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漂浮物
友好漂浮物(英語:Friendly Floatees)這名稱是起源自1992年落入太平洋中及長期在海上漂浮的一大批浴盆玩具與NIKE球鞋,因為美國海洋學家柯蒂斯·埃貝斯邁爾對其開展的研究而聞名,成為海洋表面流研究中的知名案例,屬「漂浮物度量學」(flotsametrics)這新學問的一環。[1]海洋的塑膠垃圾與光分解後的碎片早已將大洋轉變成了塑膠湯,同樣看不見的微小顆粒中,塑膠微粒比浮游生物多,而註定進入食物鏈中,如此的事實卻直到目前仍不夠受人類社會重視。但友好漂浮物的研究以及俏皮的名稱確實一度吸引了一些社會關注。
海洋學研究
[編輯]這批浴盆玩具製造於中國大陸,是為美國福喜兒公司(The First Years, Inc.)製造。在香港裝入長榮海運集裝箱船,準備經太平洋運往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港。1992年1月10日,該船在北太平洋的國際日期變更線附近遇到強風暴,12個多式聯運集裝箱被沖入大海,其中一個裝有28,800隻供兒童用的浴盆玩具,[2]包括:紅色的海狸、綠色的青蛙、藍色的海龜、黃色的橡皮鴨。這個裝有浴盆玩具的集裝箱多處破損(可能是由於與其他集裝箱或該船碰撞所致),玩具傾瀉到海面上。儘管每個玩具外面都有固定在背卡紙上的塑料包裝,但後來的實驗表明,這些紙板在海水中會很快降解,從而令包裝內的玩具脫離包裝。和許多浴盆玩具不一樣的是,這批玩具上面沒有洞,所以水無法進入玩具中。
研究海洋表面洋流模型的美國西雅圖的海洋學家柯蒂斯·埃貝斯邁爾和詹姆斯·英格拉哈姆合作,開始追蹤這批玩具的蹤跡。在同一時間泄漏到海中的高達28,800個對象在研究中具有顯著優勢,其規模相當於採用標準方法釋放了500至1000個漂流瓶。這些研究對象從太平洋的回收率通常約為2%,所以兩位科學家預計回收數量可接近600。
在此次貨物泄漏事故發生後10個月,第一批「友好漂浮物」共10隻玩具於1992年11月16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錫特卡海岸由一位海灘拾荒者發現。埃貝斯邁爾和英格拉哈姆乃發動當地的海灘拾荒者、沿海工人等等繼續沿着海岸尋找。另一位海灘拾荒者於1992年11月28日找到了第二批共20隻玩具。1993年8月,在阿拉斯加灣東海岸又發現了400隻玩具。至此,研究對象的回收率已經達到1.4%。這些玩具的登陸地點得以輸入了英格拉哈姆開發的計算機模型OSCUR(Ocean Surface Currents Simulation,意為「海洋表面流模擬」)中,該模型使用從1967年起測量的氣壓值來計算大洋上的風向和風速,以及隨之而來的海洋表面流。英格拉哈姆開發這一模型原本是為了幫助漁業生產,並用來預測廢料運動,或那些在海上迷失方向的船隻的可能位置。
使用該模型,兩位海洋學家正確預測了這批玩具會於1996年進一步登陸美國華盛頓州,其他許多玩具會前往阿拉斯加,向西到日本,再回到阿拉斯加,然後向北漂移通過白令海峽,隨後凍在北極的浮冰中。他們預測這些玩具隨着浮冰慢慢在極地移動,將需要五年到六年才能到達北大西洋,屆時浮冰會融化,玩具將被釋放出來。2003年7月到12月間,美國福喜兒公司(The First Years, Inc.)拿出美國儲蓄債券,用以獎勵在新英格蘭、加拿大和冰島發現這些玩具的人。2004年回收的玩具比此前三年每年回收的都要多。但是,根據預測,更多的玩具已經穿過格陵蘭島東側,將於2007年在英國西南海岸登陸。2007年7月,一位退休教師在英國德文郡海岸發現了一隻橡皮鴨,於是英國媒體錯誤地報道稱「友好漂浮物」已經抵達英國。[3][4]但隨後的化驗結果顯示,這隻橡皮鴨並非「友好漂浮物」之一。[5]
由於陽光和海水的漂白作用,所以在登陸之時,鴨子和海狸已褪成白色,但是海龜和青蛙仍保留着其原有的顏色。
創作
[編輯]艾瑞克·卡勒(Eric Carle)自此故事中吸收了靈感,在2005年時出版了一部兒童書《10隻小橡皮鴨》(Ten Little Rubber Ducks, Harper Collins 2005, ISBN 978-0-00-720242-3)。[6]
2011年,哈潑雜誌的編輯多諾萬·霍恩則出版《白鴨記:28,800隻浴盆鴨的真實故事》(Moby-Duck: The True Story of 28,800 Bath Toys Lost at Sea and of the Beachcombers, Oceanographers, Environmentalists, and Fools, Including the Author, Who Went in Search of Them. Vikings. ISBN 978-0-670-02219-9)[7],是一本針對埃貝斯邁爾與他的海灘拾荒者協會進行訪談後整理出版的非小說文學書籍。
據說弗洛倫泰因·霍夫曼受此事件激發而創作了隻巨型橡皮鴨藝術品。[8]不過,霍夫曼2013年6月在北京接受採訪時對此予以否認。[9]
註釋
[編輯]- ^ Thousands of rubber ducks to land on British shores after 15-year journey. Daily Mail. 27 June 2007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 ^ Hohn, Donovan. Moby-Duck: Or, The Synthetic Wilderness of Childhood. Harper's Magazine. Januar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2).
