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工業大學
大阪工業大學 | |||
---|---|---|---|
大阪工业大学 おおさかこうぎょうだいがく | |||
其他名字 | 大工大(だいこうだい) | ||
創辦時間 | 1922年 1949年(正式設置大學) | ||
JIS代碼 | 2208 | ||
學校類型 | 私立 | ||
校址 | 大阪市旭區 34°43′50.89″N 135°32′37.07″E / 34.7308028°N 135.5436306°E | ||
校區 | 大宮(大阪市旭區) 梅田(大阪府北區) 枚方(大阪府枚方市) | ||
教學機構 | 學部:
| ||
隸屬 | 學校法人常翔學園(舊稱:學校法人大阪工大攝南大學) | ||
網站 | http://www.oit.ac.jp/ | ||
|
大阪工業大學(大阪工業大學, おおさかこうぎょうだいがく,Osak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別名大工大, 阪工大、OIT)是一所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的私立大學,創立於1949年。是日本關西地區歷史悠久的工業大學以及日本知名的私立理工科大學。
歷史
[編輯]大阪工業大學前身是由本庄京三郎和片岡安於1922年成立的關西工學專修學校。片岡安是一名著名的建築師,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現為東京大學),成為第一任校長。辦學的使命是「為世界,為人民和為社區」。學校希望培養具有科學實踐技能並在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專家。
1927年,關西高等工學校創建。1940年,關西高等工學校更名為關西高等工業學校,此後又於1942年更名為攝南高等工業學校,以及於1944年再次更名為攝南工業專門學校。1949年4月,攝南工業專門學校升級為攝南工業大學,成為了一所隸屬於日本新教育系統的四年制大學。 1949年10月,它更名為大阪工業大學。
當時是只有工程學院一科的大學。其後,1996年設置了信息科學學院。2003年設置了日本第一個知識產權學院。2017年設置了機器人學&設計工程學院。為了學習掌握理論及其實踐技術,致力於培養在實際社會中活躍的專業人才。大阪工業大學設有工程研究生院,機器人學&設計工程研究生院,信息科學研究生院和知識產權研究生院。還設有多個本科,碩士和博士專業,如都市設計工程,建築學,電子信息通信工程,電氣電子系統工程,機械工程,應用化學,環境工程,生體醫工程,機器人工程,空間設計,系統設計工程,計算機科學,信息網路,信息系統,信息媒體,知識產權學等。特別是知識產權學院和知識產權研究生院是日本獨一的院系。此外,機器人學&設計工程學院提供」設計思考」的教育來作為創新和創造性的方法。
大阪工業大學的教學理念是要像在現場一樣教授最先進的理論和技術。
概況
[編輯]截至2017年4月,大工大有4個學院和4個研究生院,以及4個領域提供16個本科學位,6個碩士學位和5個博士學位。
截至2018年5月,在校生總數約7,200多人。本科生6,753人(其中:工程學院3,950人,機器人學&設計工程學院568人,信息科學學院1,652人,知識產權學院583人), 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52人。
學院
[編輯]研究生院
[編輯]校區
[編輯]大工大有三個校區。
大宮校區
[編輯]〒535-8585 大阪市旭區大宮5丁目16-1
擁有學院:工程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擁有研究生院:工程研究生院、知識產權研究生院
交通:
- 大阪市營地鐵谷町線千林大宮車站下車,或者谷町線・今里筋線太子橋今市車站下車,分別步行12分鐘即達
- 京阪本線・千林車站下車,步行20分鐘
- 大阪市營巴士・中宮(大阪工大前)下車即到
梅田校區
[編輯]〒530-8568 大阪市北區茶屋町1-45
擁有學院:機器人學&設計工程學院
擁有研究生院:機器人學&設計工程研究生院,知識產權研究生院
交通:
- JR西日本・大阪車站步行5分鐘
- 阪急・梅田車站步行3分鐘
- 阪神・梅田車站步行7分鐘
- 大阪市営地鐵御堂筋線・梅田車站步行5分鐘
- 大阪市営地鐵谷町線・東梅田車站步行5分鐘
枚方校區
[編輯]〒573-0196 大阪府枚方市北山1丁目79-1
擁有學院:信息科學學院
擁有研究生院:信息科學研究生院
交通:
- JR西日本學研都市線(片町線)・長尾車站以及京阪本線・樟葉站到京阪巴士「大阪工大」、或者「北山中央」停留所下車。從長尾車站、步行約24分鐘、巴士約7分鐘、也有直達巴士。
附屬機構
[編輯]- 八幡工學實驗場
- 構造實驗中心
- 水理實驗中心
- 高壓電實驗中心
- 機械工作中心
- 切削加工部門
- 鑄造部門
- 溶接部門
- 圖書館
- 大宮本館圖書館
- 梅田分館圖書館
- 枚方分館圖書館
國際排名
[編輯]-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
大工大專注於工程和信息技術領域,在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第801–1000,在日本TOP10私立大學中排名。特別是在「論文引用」方面,大工大在日本大學中緊隨大阪大學之後,在日本私立大學中的排名要高於東京理科大學和芝浦工業大學。在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第401+。 [1]
