝
今屬於 阿富汗
 伊朗
 巴基斯坦

霍塔克王朝普什圖語غرزی英語Hotaki)是波斯薩法維王朝解體後由一個阿富汗部族建立的王朝,在1722年至1729年統治著阿富汗伊朗大部分地區及巴基斯坦西北部。霍塔克王朝由坎大哈普什圖族吉爾扎伊人部族領袖米爾維斯·霍塔克(Mirwais Hotak)在1709年建立,他發動的叛亂一度打敗了波斯薩法維王朝[1],並在1722年至1729年間佔據了整個伊朗地區。米爾維斯·霍塔克在1715年逝世,王位由他的親兄弟阿卜杜勒·阿齊茲及其兒子先後繼承。1738年,納迪爾沙呼羅珊建立的阿夫沙爾王朝在坎大哈擊敗了霍塔克王朝最後一位君王侯賽因·霍塔克,霍塔克王朝滅亡[2]

崛起

[編輯]

在18世紀初,信奉什葉派薩非王朝佔領了坎大哈[3],而當地的阿富汗部落信奉遜尼派。信奉遜尼派及以印度為根據地的莫臥兒帝國不時在坎大哈與薩非王朝爆發軍事衝突[4]

1704年,薩非王朝沙阿素丹侯賽因任命皈依伊斯蘭教的格魯吉亞人喬治十一世為坎大哈的地方統治者[5]。喬治十一世監禁和處死了許多阿富汗人,特別是那些被懷疑組織舉事的人,坎大哈的一個權勢家族成員米爾維斯·霍塔克也被囚禁。米爾維斯·霍塔克被送到伊斯法罕的宮廷,然而君王駁回了對他的指控,他被遣送回家族[6]

1709年4月,米爾維斯·霍塔克及其追隨者在坎大哈舉事反抗薩非王朝的統治。米爾維斯·霍塔克在城外的一處農舍安排了一次郊遊,喬治六世及其護衛在郊遊途中被殺,據傳有人喝了大量酒精飲料。米爾維斯·霍塔克接下來宣佈區內的波斯政府及軍官已經結束了統治。伊斯法罕派遣了一支由奇茲爾巴什(Qizilbash)及格魯吉亞人組成的軍隊,阿富汗人以對方二分之一兵力的劣勢擊敗了薩非王朝的軍隊[7]

阿夫沙爾王朝莫臥兒帝國時代的坎大哈。

米爾維斯·霍塔克拒不稱帝,他的阿富汗同胞將「坎大哈親王」和「民族軍隊將軍」的稱號賦予給他。米爾維斯·霍塔克在1715年11月自然逝世,王位由阿卜杜勒·阿齊茲繼承,阿卜杜勒·阿齊茲後來被米爾維斯·霍塔克的兒子馬哈茂德殺害。為了征服波斯首都伊斯法罕,馬哈茂德的軍隊越過錫斯坦的沙漠,並攻陷了克爾曼[7][8]。1722年3月8日,馬哈茂德在戈納巴德戰役擊敗了波斯軍隊,並洗劫了伊斯法罕[9]。10月23日,素丹侯賽因遜位,並承認馬哈茂德為新的波斯沙阿[10]

普遍波斯人認為阿富汗人篡權,他們不承認阿富汗人的政權。在此後的七年裏,漢達基王朝是波斯的實際統治者,阿富汗南部及東部在1738年之前都受到漢達基王朝的控制。

漢達基王朝內部的互相殘殺使他們未能穩住陣腳,血腥的繼位爭鬥使王朝一直處於混亂當中。逾千名伊斯法罕的居民,包括超過3,000名宗教學者、貴族和薩非王朝家族成員被殺害,最終使漢達基王朝失去了對波斯的控制[11]

衰亡

[編輯]

馬哈茂德在1725年逝世,阿什拉夫·漢達基(Ashraf Hotaki)繼位。他在1729年的達姆甘戰役敗予日後的阿夫沙爾王朝創建者、遜尼派土庫曼人納迪爾沙。納迪爾沙將吉爾扎伊軍隊趕離波斯,又招募法拉和坎大哈的阿卜達里阿富汗人進入他的軍隊裏。納迪爾沙在1738年征服坎大哈,並摧毀了由侯賽因·漢達基控制的最後一個根據地[8][12]。納迪爾沙在坎大哈附近建造一座新城取代,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納迪爾拉巴德」。吉爾扎伊人被驅趕回他們的家鄉,直至當今。

統治者

[編輯]
姓名 肖像 繼位年份 離位年份
米爾維斯·霍塔克 1709年 1715年
阿卜杜勒·阿齊茲·霍塔克
埃米爾
1715年 1717年
馬哈茂德·漢達基
沙阿
1717年 1725年
阿什拉夫·漢達基
沙阿
1725年 1729年
侯賽因·漢達基
埃米爾
1729年 1738年

註腳

[編輯]
  1. ^ Malleson 1878,第227頁
  2. ^ Magnus & Naby 1998,第29頁
  3. ^ Stokes 2009,第248頁
  4. ^ Romano 2003,第28頁
  5. ^ Avery, Hambly & Melville 1991,第11頁
  6. ^ Otfinoski 2004,第8頁
  7. ^ 7.0 7.1 7.2 Edward Granville Browne. AN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PERSIA DURING THE LAST TWO CENTURIES (A.D. 1722-1922). persian.packhum.org: 29. [201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6) (英語). 
  8. ^ 8.0 8.1 Last Afghan empire.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201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英語). 
  9. ^ Jonas Hanway. Account of British Trade across the Caspian Sea. Centre for Military and Strategic Studies. [201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7) (英語). 
  10. ^ Mikaberidze 2011,第426頁
  11. ^ Schiller 2009,第198頁
  12. ^ AFGHANISTAN x. Political History. Encyclopædia Iranica. [201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英語). 

參考資料

[編輯]
  • (英文)Malleson, George Bruce, History of Afghanistan, from the Earliest Period to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1878, London: George Bruce, 1878, ISBN 1402172788 
  • (英文)Magnus, Ralph H.; Naby, Eden, Afghanistan: mullah, Marx, and mujahid, Westview Press, 1998, ISBN 0865315132 
  • (英文)Stokes, Jamie, Encyclopedia of the Peoples of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L to Z,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ISBN 0816071586 
  • (英文)Romano, Amy, A Historical Atlas of Afghanistan,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2003, ISBN 0823938638 
  • (英文)Avery, Peter; Hambly, Gavin; Melville, Charle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From Nadir Shah to the Islamic Republ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 (英文)Otfinoski, Steven, Afghanistan, Infobase Publishing, 2004, ISBN 0816050562 
  • (英文)Mikaberidze, Alexander,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1, ISBN 1598843362 
  • (英文)Schiller, Jon, Internet View of the Arabic World, CreateSpace, 2009, ISBN 143926326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