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Richard923888/DC15工作區/大改善/香港文化-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2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與風俗    哲學
語文    用語    文學
殯儀
飲食    燒烤文化
傳媒    電影
藝術    漫畫    動畫
音樂    流行音樂
教育    補習文化
體育    電子競技
網絡文化    高登文化
建築
香港次文化
無厘頭文化
MK文化
MK Pop
鐵路迷文化
巴士迷文化
小販文化
街車文化
街機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香港文化饒有特色,屬遠東文化版圖之內,香港人口華人為主。而在過去百多年間香港曾經成為英國殖民地,故此同時受到西方文化影響,釀造成華洋融合的獨特文化。從19世紀的轉口港,到21世紀的國際都會,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持續影響香港文化。

背景

[編輯]

香港原屬廣東省新安縣(寶安縣)管轄。香港開埠之前,華南地區內的文化中心是廣州。在遭英國殖民之前,圍頭人客家人水上人都已聚居於今天的香港境內,他們都是香港原居民,是香港早期農村社會的組成族羣。他們的母語分別是圍頭話客家話水上話。其後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雖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可是華人社會中大部份中華傳統文化及價值觀得以保留下來。較著名的例子例如在英殖初期,華人如有糾紛,一般會到上環文武廟前「斬雞頭,燒黃紙」宣誓,而非英式的在法庭宣誓。此外,不少中國民間風俗,如飄色巡遊太平清醮盂蘭勝會等,也在華人社會間無間斷地保存下來。

英殖時代初期,西方文化對香港的影響僅限於居港的西方人士,但隨著20世紀開始香港的華人地位不斷提高,華人社會及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增多。二戰結束後,西方進一步提高其在香港的文化影響力,甚至使其成為主流,而賽馬足球及西式下午茶等也漸漸在華人社會普及。

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大量大陸難民及資本家來港避難,影響了香港原本以廣東文化為主的生活文化以及香港後來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因中共政府的政策影響,華南地區內的文化中心亦由廣州轉移到香港。其粵語文化至今仍對華南、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的粵語社群產生了主導性的影響,例如以粵語流行曲為主的香港流行音樂曾經影響大中華地區,培育出多名國際知名歌星;而以粵語為主的香港電影也一度雄霸東亞,培育出李小龍成龍等國際知名影星,更被譽為「東方荷里活」。

香港飲食文化也相當著名,揉合中國菜(主要為粵菜客家菜)和西餐,加上多國菜式均可在香港找到,因此被譽為「美食天堂」。當中以茶餐廳大牌檔為地道飲食文化的代表。

隨著1970年代香港人的身份獲得普遍認同,同時亦建立起一套面向本地市場的普及文化,如電視電影歌曲漫畫等,衍生出一個新生的「香港文化」體系。同一時間,隨著香港愈來愈商業化,「香港文化」也沾上不少商業色彩,香港主流文化容易受商業和外地文化影響,能夠迎合公眾口味的通俗文化得以普及起來,可是較嚴肅的文學及藝術創作卻較被忽視。

此外,香港由於地小人多,加上科技日漸發達導致傳媒發展迅速,另類小眾文化也能夠得到廣大社會的矚目。曾灶財梁國雄周啟邦夫婦的行為及其對社會產生的衝擊,就是明顯的例子。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香港文化中西合璧的特點仍得以保留,例如香港社會仍會同時慶祝中西節日、說話時粵語英語(主要為港式英語)夾雜、結婚儀式中西兼容等。

香港政府文化政策

[編輯]

香港主權移交後,原文康廣播局在1998年分拆改組,加以兩個市政局於2000年解散後,其負責的文化、康樂及體育事務被納入民政事務局的範疇內。香港政府透過法律及司法程序保障文化藝術的創作及表達自由;另以財政資助方式提供積極支援發展的環境,並開放公共空間容許多元化發展及自由競爭。政府的文化政策包含以下四大元素:

  1. 尊重創作及表達自由;
  2. 提供讓更多人參與的機會;
  3. 鼓勵多元及均衡發展;以及
  4. 提供有利的環境及條件(場地、撥款、教育及行政)。

政府雖然有為文化制定長遠發展目標,確認「以人為本」、「多元發展」、「尊重表達自由、保護知識版權」、「全方位推動」、「建立夥伴關係」和「民間主導」六項原則,以凝聚價值共識,但不對文化藝術立下官方定義,亦不影響具體創作,並以放權委託形式資助公共文化藝術團體,讓其自主運作。民政事務局透過屬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演藝學院分別提供場地,策劃、推廣及支持本地藝術發展和培植人才。

