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團體工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團體工作(英語:Group work),或稱小組工作,是一種社會工作實踐方法,它利用小組的形式來幫助個人和群體滿足他們的社會情感需求和完成他們的任務目標。小組工作的理論和技術涉及對個體、小組和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分析和干預。小組工作的價值和倫理遵循社會工作的專業準則,尊重人的尊嚴、自主和多元性,促進社會正義和民主參與,保護成員的私隱和機密性,獲取知情同意,保持專業能力和發展。小組工作可以根據小組的形成方式和目的進行分類,形成方式可以分為自然小組和組織小組,目的可以分為治療小組和任務小組。小組工作與個體工作相比,有一些優勢和劣勢,優勢包括提供社會化和互助的機會,增強成員的自我效能和歸屬感,利用小組的動力和創造力,節省資源和時間等,劣勢包括需要更多的計劃和協調,可能存在成員之間的衝突和壓力,難以保證機密性和個性化等。[1]

歷史和理論發展

[編輯]

起源

[編輯]

團體工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的英美社區,最初是為了幫助貧困和移民的人群,提供教育、娛樂、社交和社會行動的機會。團體工作的先驅包括Jane Addams, Joseph Pratt, Jessie Davis等,他們強調團體的力量和民主參與。團體工作也受到其他學科的影響,如醫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逐漸發展出不同的理論和方法。[2]

分類

[編輯]

團體工作可以分為兩大類:治療性團體和任務性團體。治療性團體的目的是幫助個體改善其功能或適應環境,如支持團體、心理治療團體、自助團體等。任務性團體的目的是完成某個特定的任務或目標,如委員會、團隊、工作組等。不同類型的團體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策略。[2]

模式

[編輯]

團體工作的實踐模式有多種,根據不同的目的、環境和任務而有所差異。Papell和Rothman(1962)提出了三種歷史上重要的模式:社會目標模式、補救模式和互惠模式。社會目標模式強調團體成員的社會意識、社會責任和社會行動,適用於社區組織和社會變革的場合。補救模式強調團體成員的個人問題和行為改變,適用於心理健康和康復的場合。互惠模式強調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和適應,適用於支持和自助的場合。這三種模式並不是互斥的,而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整合。[2]

研究

[編輯]

團體工作的知識不僅來自實踐經驗,也來自社會科學的研究。社會科學家通過實驗室和自然觀察的方法,探索了團體的基本屬性和過程,如團體影響、團體凝聚力、團體發展、團體領導等。這些研究為團體工作提供了理論和證據的支持,也指出了團體工作的局限和挑戰。團體工作的從業者應該關注和利用研究成果,同時也應該參與和促進研究的發展。[2]

群體動力學

[編輯]

群體動力學是指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力量,影響個人和整個小組的行為和態度。小組工作者的任務之一是引導群體動力學的發展,以滿足成員的社會情感需求,同時促進小組的目標實現。群體動力學的兩個重要方面是溝通和互動模式,以及小組凝聚力。溝通和互動模式是指小組成員通過語言和其他符號傳遞意義的過程和方式。小組工作者應該注意溝通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它們對小組的影響。小組凝聚力是指小組成員留在小組中的各種力量的結果。小組凝聚力包括成員之間的吸引力、小組的統一感和團隊合作感。小組凝聚力對小組的滿意度、表現和目標達成有重要作用。[3]

領導力

[編輯]

領導力是指引導小組和成員的發展的過程,旨在幫助小組和成員實現符合社會工作價值的目標,同時滿足成員的社會情感需求。領導力包括任務領導和關係領導兩個方面,以及促進小組動力的過程領導。領導者應該合理使用自己的權力,不要否認或濫用權力,而是要與成員分享權力,激發和支持成員的內在領導力,幫助成員實現自我賦權和自我導向的改變。早期的領導理論主要關注領導風格,如自由放任、民主和專制。後來的理論強調領導方式應該根據不同的情境因素而變化,即所謂的權變理論。近年來,轉型領導理論受到重視,它強調領導者應該具有魅力、願景、創新和個性化的特質,能夠激勵和變革成員,使他們與小組和組織的目標一致。小組領導的互動模型中,領導力不僅取決於指定的領導者,而且受到小組的目的、問題類型、環境、小組整體、小組成員等多個因素的影響。這個模型強調領導力是一個共享、互惠、交易、轉型、合作和適應的過程,需要領導者靈活運用不同的技能和方法來應對不同的情境。[4]

基礎理論

[編輯]

需要層次理論

[編輯]

需求層次理論是馬斯洛於1943年《心理學評論》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該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人是一種追求完全需要的動物」,是解釋人格和動機的重要理論。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分為五個等級: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不同人的需要各不相同,但可依照不同層級提出激勵措施。

人際需要理論

[編輯]

社會心理學家威廉·舒茨英語William Schutz(William Schutz)在1958年提出的一種人際關係理論。舒茨認為,個人在群體中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人際關係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這三種需要各具有主動和被動兩種形式。

社會學習理論

[編輯]

社會學習理論即社會認知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心理學基礎理論。主要內容包括,觀察學習與模仿、替代強化(觀察他人的行為獎懲)、強調認知的重要性、交互決定論。

小組動力學

[編輯]

小組動力學理論(Group dynamics)是又稱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學。最初由勒溫於1939年提出,主要用來研究群體中成員之間的互動過程中,小組的結構性,小組成員的人際關係及相互影響,小組內部的凝聚力,小組的成員動機與群體目標,以及小組領導方式和小組發展等內容。

鏡中自我理論

[編輯]

查爾斯·庫利在《人性和社會秩序》(1902)一書中提出鏡中自我概念。他認為,在與他人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感知到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從而建立起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也就說這種互動過程造就了個人的性格。

主要模式

[編輯]

社會目標模式

[編輯]

互惠模式

[編輯]

治療模式

[編輯]

發展性模式

[編輯]

小組工作的發展階段

[編輯]

卡蘭德等人的研究將小組的發展分為5個階段。

  • 前屬期(Pre-affiliation)。也即小組開始階段,組員試圖與陌生人建立初步關係。社工於此階段鼓勵成員表達對小組和其他組員的期望。
  • 權力和控制期(Power and Control)。當小組建立後,組員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試圖確立自己在小組中的角色。這是一個動盪時期,個別無法從小組中獲得安全和滿足的組員可能會選擇退出小組。
  • 親密期(Affiliation )。組員關係更為親密,公開比較小組生活和家庭生活,亦會出現移情,並開始思考小組的目標。
  • 差異期(Differentiation )。此期形成良好的小組。小組的規範和標準成為組員行為的參考,相互支持和溝通。成員們聯合合作以期能提出現實的建議或實施大型的項目和方案。
  • 分離期(Termination )。小組因工作目標的達成等多種原因而面臨解體。此期社工需處理各種焦慮情緒,如內聚、逃避、拒絕分離、情緒反覆等。

參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Toseland, Ronald W.; Rivas, Robert F. 1 Introdu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Allyn & Bacon. 2021 [2023-11-20]. ISBN 97812923520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0) (英語). 
  2. ^ 2.0 2.1 2.2 2.3 Toseland, Ronald W.; Rivas, Robert F. 2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Pearson Higher Ed. 2021. ISBN 9781292352091 (英語). 
  3. ^ Toseland, Ronald W.; Rivas, Robert F. 3 Understanding Group Dynamics. 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Pearson Higher Ed. 2021. ISBN 9781292352091 (英語). 
  4. ^ Toseland, Ronald W.; Rivas, Robert F. 4 Leadership. 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Pearson Higher Ed. 2021. ISBN 978129235209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