- ^ First of the plastic duck invasion fleet makes landfall on the Devon coast. London: The Times. 200-07-14.
- ^ Coles, John. The First of the Duck Armada. The Sun. 14 July 2007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5).
- ^ Expert rules out toy duck as lost ocean adventurer. Western Morning News. 14 July 2007.
- ^ Wilkinson, Carl. Ugly Ducklings. Financial Times. 2012-02-17 [21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Moby-Duck: The True Story of 28,800 Bath Toys Lost at Sea by Donovan Hohn. The Guardian. 30 March 2012 [201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2).
- ^ 新報記者 王虹 史翔昆. “大黄鸭”设计者:没有脖子是大黄鸭最经典之处. 新華網重慶頻道. 2013-06-09 [2013-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5).
- ^ 「大黃鴨」9月游到北京 停留在三環附近水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鳳凰網 2013年6月23日
參考文獻
[編輯]- Hohn, Donovan, Moby-Duck: The True Story of 28,800 Bath Toys Lost at Sea and of the Beachcombers, Oceanographers, Environmentalists, and Fools, Including the Author, Who Went in Search of Them. Viking, New York, NY 2011, ISBN 978-0-670-02219-9
- Curtis C. Ebbesmeyer and W. James Ingraham Jr. Pacific Toy Spill Fuels Ocean Current Pathways Research. Earth in Space. 1994-10, 7 (2): 7–9, 14 [15 Nov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0月5日).
- Ducks embark on a scientific journey. The First Years Inc. 2003 [15 Nov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年10月1日).
- Rubber Duckies Map The World. CBS News. 31 July 2003 [15 Nov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6).
- Ed Perry, Ed. The Drifting Seed newsletter (PDF). 05-2005 [15 Nov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0-07).
- Curtis C. Ebbesmeyer. Beachcombing Science from Bath Toys. [15 Nov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1月10日).
- Simon de Bruxelles. Plastic duck armada is heading for Britain after 15-year global voyage. The Times (London). 28 June 2007 [28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3).
外部連結
[編輯]- 塑膠湯基金會Plastic Soup Foundation (PSF) '每洗六公斤的衣服就有多於700,000個塑膠纖維流向大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mara調酒公司所參與的清潔大海計劃
- Keith C. Heidorn, 'Of Shoes And Ships And Rubber Ducks And A Message In A Bott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Weather Doctor (17 March 1999).
- Kevin Krajick, 'Message in a Bottle', Smithsonian Magazine, July 2001.
- Jane Standley, 'Ducks' odyssey nears e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News, (12 July 2003).
- Duck aho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Age, (7 August 2003)
- Marsha Walton, 'How Nikes, toys and hockey gear help ocean science', CNN.com (26 May 2003).
- "Journey of the Floate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piegel magazine (1 July 2007)
- "Timeline of Rubber Duck Voyage", Rubaduck.com
- Donovan Hohn, "Moby-Duck: Or, The Synthetic Wilderness of Childhoo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arper's Magazine, January (2007), pp. 39–62.
- Wired Science: Flotsam Fou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oby Duck: The True Story of 28,800 Bath Toys Lost at Sea and of the Beachcombers, Oceanographers, Environmentalists, and Fools, Including the Author, Who Went in Search of Them – follow up non-fiction book based on 2 years research after the Harper's Magazine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