- 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SIR)
大工大在「創新」領域的「 2019年日本大學排名」中排名第58名,在「研究」領域的2018年日本大學排名中排名第75名。
評價
[編輯]大工大是具備強大就業實力的大學。作為大工大最大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其就業方面的實力。支撐着高實際就職率的,是本校歷時多年培養出來的,輸送有實力人才的學風。
- 本科/研究生就業人口占有率(98.1%)*2020年3月畢業者: 這是日本私立大學(包含: 早慶・MARCH・關關同立等, 畢業生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大學)排名」第2名」。
- 關西地區私立大學(包含: 關關同立等)中連續10年實際就職率」第1名」
*2019年度畢業生實績。Sunday每日2019年8月4日號,特輯「全國240所大學實際就業率排名(畢業生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大學)」大學通信調查。實際就業率=就業人數÷(畢業人數-升學人數) - 在日本,來自大工大的董事總經理人數1,842人,在日本的理工學院和理工大學 (包含: 東京工業大學・名古屋工業大學, 與大工大所謂的「三工大」 ), 大工大僅次於東京理科大學之後位於」第2名」。(2019年調查- 帝國數據庫Teikoku Databank)[2]
- 來自日本知名私立理工科大學, 大工大的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大學排名」第3名」。僅次於東京理科大學和芝浦工業大學。(截至2018年7月31日, 東洋經濟新報社」公司的季報「2018年版)
- 在「日經職業雜誌特別編輯,最具價值的大學2018年版,就業率排名」中名列前茅。
*尤其是畢業生在職場得到高度評價的行動力和獨創性這兩項,大工大均在關西地區私立大學(包含: 關關同立等)中名列榜」第1名」。
-綜合排名」第29名」
-計劃增加錄用的大學排名」第9名」
-單項排名(行動力)」第6名」
-單項排名(獨創性)」第19名」
創新
[編輯]研究
[編輯]- 2012年,由大工大研究員和主要來自機械工程系的學生開發了一種創新的帶有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的小型衛星,名為PROITERES (Project of OIT Electric-Rocket-Engine Onboard Small Space Ship),於2012年9月推出來自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PSLV-C21火箭,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運營。 [3][4][5]
- 2015年,應用化學系的大工大研究員與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共同開發了一種創新技術,即仿生材料領域的所謂「非粘性粉狀粘合劑」。 它的開發暗示蚜蟲覆蓋蜂蜜的表面,它們通過固體蠟顆粒排出,並防止由於Liquid marble中的蜂蜜而導致的蜂蜜溺水。它被引入英國皇家化學學會與Chemistry World出版的期刊封面。 [6][7]
- 2016年,應用化學系的大工大研究員聯合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材料轉移技術,將液滴(Liquid marble)與固體顆粒和光一起與旭川醫科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結合在一起。 由於它使光直接轉換為推進力,因此沒有像光伏發電那樣的功率轉換過程。它既環保又低成本。 該研究論文發表在德國科學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 [8]
- 2017年,機器人學&設計工程學院系統設計工程系的大工大研究員聯合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氣味測量平台,通過開放式創新,他們可以與柯尼卡美能達一起客觀地分析和評估各種氣味。 基於該平台,柯尼卡美能達推出了「坤坤」(或「嗅嗅」)機構。「坤坤」身體,只需一個設備和一個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可以測量頭皮,腋窩,耳朵後面的皮膚和腳的氣味。 測量的氣味數據通過藍牙發送,並在20秒左右的時間內顯示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中。 氣味分為10個級別,允許用戶客觀地決定是否需要採取一些除臭措施。 大工大一直在研究通過使用氣體傳感器的基於神經網絡的AI技術來區分不同氣味的方法。[9]
- 2018年,信息科學學院信息系統系的大工大研究員參加了由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ICRR)和國立自然科學研究院(NINS)/日本國立天文台(NAOJ)/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管理的國家項目「KAGRA」(神岡引力波探測器)[10]研究引力波探測器的天體物理學和信息系統。來自日本的理工學院,只有東京工業大學和大工大參與了該項目。[11][12]
