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 (書籍)
外觀
墓碑 | |
---|---|
副標題 | 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中國大饑荒紀實 |
作者 | 楊繼繩 |
類型 | 紀實文學 |
語言 | 繁體中文、英式英語、德語、日語、法語 |
主題 | 中國三年大饑荒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天地圖書 |
出版時間 | 2008年(香港) |
出版地點 | 美國、臺灣、香港、法國 |
開本 | 16開 |
頁數 | 1106頁(第14版) |
規範控制 | |
ISBN | 9789882190665 |
OCLC | [1] |
《墓碑——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中國大饑荒紀實》[1],歷史著作,新華社退休高級記者楊繼繩著,內容主要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三年大饑荒,2008年12月由香港天地圖書出版,此後多次再版,持續熱銷。自由亞洲電台稱為「最暢銷的中國禁書」。[2] 2012年英、法、德、日文譯本發行。[3][4][5]楊繼繩因《墓碑》而獲得多項榮譽和稱讚[6]。
內容
[編輯]楊繼繩在書中得出的結論是,從1958年到1962年,共有3600萬中國人死於饑荒,還有4000萬人應出生而沒有出生,這意味着「大饑荒使中國人口損失大約7600萬」。[7]
反響
[編輯]2012年6月,本書德文版面世,德國之聲中文網引述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報導:「楊繼繩在《墓碑》一書中,詳細記錄了饑荒之慘烈與人禍之無情。為編撰此書,楊繼繩花了多年時間檢索資料。作為退休的新華社高級記者,楊繼繩以調查農村經濟發展為藉口,查閱了各省的機關檔案,與大量證人進行了對話。……中國政府這兩年對待歷史,已經持『謹慎的開放態度』。楊繼繩的這本書四年前雖然只能在香港出版,但他個人至今沒有受到過多的政治壓力。」[8]
評論
[編輯]江蘇師範大學數學教授孫經先2011年在《馬克思主義研究》刊文,主張中國1958年至1961年期間的異常人口變動主要是人口遷移時漏報戶籍所致,並陸續寫了相關主題的文章批評《墓碑》在傳播「『餓死3000萬』的謠言」中起了重要作用。楊繼繩回應指,毛澤東時代的生活必需品都要憑票證供應,不辦戶口就沒有飯吃,認為孫經先的論斷違背了歷史事實。[9][10][11]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Z-Library – the world’s largest e-book library. Your gateway to knowledge and culture.. zh.zlibrary-global.se.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 ^ 畅销书《墓碑》作者 前新华社首席记者杨继绳(图). 自由亞洲電台. 2013-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 ^ Yang Jisheng. Tombstone: The Great Chinese Famine, 1958-1962.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2-10-30 [2020-05-31]. ISBN 978-1-4668-277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英語).
- ^ Stèles : la grande famine en Chine, 1958-1961. Paris: Le Grand livre du mois. 2012. ISBN 978-2757837856 (法語).
- ^ Jisheng Yang. Grabstein - Mùbēi: die große chinesische Hungerkatastrophe 1958 - 1962. S. Fischer. 2012. ISBN 978-3-10-080023-7 (德語).
- ^ 2016年2月. 環球實報. 2016-02-29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中文(中國大陸)).
- ^ JONATHAN MIRSKY. 3600万中国人的墓碑. 紐約時報. 2012-12-11 [202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2).
- ^ 文山. 大跃进饥荒史《墓碑》一书德译本出版.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12-06-22 [2021-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 ^ 江苏教授驳“大饥荒饿死三千万”:虚报漏报导致人口异常减少. 澎湃新聞. 2014-12-06 [2024-10-28].
- ^ 教授发明“营养性死亡” – DW – 2013年9月7日. dw.com. [2024-10-28] (中文).
- ^ 紐約時報中文網. 杨继绳回应大饥荒“谣言”说.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2-09-17 [2024-10-28] (zh-cmn-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