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基丁·納卜哈尼
穆罕默德·塔基丁·本·易卜拉欣·本·穆斯塔法·本·伊斯梅爾·本·優素福·納卜哈尼(1909年—1977年12月11日)生於巴勒斯坦海法,伊斯蘭教組織伊扎布特的創始人。[1]
生平
[編輯]1909年,納卜哈尼生在巴勒斯坦海法南部的村莊伊吉姆(Ajzam)。在海法接受伊斯蘭教法中等教育後,1928年赴埃及開羅上大學,他同時在艾資哈爾大學、達爾烏盧姆學院(Dar-ul-Ulum college)註冊,在艾資哈爾大學獲得伊斯蘭教法學位。1932年到1938年,在學校擔任神學教師,後來投身法律職業。1948年率全家遷居黎巴嫩貝魯特。納卜哈尼曾一度擔任耶路撒冷伊斯蘭教法法院高級法官。1951年,轉往安曼大學伊斯蘭系任教。[1]
納卜哈尼是穆斯林兄弟會成員,與穆斯林兄弟會創始人哈桑·班納有相同思想。納卜哈尼是在罕百里派創始人罕百勒、激進派伊斯蘭創始人伊本·泰米葉、穆罕默德·本·阿布德·瓦哈布、賈邁勒丁·阿富汗尼、穆罕默德·阿布篤等人的影響下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世界觀。特別是深受伊本·泰米葉同一切不信伊斯蘭教的人作鬥爭的思想影響。 納卜哈尼改變了穆斯林兄弟會在埃及成立哈里發政體的伊斯蘭國家的思路。他發展了哈桑·班納的聯合全部穆斯林國家成立統一哈里發的思想。為達該目標,1952年至1953年納卜哈尼在耶路撒冷創立了新組織——伊斯蘭解放黨(伊扎布特)。[1]
納卜哈尼認為,人口的伊斯蘭化是實現上述目標的最有效途徑。最初,伊扎布特將和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的鬥爭以及從以色列侵略者手中解放巴勒斯坦作為己任。但後來,隨着伊扎布特成員增加,伊扎布特的領導推出了通過人口的伊斯蘭化來建立世界性哈里發的思想。[1]
伊扎布特成立後的第一次行動是在約旦。伊扎布特剛成立便遭約旦政府禁止。根據約旦法律,新黨派必須登記,但伊扎布特的申請遭約旦政府拒絕。1953年5月,伊扎布特成員遭約旦政府逮捕。為避免約旦政府的壓迫,納卜哈尼於1953年底轉往敘利亞大馬士革。其他伊扎布特成員也很快被約旦政府驅逐出境。伊扎布特領導人認為,最能夠影響政府、改變社會的方式是讓民眾在納卜哈尼的講經中理解伊斯蘭教義。所以在每周五禮拜時,趁穆斯林在清真寺聚集,伊扎布特利用講經之機散布言論。起初,上述活動經過批准僅在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和希伯倫的麥比拉洞開展,後來伊扎布特將講經推廣至其他居民點的清真寺。1954年底,約旦政府為了禁止伊扎布特,故加強檢查清真寺每周五講經的內容,要求在宣講前講經者作出書面陳述。[1]
伊扎布特正式聲明僅開展和平的「思想聖戰」,而且否定了暴力方式。但是,從1960年代末,極端的伊扎布特成員開展了一系列失敗的國家政變,包括:1968年至1969年在阿曼、大馬士革、巴格達;1972年在巴格達;1974年在開羅;1976年在大馬士革,等等。有的史料稱,1981年刺殺埃及總統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的兇手中便有一名是伊扎布特成員。[1]
著作
[編輯]在寫於1950年代初的一系列著名著作中,納卜哈尼表達了對世俗政權的激烈幻滅感,因為當時世俗政權沒能保護巴勒斯坦人。[2]他提出以伊斯蘭教法為基礎,建立一套新的政治和經濟秩序,以取代在各自領土上建立民族國家的世界主流思想,並且取代被他視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物的唯物主義。[2]納卜哈尼批評中東國家已被分割為民族國家,並與不同的帝國主義國家結盟。[2]
他的主要著作有(以下列出英文名稱):
- Saving Palestine - 1950
- The Message of the Arabs - 1950
- The System for Society - 1950
- The Ruling System in Islam - 1953
- The Economic System In Islam - 1953
- The Social System in Islam -1953
- The Party Structure -1953
- The Concepts of Hizb ut-Tahrir - 1953
- The Islamic State - 1953
- The Islamic Personality (in three volumes) - 1960
- Political Concepts of Hizb ut-Tahrir - 1969
- Political View of Hizb ut-Tahrir - 1972
- Introduction to the Constitution or the Reasons That Make it Obligatory - 1963
- The Khilafah - 1967
- Presence of Mind - 1976
- A Burning Call to the Muslims from Hizb ut-Tahrir - 1965
- Thinking - 1973
- The Jurisprudence of Prayer
參考文獻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 Charles Tripp. West Asia from the First World Warr. Francis Robinson (編). 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slam: Volume 5 - The Islamic World in the Age of Western Domin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521-29135-4.
- Title?, Al-Waie magazine (Arabic) (234-235), August–September 2006, (234-2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9)
- Biography (dead link),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9)
- Watt, Montgomery, The Faith and Practice of Al-Ghazali (Translation of al-Munqid min al-Dalal),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04
- al-Nabhani, Taqi al-Din, The System of Islam Nidham al-Islam, London: al-Khilafah Publications, 2002
- al-Nabhani, Taqi al-Din, Thought al-Tafkeer, London: al-Khilafah Publications, 2004
- al-Nabhani, Taqi al-Din, Islamic Personality al-Shaksiyyah al-Islamiyyah, London: al-Khilafah Publications, 2005
- Hizb ut Tahrir Websit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