- 2019年,應用化學系的大工大研究人員發現,聚3-己基噻吩(P3HT)是一種廣泛用作太陽能電池和晶體管的材料的導電聚合物,具有將光轉換為熱的新功能。由於P3HT溶於有機溶劑,因此可以用作塗料,並可以應用於各種形狀的基材。還可以預期將其應用於真空空間或精細空間(例如高溫)中的局部加熱,該空間在外部空間(空間站或航天飛機)中利用熱量或通過熱殺死癌細胞。這項創新研究得到了美國化學學會(ACS)在聚合物領域的高度評價和發表。(高分子2019,52,2,708-717)[13]
- 2020年,東京大學應用物理系研究組,大工大信息科學學院和理化學研究所(RIKEN)成功開發了具有創新性的超精密「可移動光學晶格時鐘(OLC)」通過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東京晴空塔的有效性的驗證測試,首次在世界範圍內進行了測量(10到18的冪)。與傳統的太空實驗相比,在衛星和火箭上使用便攜式OLC可以進行的等效實驗的高度差少10,000倍。[14]
- 2021年,由應用化學系的大工大,東京工業大學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組成的國際合作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通過極其簡單的過程製備由分子級螺旋結構組成的「手性二氧化硅(Chiral Silica)」的創新方法。 該研究由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登月型研發項目推動,並於近期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ACS)的開放獲取期刊「JACS Au」上。[15]
- 2022年,應用化學系的大工大研究人員和里爾第一大學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 聯合研究單位 (UMET)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創新的「微反應容器」,可以通過照射光引發反應使用液滴(Liquid marble)。該研究得到了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的支持,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16]
- 2023年,根據斯坦福大學和愛思唯爾更新的「基於標準化引文指標的科學家數據庫」,作為一份綜合名單,確定了「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人員的前2%」(*類別:職業生涯),4名大工大教授應用化學、生體醫工程、機械工程三個學科入選。[17]
業務
[編輯]- 2017年,日本第一個「 機器人服務商學院 」由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在大工大梅田校區的機器人與設計中心推出,旨在提供必要的技術,設計和商業專業知識的綜合教育機器人創新 。[18]
- 2020年,為了加速日本關西地區的創業,大工大和神戶大學開始聯合合作,以支持大學領導的企業利用其風險投資制定知識產權戰略和商業模式以實現創新[19]。
成就和獎項
[編輯]- 國際
- 來自大阪大學和大工大的學生聯合團隊「JoiTech」在2013年機器人世界盃(RoboCup)為埃因霍溫的機器人技術贏得了「世界第1名」(*類別: 類人類循環賽成人大小)。[20][21]
此外,大工大自己的機器人學&設計工程學院團隊「OIT Trial」與信息科學學院在名古屋2017年RoboCup中獲得了「世界第7名」(*類別:@Home)。[22] - 2014年獲得「Kenchiku SHINJINSEN」(日本建築新人賽)」日本第1名」後, 建築學系的大工大學生在大連參加了「第三屆亞洲建築新人賽 」,成為日本國家隊的一員。[23]
- 電氣電子系統工程的大工大學生團隊在密歇根大學迪爾伯恩分校 IEEE舉辦的2015年IFEC( 國際未來能源挑戰 )國際學生競賽中獲得「世界第3名」和「最佳創新設計獎」。 主題是「 電動汽車(EV)和其他應用的高效無線充電系統」。 作為日本的大學,大工大參加了決賽,並且有史以來第一次獲得該獎項。 [24]
- 電氣電子系統工程的大工大學生在2014年上海IEEE PEAC(電力電子應用大會)國際會議上獲得「優秀論文獎」。 主題是「具有單端逆變器驅動雙向無線諧振IPT的新型V2H系統」。[25]
- 電子信息通信工程專業的大工大研究生在夏威夷IEEE電子器件協會組織的EIPBN(電子,離子和光子束技術和納米加工)國際會議上獲得了「學生旅行獎」。 主題是「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中通過霧化電子產生的絕緣膜的表面電位分布的測量」。 [26]在獲得支持的學生中代表了各種大學,國家和主題。 來自10個國家(包括: 美國)和33所大學(包括: 麻省理工學院 ,斯坦福大學 ,耶魯大學 ,卡內基梅隆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等 )的學生獲得了學生旅行資助。 來自亞洲的大學,它只頒發給新加坡國立大學 ,北京大學和大工大。[27](*第5-6頁)
- 信息科學學院的大工大學生團隊通過了2015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的日本預賽(82所大學,372支日本隊),並參加了筑波的亞洲區域賽。 來自日本的私立大學,預選賽只有3所大學, 慶應義塾大學 ,明治大學和大工大。[28]