社會

[編輯]

傳統

[編輯]

蜑家文化

[編輯]

傳統的香港蜑家人一般自稱「水上人」,反而甚至認為「蜑家人」的稱呼是居住在岸上的人(蜑家人稱他們作「街上人」或「岸居人」)對他們帶有歧視的稱呼。[1]雖然蜑家人是香港最早期的香港人,但過去由於文化水平較低,故留下的文字記錄不多。蜑家人的母語為蜑家話(或稱水上話、水佬話),語音與粵語廣州話很近似[2],但有個別字詞讀音不盡相同,如蜑家話的「魚」讀作廣東話的「椅」、「玩」讀作「反」等,以至包含專有的詞彙,如「落掟」意指「拋錨」、「愛」多了「要」的一重意義等。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的英文名稱Hong Kong正是蜑家話的音譯。[3]

其中有趣的是,近代香港大部分老一輩的蜑家人都有兩個名字,他們出生時多由「執媽」(即接生員)取第一個名字,港英政府的登記員知道蜑家人識字不多,加上他們的名字不是帶喜、帶娣、帶金、帶銀、帶彩,就是金火、勝仔、火仔、阿福、阿嬌等,拿身分證的時候再勸他們改為另一個名字,甚至為他們改名。[1]

而在以前各個香港避風塘,港英政府曾發經營牌照予「船上小販」及「小艇小販」,為數不少的蜑家人會售賣簡單小食,其後發展至售賣艇仔粥、炒蜆、炒蟹、炒螺等美食,更會售賣汽水雪糕水果香煙等,甚至有唱曲表演,展現豐富多元的蜑家文化,其中油麻地避風塘的艇戶在最高峰時,更高達十萬人。但直至1990年代初,由於衞生問題和油麻地填海工程,不少蜑家人大部分上岸入住公屋(如愛民邨),一度興盛的避風塘文化隨之沒落,避風塘美食亦轉為岸上餐廳。[4]

由於蜑家民系文化主要依存於漁業活動,而蜑家人上岸後又不斷融入香港的陸上文化中,因此蜑家文化正在逐漸消失,他們的後代大多未有充足的條件承傳甚至認識這種文化,僅能通過為數不多的歷史資料得知這種文化的存在。[2]

鶴佬文化

[編輯]

圍頭文化

[編輯]

客家文化

[編輯]

宗教

[編輯]

語文

[編輯]
在香港可以聽到的部分語言

由於香港大部分人口都是華人,故此香港以中文作為官方語文。現時,粵語是香港絕大部分人通用交際語言,但粵語並非香港本土語言之一[5][6]廣府圍頭客家廣府水上都是香港原居民社會的組成族羣,故圍頭話客家話水上話都是屬香港本土語言[7][8]。鑒於來自五湖四海的內地移民帶來了不同的中國方言,港英政府遂在70年代選擇了粵語作爲統一香港華人的華語。自此,粵語便成為了香港的強勢語言。

香港在英國殖民地的時期,雖然華洋雜處,但香港成為殖民地之初政府只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中文沒有憲制地位。直至香港教育界及大專學生從1970年起的一番爭取過後,政府才在1974年修改法例使中文成為法定語文。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基本法》第9條規定中文和英文為官方語言,政府亦開始推行「兩文三語」政策,推廣以中文和英文書寫,以及能說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並在學校推行兩文三語教學。此外大型廣播除廣東話及英語外,亦加入普通話作為第三語言。伴隨主權移交而來的,還有簡體中文的使用率日增,以及香港譯名逐漸被大陸譯名取代。近年,年青一代創立一套香港潮流用語,如:「潛水」、「屈機」、「升呢」等,成為新一代之香港文化。除此之外,香港其他少數族裔都會使用其故鄉的語言與同一個族群的人交流,但他們多以英語作為交際語。

