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君士坦丁堡之圍 (674年—678年)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拉伯人第一次圍攻君士坦丁堡
阿拉伯-拜占庭戰爭的一部分

君士坦丁堡及周邊地區地圖
日期674年–678年 (有爭議, 見下文)
地點
結果 拜占庭帝國獲勝
參戰方
拜占庭帝國 倭馬亞哈里發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君士坦丁四世 耶齊德一世
蘇富揚·本·奧夫英語Sufyan ibn Awf
朱奈德·本·阿布·倭馬亞
法德赫拉·本·烏拜德
傷亡與損失
不詳 毀滅性,損失幾乎所有的艦船和兵員

674年-678年君士坦丁堡之圍,或稱阿拉伯人第一次圍攻君士坦丁堡,是倭馬亞王朝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發起的一次大規模圍攻。這次戰役是阿拉伯-拜占庭戰爭中的一次重大戰役,是倭馬亞王朝攻擊拜占庭帝國的第一次高潮。穆阿維葉於661年在穆斯林內戰中獲勝,成為哈里發並建立倭馬亞王朝,十幾年後,阿拉伯人發起了對拜占庭帝國的新一輪入侵,希望通過占領君士坦丁堡來徹底毀滅拜占庭帝國。

據拜占庭編年史家懺悔者狄奧菲內斯的記載,阿拉伯人的這次進攻是準備充足,有條不紊的。672-673年,阿拉伯艦隊在小亞細亞海岸建立了基地,鬆散地封鎖了君士坦丁堡,占據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基齊庫斯半島並把這裡當作過冬基地;之後幾年中,開春後對君士坦丁堡發起進攻,冬季再返回基地。最終,君士坦丁四世統治下的拜占庭帝國利用新發明希臘火摧毀了阿拉伯艦隊,在陸上,拜占庭軍也擊敗了阿拉伯軍隊,使得阿拉伯人解圍而去。這次勝利對拜占庭帝國十分重要,在一段時期內保證了國家的安全,不久之後,兩國簽訂合約,隨後的第二次穆斯林內戰期間,倭馬亞王朝甚至被迫向拜占庭帝國納貢。

這場戰役的一些傳說在穆斯林世界中保留下來,但常把這場戰爭與之前幾年耶齊德對君士坦丁堡發起的襲擊相混淆。另外,在中國唐代史書中,留下了一段可能與這次戰役有關的記載。2010年後,牛津大學學者詹姆斯·霍華德-約翰斯頓英語James Howard-Johnston及馬萊克·楊科韋克對拜占庭記載產生了懷疑,他們主要依據阿拉伯及敘利亞語記載進行分析,對這次圍攻發生的時間和過程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背景

[編輯]
Political map of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650年左右的歐洲形勢

636年的雅爾穆克戰役中拜占庭軍隊慘敗,敘利亞基本完全喪失,拜占庭帝國的軍隊撤退到小亞細亞,依託托羅斯山脈組織防禦。正統哈里發國的軍隊隨後占領了整個黎凡特,不久後又征服了埃及。640年後,穆斯林軍隊在黎凡特省長穆阿維葉的領導下,開始對奇里乞亞和小亞細亞的邊境地區發動突襲[1][2][3]。穆阿維葉還建立了一支海軍,這支艦隊迅速發展壯大,占領了塞浦路斯,並襲擊了愛琴海中的羅得島克里特島科斯島;655年的船桅之戰中,穆斯林海軍大破拜占庭海軍[4][5][6]。哈里發奧斯曼於656年被刺殺後,穆阿維葉開始與新哈里發阿里對抗,暫停了對拜占庭帝國的進攻,在659年的停戰協議中,穆阿維葉甚至同意向拜占庭帝國進貢[7]

661年,穆斯林內戰結束,穆阿維葉獲得了勝利,建立倭馬亞王朝,與拜占庭帝國的短暫和平結束[8][9]。次年,穆斯林軍隊恢復了翻越托羅斯山脈的突襲行動,他們甚至開始在拜占庭領土上過冬,加劇了對拜占庭經濟的破壞,有時阿拉伯艦隊也會與陸軍協同,對小亞細亞南海岸發起襲擊[10][11][12]。668年,阿拉伯人為意欲叛亂奪位的亞美尼亞軍區將軍薩博里奧斯英語Saborios提供支援,這位將軍在亞美尼亞·赫克薩波利斯英語Armenian Hexapolis地區的梅利提尼城(今馬拉蒂亞)附近度過冬季,等待阿拉伯軍隊的到來。但最終法德赫拉·本·烏拜德率領的軍隊沒有及時到達,薩博里奧斯在與拜占庭軍的戰鬥中墜馬而亡[12][13]