此外,回到2006年亞洲區域賽,只有東京工業大學和大工大在日本技術研究所的「十大」中,大工大也是日本私立大學中唯一取得了排名的學校。[29]經歷過此次活動的大工大畢業生加入了谷歌 , 雅虎和信息技術(IT)公司。[30] - 信息科學學院的大工大學生和研究生在中國大陸最大的編程比賽「藍橋杯」[31]的2019年日本國內比賽上獲得了「C/C++程序設計比賽」類別的」最佳獎」和」一等獎」(19,967名參與者)。關於2019年的日本大學排名(C/C++程序設計), 大工大是」日本第1名」(高於東京大學)。[32]
- 機器人學&設計工程學院的大工大研究員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先進材料協會國際會議上的傑出研究成就榮獲「 2018年傳感器和執行器獎」。來自日本的大學,「先進材料獎」僅授予東京大學和大工大。[33]
- 來自京都大學和大工大電子信息通信工程系學生的聯合團隊「SHINOBI」在RoboCup日本公開賽2023中獲得「一等獎」(類別:救援機器人聯賽)。[34]
- 來自大阪大學和大工大的學生聯合團隊「JoiTech」在2013年機器人世界盃(RoboCup)為埃因霍溫的機器人技術贏得了「世界第1名」(*類別: 類人類循環賽成人大小)。[20][21]
校友
[編輯]- 藤田進,政治家,大工大前主席。
- 坂井弘一,政治家,眾議院 (日本)的前成員。
- 山口明夫,IBM日本總裁。
- 多田直純,ZF日本總裁。
- 古場博之,豐田(TOYOTA)C-HR的總工程師。
- 山本紘,馬自達(MAZDA)Eunos Cosmo的總工程師。
- 梅村正廣,京瓷(KYOCERA)的首席財務官。
- 八方隆邦,東京急行電鐵(TOKYU RAILWAYS)副總裁。
- 坂口正雄,近電(KINDEN)副總裁,大工大前主席。
- 長谷川伸一,日本太平洋諮詢(PCKK)董事長。
- 久禮哲郎,阿弗瑞薩(ALFRESA PHARMA)首席執行官,大工大前主席。
- 長谷川武彥,長谷工公司(HASEKO)的創始人。
- 若林克彥,哈德洛克工業(HARDLOCK INDUSTRY)的創始人,提供永不鬆動的創新螺母,被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地的NASA和鐵路公司使用。
- 佐藤啟一,伊利諾伊理工學院(IIT Institute of Design)名譽教授。
- 馬衛星,前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副教授。
- 友井政利,理學碩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建築中北美洲木結構2x4 Framing(建築)研究的日本先驅。
- 谷川正己,工學博士(東京大學),日本建築學會名譽會員,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研究的日本先驅。
- 西村泰志,工學博士(京都大學),大工大名譽教授/主席和前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建築工程專業訪問研究員。
- 栗田章光,大工大名譽教授,前波鴻魯爾大學(RUB) 的客座研究員,從事土木工程橋梁的鋼結構研究。
- 田中崇公,LLM(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律師, 大工大客座教授。
- 柳野嘉秀,理學碩士(樸茨茅斯大學),專利代理人,大工大兼職講師。
- 北山孝二郎(安藤忠雄的弟弟),建築師,與彼得·艾森曼一起獲得AIA榮譽獎。
- 平沼孝啟,建築師和設計大獎(Grand Designs Awards)(英國),創新建築國際建築獎(意大利)的獲得者。
- 池淵孝一郎,新加坡的室內設計師和新加坡總統設計獎獲得者(年度設計師,2009年)。
- 月山貞利,日本刀匠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持有人,他一直延續月山武士刀劍傳統約800年。
- 谷甲州,科學小說作家。
- 岩佐嘉親,波利尼西亞的探險家。
- 沖至,爵士樂小號手和長笛演奏家。
- 卡洛斯·菅野,薩爾薩音樂樂隊Orquesta de la Luz的前打擊樂手。
- 加戶敏,電影導演和編劇。
- 阿部良之,男子自行車運動員。
留學生支援
[編輯]交流
[編輯]大工大除基於與海外大學的交流協議接收學生外,還通過」國際大學生技術經驗交流協會」(IAESTE),」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國際協力機構」(JICA)接收進修生。 對於接收的留學生,提供在所屬研究室開展研究和實習、開設課程的特別選修、特別進修項目、國際PBL(問題導向學習)項目。
(以下為2016年的實際成績)
- 接收特別進修生(開設課程的特別選修)
-坦佩雷理工大學(芬蘭):2名,為期12個月(在所屬研究室開展研究和實習)
-慕尼黑聯邦國防大學(德國):1名,為期6個月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泰國): 2名,為期2個月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灣):10名,為期5周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4名,為期15天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世新大學(台灣 ):22名,為期8天