交通

[編輯]
兩架停泊在跑馬地電車總站的電車

港鐵是香港主要的運輸工具之一,因此其文化與香港社會息息相關。由於兩鐵合併前的地鐵九鐵都已經有一定的歷史,因此香港市民會以兩鐵合併前鐵路系統、路綫及車站的舊稱來稱呼它們,例如以「九廣鐵路」稱呼從前由九鐵營運的港鐵路線、以「(電氣化)火車」或「東鐵」稱呼現在的東鐵綫,和以「旺角火車站」稱呼現在的旺角東站。此外港鐵提供優惠吸引乘客乘坐由港鐵營運的路線,及繼承了由前地鐵公司成立的「地鐵友禮會 MTR Club」(兩鐵合併成港鐵後中文名稱改為「港鐵友禮會」,英文名稱維持不變)。港鐵系統的車站設有商店讓乘客可在車站購買食物、報紙及進行輔幣找換,這些商店又成為不少乘客相約別人的地點,使車站商店成為港鐵站其中一個象徵。另外一些鐵路迷會收藏港鐵車票港鐵車站指南,而網民則會將港鐵的一些廣告海報加以改編和模仿。

電車是港島北岸地區的運輸工具之一,西至堅尼地城,東至筲箕灣,並設有環形支線來往跑馬地;亦是外地遊客遊覽的交通工具。因電車開行或警示行人時會發出「叮叮」的聲響,故此香港市民會「叮叮」稱呼電車。由於電車路軌幾乎東西貫穿港島北的市區,所以「電車路」便成為港島市區其中一個重要標誌。

飲食

[編輯]
香港典型的大牌檔—中環蘭芳園

香港的飲食文化被視為東方和西方飲食文化交匯的地方,因此發展出了一個揉合中國菜(主要為粵菜客家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因而被譽為「美食天堂」。作為一個國際都會,世界各地的美食於香港均十分常見。

香港人也有自已的飲食文化,例如大牌檔,常在街邊提供食物露天熟食檔口。他們的格局除了流動(或固定)的製造食物的營業攤檔外,還有數圍椅桌在旁,供食客即時食用,然而由於政府不再發出新的大牌檔牌照及牌照不得世襲的規定[9]使大牌檔面臨被淘汰的命運。茶餐廳由從前的冰室演變而成,提供食物種類廣泛,包括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及中式小炒,晚市更會提供晚飯小菜[10],又因為提供的食物價格便宜而成為香港普遍市民的飲食場所。

香港有很多特色食品和飲品,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常見於茶餐廳、酒樓及餅店,另外連鎖快餐店肯德基則會出售葡式蛋撻絲襪奶茶是一種用多種茶葉沖泡,以棉線網過濾,再加入淡奶而製成的奶茶,通常茶餐廳都會供應這種食品,同時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和早餐常見的飲品。此外,香港也有很多街頭小吃,其中由外省傳入的有魚蛋雞蛋仔腸粉碗仔翅糖蔥餅缽仔糕薩琪瑪等,而車仔麵老婆餅老公餅更是香港獨有的。

建築及保育

[編輯]
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示威者集會的情形。事件令香港社會意識到保育的重要性及對集體回憶的關注。

香港現存有不少具有一定歷史的建築,它們多數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包括歷史悠久的寺廟教堂祠堂、圍村村屋和一些政府建築。這些建築反映了早年香港居民的生活及信仰等習俗,又因為香港從前是英國殖民地,故此很多歷史建築保留了殖民地時代的西方建築風格,甚至在風格上中西合璧,成為香港獨有的特色建築。

香港政府對香港的歷史建築設有一套評級標準,去方便當局對最有價值的歷史建築及文物進行保護。歷史建築及文物通常先由公營的古物諮詢委員會進行研究,再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古物古蹟辦事處為香港歷史建築評級及決定將哪些建築列入香港法定古蹟。直至目前為止香港共有98項法定古蹟[11],它們都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的保護。

集體回憶在香港是指集體對對涉及多於一個人以上的事物共同擁有的回憶。香港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廣泛應用集體回憶。2006年11月,香港政府決定清拆被香港人認為有集體回憶的愛丁堡廣場碼頭(舊中環天星碼頭),引發香港人發起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策劃靜坐及示威。雖然事件以失敗告終,但香港人漸漸意識到保育的重要,而且社會對集體回憶的關注度更大幅增加。2007年1月,香港政府提出將集體回憶作為是否清拆香港歷史建築列入參考因素之一[12]

藝術

[編輯]