669年春天,得到增援的法赫德拉率軍繼續進攻,兵鋒直指與君士坦丁堡隔岸相望的迦克墩。但這支部隊被擊敗,並遭遇了饑荒和瘟疫,大量減員。穆阿維葉隨後又派兒子耶齊德(後來的哈里發)去幫助法赫德拉,關於接下來發生的事,雙方各有不同的記載。拜占庭方面,懺悔者狄奧菲內斯在他的《編年史》中記載,阿拉伯軍隊在迦克墩呆了一段時間後撤回敘利亞,途中,他們攻占了阿莫里烏姆;這是阿拉伯軍隊第一次試圖在小亞細亞內陸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基地,之後的冬季中,此城被拜占庭軍奪回;阿拉伯方面的記載則認為阿拉伯軍隊進入了歐洲,並對君士坦丁堡發起了不成功的攻擊,隨後撤回敘利亞[14][15]。鑑於拜占庭資料中沒有提及這次襲擊,這可能是不符事實的,迦克墩距君士坦丁堡很近,阿拉伯編年史家可能是出於為耶齊德歌功頌德的需要,把對迦克墩的攻擊「升級」成了對君士坦丁堡的攻擊[16]

前奏:672年和673年的進攻

[編輯]

669年的戰鬥向阿拉伯人展示了進攻君士坦丁堡的可行性,也使他們明白了要達成這一目標,必須在拜占庭領土上建立補給基地。670或671年,法赫德拉率一支突襲艦隊在馬爾馬拉海南岸的基齊庫斯半島過冬,阿拉伯人決定把此地建設成進攻君士坦丁堡的基地[17][15][18]。隨後,穆阿維葉開始認真準備這次戰役,相比669年的陸上進攻,他更傾向於讓軍隊登船,沿海岸線駛向拜占庭首都[19]。為此,穆阿維葉制定了一個謹慎的,分階段實行的計劃:首先穆斯林軍要在敘利亞與君士坦丁堡之間確立幾個沿海據點,然後以基齊庫斯為主要據地,展開對拜占庭首都的海上和陸上的封鎖,切斷其與內陸產糧區的聯繫[20][21]

Obverse and reverse of gold coin, with a crowned bearded man carrying a spear over his shoulder on the first, and two standing, robed and crowned men carrying globus crucigers on either side of a cross on a pedestal on the second
君士坦丁四世頭像的金幣

672年,穆阿維葉派遣三支大型穆斯林艦隊前去確保海上航線的制海權,並在敘利亞和愛琴海間建立基地。第一支艦隊由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率領,在士麥那過冬;某位出自蓋斯氏族英語Qays的將領(可能是阿卜杜拉·本·蓋斯英語Abdallah ibn Qais)率領第二支艦隊在呂基亞奇里乞亞過冬,隨後哈立德率領的第三艦隊與第二艦隊會合。懺悔者狄奧菲內斯記載,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聞訊後也開始強化自己的海軍,拜占庭帝國此時新掌握了使用希臘火的技術,皇帝建造的海軍中就包括裝備虹吸管,可發射希臘火的的艦船[22][15][23]。673年,朱奈德·伊本·阿布·倭馬亞率領另一支阿拉伯艦隊占領了塔爾蘇斯羅得島,後者被改造為一個供應基地,阿拉伯人在島上駐軍1.2萬人,並配有一支艦隊,甚至把種子和牲畜帶到島上進行生產。拜占庭軍試圖對埃及發起海上襲擊以阻撓阿拉伯人,沒有什麼成果[24][15]。在準備海上進攻的同時,阿拉伯人對小亞細亞的陸上襲擊仍在繼續,入侵者在拜占庭領土上過冬[25]

674年–678年的進攻

[編輯]
Photo of a marble-covered gate complex with two square projecting towers and a walled-in gate
君士坦丁堡狄奧多西城牆中的黃金城門