-泰日工業大學(泰國):10名,為期3周 (另外2所大學、共接收8人)
- 國際PBL制度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灣):15名,為期7天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泰國): 10名,為期8天
研究生院
[編輯]大工大有日本唯一的」知識產權研究生院」,是自2005年開設以來,接收了很多來自中國大陸,台灣以及韓國的留學生們。這些留學生的目的是成為知識產權研究的專業人士。(*來自大連理工大學和國立交通大學畢業生等)在本研究生院畢業的留學生中,或回國作為詳知日本知識產權制度的實務家話動,或在日本企業,日本知識產權事務所工作,他/她們活躍在很多地方。[35]
秋期入學申請準備主要是針對國內外公司職員的制度。因大工大的教授們都是在實務界著名的企業專們家和專利代理人們的,學生們都會獲得提高的知識產有關係的知識和實務能力和課題解決力的。授課里用日語的,所以學生需要日語能力2級(N2)以上(最好N1)的能力。
還有很多的特點。例如考試只需要小論文和面試,有的人不能來大學面試,可以用skype面試。
特別是,可以用相網絡的技術之遠隔教育制度。如你用該制度,學生在大阪學習半年和在自國學習一年半可收得知識產碩士(專門職)的資格。
學生宿舍
[編輯]為學生能夠在此舒適地生活,在各房間配備浴室、廁所、空調、洗手台、床、桌子、冰箱等等。 配備了洗衣房和可以深入交流的談話室作為公共設施。 管理員常駐宿舍,對學生提供生活方面的支持。 針對外國留學生設立了住宿費補助制度。
姊妹學校
[編輯]- 臺灣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國立清華大學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 國立中興大學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National Kaohsiung Fir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南臺科技大學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世新大學 (Shih Hsin University)
- 大同大學 (Tatung University)
- 香港
- 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中國
- 南韓
- 蒙古國
- 蒙古工業科技大學 (Mongoli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德國
- 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 伍珀塔爾大學 (University of Wuppertal)
- 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 (Bundeswehr University Munich)
- 哥廷根應用技術和藝術學院 (Hochschule Hildesheim/Holzminden/Göttingen)
- 法國
- 歐洲理工學院 (EPITECH: École pour l'informatique et les nouvelles technologies, formerly Europe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法國國家公共工程學校 (EPITECH: École nationale des travaux publics de l'État)
- 蒙彼利埃大學 (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
- 波爾多大學 (University of Bordeaux)
- 荷蘭
- 奧地利
- 維也納科技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at Wien)
- 瑞士
- 瑞士西北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Northwestern Switzerland)
- 西班牙
- 瑞典
- 烏普薩拉大學 (Uppsala University)
- 挪威
- 斯塔萬格大學 (University of Stavanger)
- 芬蘭
- 坦佩雷理工大學 (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沙烏地阿拉伯
- 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 土耳其
- 奧茲耶金大學 (Ozyegin University)
- 新加坡
-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 馬來西亞
- 泰國
- 朱拉隆功大學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 (Thammasat University)
- 清邁大學 (Chiang Mai University)
- 坦亞武里皇家理工大學 (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anyaburi)