電影

[編輯]
香港星光大道是為紀念香港電影業發展而建,圖中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奬座銅像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港産片』(香港電影)」,多年來香港電影作為粵語文化品牌風靡全球,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成為華人電影的一大指標。被譽為『電影夢工場』、『東方荷里活』、『東方之珠』的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兩岸三地大中華地區中的電影殿堂,香港孕育出植根傳統粵語文化、融合中西的華人本土電影産業,是全球華人社會中最為矚目的電影天堂,更築起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大的電影生產基地,對於全球各地觀眾而言,提起華語電影,不能不提香港電影,香港電影讓粵語電影風靡全球,成為華人文化的一大代言。1980年代的港産片無論産量、票房,還是質量、藝術性均創作出驚人奇蹟,形成龐大的電影工業,電影總產值更超過亞洲電影生産強國印度,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泱泱美國的荷里活,香港更成為亞洲第一的電影生産基地和電影出口基地。香港電影讓全球觀眾第一次近距離地領略到粵語文化的衝擊,也讓粵語電影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香港電影在華人電影中取得領導地位。第一部在香港攝製的故事短片為1909年的《偷燒鴨》。到了1930年代,由於南洋地區有一大批操粵語華僑聚居,令粵語片成為一個等待發展的大市場。但粵語片因受中國大陸政府的語言政策的影響而不能在當地拍攝,而殖民地政府對此持開放態度,使1930年代中以後香港發展成為華人世界的粵語電影製作基地。後來的劉家輝成龍以及李連杰時期的黃飛鴻電影,打造了香港武俠片的基石,也使香港動作電影在世界電影市場中佔一席位,這既確立了這些華人功夫影星的地位,又培養了一班幕後電影人才。

雖然香港電影業在1990年代中期受工業危機香港主權移交所衝擊,但香港電影仍保持其獨有的特色,並成為香港的文化主流。如1997年憑藉《春光乍泄》獲第50屆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香港導演王家衛便是俵俵者。2006年上映的《無間道風雲》亦是改編自香港導演劉偉強麥兆輝聯合執導之港產片《無間道》,該電影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四個奬項。此外,近年由喜劇演員周星馳所執導及演出的《少林足球》及《功夫》有賴大量應用電腦圖像技術來製造特技效果,並運用市場推廣技巧重新包裝大量長期在港產片演出的影星。

演員方面,香港電影與很多商業電影一樣有一個發展完善的明星制度,而這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粵語流行音樂的歌星重疊。播映場地方面,早於20世紀初香港已有電影院,早年的戲院規模大,曾大量擴展到市區各地,但只有少數現在仍開門營業。新式戲院多數由數間容納百多人的迷你戲院組成,方便同時播放不同的電影;並融入為大型商場娛樂設施的一部份。

音樂

[編輯]

香港早期的音樂以由中國傳入的粵劇粵曲為主,另亦有本土香港原居民所傳頌、流傳於香港客家原居民村落的客家山歌。其中,由於香港有不少廣府人聚居,故此粵謳木魚歌南音等的粵曲在早期的香港曾傳唱一時。及至20世紀50年代,歐西流行曲和國語流行曲曾在香港上層社會流行,七十年代,粵語流行曲蓬勃發展,曲詞的創作和唱法創新,慢慢發展出鼎盛的香港流行音樂文化高峰[13]

1990年代,越來越多的作家以及歌手開始從事音樂劇的創作。這其中以流行樂歌手張學友最為成功;他將作家鐘偉民的原著小說《雪狼湖》改編成為音樂劇,並與林振強林夕陳少琪等文化界人物以及一些著名音樂人合作在香港甚至於在大中華區和海外造成了相當的影響,對於推動香港的音樂劇文化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該劇亦是到目前為止最為成功的香港音樂劇之一。

舞蹈

[編輯]

傳統舞蹈

[編輯]

舞龍舞獅舞麒麟都是華人用來喜慶和增添祝福的傳統舞蹈表演。舞龍及舞獅均爲香港圍頭福佬水上原居民和香港市區人常用的傳統舞蹈表演。其中,香港島大坑舞火龍是較爲出名的舞龍,並已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內。至於舞麒麟,則爲香港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原居民)常用的傳統舞蹈表演。

現代舞蹈

[編輯]

香港的舞蹈發展揉合了東西方不同風格。受香港政府民政事務局資助的大型舞蹈團體有城市當代舞蹈團現代舞〕、香港芭蕾舞團芭蕾舞〕及香港舞蹈團中國舞〕;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中小型舞蹈團體有動藝、多空間、不加鎖舞踴館及香港舞蹈聯盟[14]。另外也有香港舞蹈總會香港舞蹈團體聯會等民間組織。