674年。阿拉伯艦隊從愛琴海中的基地出發,進入馬爾馬拉海,據懺悔者狄奧菲內斯的記載,他們於4月份在海波都蒙(今巴基爾科依英語Bakırköy)附近的色雷斯海岸登陸。之後直到9月,阿拉伯軍與拜占庭軍進行了長時間的戰鬥,拜占庭的編年史記載「在金門和庫克羅比歐要塞(今宰廷布爾努)之間,激烈的戰鬥每天都在進行」。9月後,阿拉伯軍撤回補給基地基齊庫斯過冬,之後幾年的圍城戰都已這樣的形式進行:春天阿拉伯軍進入馬爾馬拉海,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登陸,冬季來臨時則回到基齊庫斯[26][15][27][28]。這場圍攻戰實際是一系列圍攻戰役的統稱,669年耶齊德的攻擊也可算進這場戰役中[29]。雙方的編年史中記載戰役持續了7年,而不是5年,這可能是把672-673年的前置進攻算了進來,也可能是把680年阿拉伯人最終從攻城基地中撤出當成了戰役結束的標誌[30][29]

Medieval miniature depicting a sailing vessel discharging fire on another boat through a tube
馬德里的斯基里澤斯歷史抄本》中描繪希臘火的插圖,希臘火在這次戰役中第一次被使用[26]

關於君士坦丁堡周邊的戰鬥的細節,雙方都沒有詳細的記載,狄奧菲內斯把整個圍城過程概括在第一年的記載中,阿拉伯記載則只指出了將領的姓名,完全沒有提到圍攻細節[31][32][33]。據阿拉伯記載,圍攻之外,阿卜杜拉·本·蓋斯與法赫德拉在675年攻擊了克里特島並在島上過冬,同年馬利克·本·阿卜杜拉對小亞細亞發動突襲。阿拉伯歷史學家塔巴里雅庫比記載,676年穆阿維葉派耶齊德增援攻城部隊,677年,阿卜杜拉·本·蓋斯領導了一場目標不明的戰役[34][15][35]

由於拜占庭帝國集中人力物力保衛首都,帝國的其他部分遭到進攻:在意大利,倫巴底人攻占了包括塔蘭托布林迪西在內的卡拉布里亞的大部分;在巴爾幹半島,斯拉夫人襲擊了帖撒羅尼迦,在愛琴海內發動海上襲擊,甚至進入了馬爾馬拉海[36][37]

677年或678年初,君士坦丁四世決心正面迎戰阿拉伯軍隊,裝備有希臘火的拜占庭海軍擊潰了阿拉伯海軍,阿拉伯編年史記載大將耶齊德·本·舍傑雷(Yazid ibn Shagara)在677年或678年去世,他可能就是死於這次戰役。幾乎與此同時,穆斯林軍隊在陸上也遭遇了失敗,蘇富揚·本·奧夫英語Sufyan ibn Awf率領的陸軍被拜占庭將領佛羅洛斯(Phloros)、珀特恩(Petron)和庫普里安(Cyprian)擊敗,據狄奧菲內斯記載,阿拉伯人損失達3萬。海陸兩方面的失敗使得阿拉伯人於678年放棄了圍城,在返回敘利亞的陸上,阿拉伯艦隊還在西爾永英語Sillyon港外遭遇了風暴,損失慘重[26][32][37][33]

懺悔者狄奧菲內斯記載的基本內容可通過現存的一首創作於圍城勝利後的詩的內容來證明,這也是現存唯一的與圍城同時代的拜占庭作品。這首詩由一位不知名詩人狄奧多西·格拉馬蒂庫斯(Theodosius Grammaticus)創作,早期經常被認為是描寫第二次阿拉伯人圍攻君士坦丁堡的作品。這首詩中,詩人描繪了一次發生在都城城牆前的決定性海戰,還提到了阿拉伯人也有縱火船,最後,表達了對「阿拉伯人再次襲來的陰影」的恐懼,解釋認為,這是對阿拉伯人在之前數年從基齊庫斯發動年度進攻的一種證明[38]

戰役影響及戰後形勢

[編輯]