- 泰日工業大學 (Thai-Nic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越南
- 菲律賓
- 聖何塞-雷科萊托斯大學 (University of San Jose–Recoletos)
- 印度尼西亞
- 哈桑丁大學 (Hasanuddin University)
- 帕朗卡拉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alangka Raya)
- 韋地雅曼達拉天主教大學 (Widya Mandala Catholic University)
- 穆拉哇曼大學 (Mulawarman University)
- 巴克里大學 (Bakrie University)
- 印度
- 馬尼帕爾大學 (Manipal University)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 美國
- 墨西哥
- 瓜納華托大學 (University of Guanajuato)
- 塞內加爾
- 濟金紹爾大學 (Ziguinchor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編輯]- ^ 存档副本. [202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 ^ 存档副本 (PDF).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5-02).
- ^ 存档副本.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1).
- ^ 存档副本 (PDF). [2018-12-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10-02).
- ^ 存档副本.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存档副本.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 ^ 存档副本.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存档副本 (PDF). [2020-08-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8-20).
- ^ 存档副本.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 ^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8b02426
- ^ 存档副本. [2020-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3).
- ^ 存档副本. [2021-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 ^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ami.2c12681
- ^ 存档副本. [202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9).
- ^ 存档副本.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22-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7).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9).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9).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4).
- ^ 存档副本. [2021-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https://www.osti.gov/scitech/servlets/purl/1060876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2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30).
- ^ 存档副本. [202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9).
- ^ 存档副本. [2020-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 ^ 存档副本. [2023-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 ^ 存档副本. [201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 ^ 存档副本. [201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 ^ 存档副本. [201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7).
- ^ 存档副本. [201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