文學

[編輯]

香港文學指自20世紀起香港在特殊歷史和政治背景下發展出的文學。過去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頻繁,而在兩岸分治的背景下,香港也是兩岸接觸的橋樑,旅港、居港及本土的文化人,都促進了香港文學的發展。過往香港曾被詬病為「文化沙漠」,缺乏文化氣息,但香港文學仍在華人文化界中佔一席位。

漫畫

[編輯]

香港漫畫有別於日本漫畫,接受並吸取了日本漫畫和歐美漫畫的雙重影響,在製作過程上吸取了歐美漫畫的工業化製作流程,帶典型的流水綫製作特點,分工細緻,由主編統籌主筆,團隊協力製作,畫風以歐式爲主,兼及水墨,在內容上及人物設定上受到中國文化傳統中的武俠觀念影響,情節曲折細膩,題材廣泛,大多數作品商業色彩濃厚,題材兼及科幻、社會,娛樂,勵志、黑幫、搞笑等等。隨著電腦和網際網路的日漸普及,民間獨立創作的漫畫在網路上出現。

話劇與戲曲

[編輯]

文藝活動

[編輯]

藝術團體

[編輯]

其他範疇

[編輯]

體育

[編輯]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一景

香港地方雖然小,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提供不少康樂、娛樂、體育及文化設施,例如游泳池和運動場等,令港人有多元化的活動選擇。近年政府不斷增撥資源支持體育事業發展以提升香港運動員的水平、建立社區體育文化及令香港成為國際體壇盛事中心[15]

香港曾經多次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東亞運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更於2008年成功協辦北京奧運馬術比賽及在2009年成功主辦第五屆東亞運動會。此外,香港每年都會舉辦不同的國際體育賽事,例如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比賽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多年來香港運動員在不同的體育賽事中奪得不少奬牌,其中以單車及風帆等項目的成績比較突出。譬如「風之后」——李麗珊曾在1996年奧運會及多屆亞運會奪取金牌,以及「單車王子」——黃金寶則在2007年的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奪得冠軍。

政治

[編輯]

每年大小的遊行示威發展出香港人表達訴求的示威文化,亦有類似英國的港式幽默,此外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等範疇組成了所謂的香港核心價值。。

次文化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一個水上人家庭的故事-從水上人空間運用的生活文化尋找被遺忘的歴史,鄭錦鈿
  2. ^ 2.0 2.1 香港漁民文化,漁農自然護理處
  3. ^ 群帶路石碑,南區民政事務處
  4. ^ 水上人文化 名留港史. 太陽報 (香港). 2015年10月8日 [2017年1月19日] (中文). 
  5.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z6STyaSAc 無綫新聞星期X檔案 -- 留住本土語》
  6.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17/18627989 香港蘋果日報 《50年前廣東話人口不過半 淘汰多種方言成主流》2014年2月17日
  7. ^ http://www.lordwilson-heritagetrust.org.hk/tc/projects/project_listing/project_details/10-158-1.html 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 《受助計劃 香港四種原居民語言之常用詞彙記錄︰圍頭話、客家話、汀角話及東平洲話》
  8. ^ http://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epi.php?pid=315&lang=zh-CN&id=16160 香港電台《漫遊百科 - 第十七集》
  9. ^ 立法會秘書處. 立法會CB(2)782/08-09(04)號文件 (PDF). 香港立法會. 2009年2月4日 [2011年2月7日] (中文(香港)). 
  10. ^ 喜喜冰室 ﹣ 香港茶餐廳演變. www.cafematchbox.com.hk. 
  11. ^ 古物古蹟辦事處. 香港法定古蹟 (PDF).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年11月12日 [2011年2月7日] (中文(香港)). 
  12. ^ 評古蹟加集體回憶因素. 成報. 2007年1月29日 (中文(香港)). 
  13. ^ 劉蜀永、蕭國健. 香港歷史圖說. 香港: 麒麟書業. 1998年. ISBN 978-962-2321205 (繁體中文). 
  14. ^ 一年/兩年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10年3月26日 [2011年2月7日] (中文(香港)). 
  15. ^ 體育運動. 2010至2011年度施政報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編輯]


[[Category:香港文化| ]] [[Category:中国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