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國的中心,如果她淪陷,剩下的行省之間就很難保持團結,整個帝國會被阿拉伯人輕易地占領[39]。這次對君士坦丁堡發起的圍攻是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是倭馬亞王朝對拜占庭帝國的進攻的一大高潮,這次戰役經過了精心準備,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阿拉伯人還建造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但最終仍歸於失敗,嚴重損害了哈里發的威望[40]。與之相反,拜占庭帝國的國際聲望隨之提高,阿瓦爾人斯拉夫人的使節帶着禮物前來覲見皇帝表示祝賀,並承認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26]。隨後一段時間的和平,使得被阿拉伯人突襲殘破的小亞細亞有了喘息之機。拜占庭帝國也開始從過去數十年中的一次接一次的失敗中恢復,重新建立了國內的統治平衡,鞏固了帝國[41]

在君士坦丁堡失敗的阿拉伯人又開始在小亞細亞受挫,一個來自敘利亞的基督徒民族——馬代特人的實力增強,開始反抗阿拉伯人,甚至襲擊平原地區。面對這一新的威脅,穆阿維葉開始與拜占庭人和談,雙方數次互派大使談判;最終和議在679年達成,為了給拜占庭人施加壓力,穆斯林軍隊在和議達成前還向小亞細亞發起了一次進攻。條約規定雙方保持30年的和平,同時哈里發要每年向拜占庭進貢3000枚索利都斯金幣,以及50匹馬和50名奴隸。679-680年,阿拉伯人撤走了之前建立的沿海基地(包括羅得島)的駐軍[26][42][43][44]

阿拉伯人從君士坦丁堡撤退後,君士坦丁四世迅速派遣一支遠征軍進攻帖撒羅尼迦附近的斯拉夫人,打擊了他們的海盜行為,收復了城市周圍地區,減輕了城市的防禦壓力[44][45]。和議達成後,他又對帝國北部的保加爾人發起進攻,但最終拜占庭大軍慘敗,保加爾人在拜占庭領土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46][47]。倭馬亞王朝方面,680年穆阿維葉死後,反對者很快出現,第二次穆斯林內戰爆發,哈里發國無暇西顧,拜占庭的邊境地區得以維持和平,拜占庭人還收復了一些領土,包括亞美尼亞高加索伊比利亞,塞浦路斯島則由兩國共同控制[48][49]。和平一直持續到693年倭馬亞王朝在內戰中獲勝,隨後阿拉伯軍恢復了對拜占庭的進攻;拜占庭方面,當時君士坦丁四世的兒子查士丁尼二世在位,他不得人心而被廢黜,拉開了二十年動亂期的序幕,拜占庭的力量被一系列內亂削弱,穆斯林的進攻則一年比一年更劇烈,最終,哈里發蘇萊曼於717-718年再次發起了對君士坦丁堡的進攻,但仍以失敗告終[50][51][52]

文化影響

[編輯]
Photo of old two-storey building covered in blue Iznik tiles, with a prostyle portico and windows on the upper storey
艾郁普蘇丹清真寺建築群中的阿布·阿尤布·安薩里墓

後來的阿拉伯文獻中記載了耶齊德於669年發起的攻勢,寫他對君士坦丁堡進行了攻擊,其中也包含了許多傳說與軼事,現代學術界將其視為研究674-678年圍城的一類參考。這些記載中稱一些重要的早期穆斯林,如伊本·阿拔斯英語Ibn Abbas阿拔斯王朝的祖先)、伊本·伍麥爾英語Abdullah ibn Umar伊本·祖拜爾[53]等人都參加了這場戰役[54]。其中對後世最有影響的是阿布·阿尤布·安薩里英語Abu Ayyub al-Ansari,他是穆罕默德的早期夥伴,也是他的旗手,阿拉伯記載稱,他在這次圍城中病死,人們把他埋在城牆下。後來拜占庭皇帝想毀掉墳墓,但哈里發警告他,如果他拆毀墳墓,生活在倭馬亞王朝境內的基督徒將會為此付出代價,最終這座墳墓得以保留。按阿拉伯記載,這座墓成為拜占庭人崇拜的對象,每當旱災發生時,人們就會來這裡祈禱。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後,一個伊斯蘭托缽僧阿克沙姆薩丁英語Akshamsaddin「發現」了安薩里的墳墓,穆罕默德二世命令用大理石重建墳墓,並在周圍修一座清真寺,也就是現在的艾郁普蘇丹清真寺。後來的蘇丹即位時,都要在此清真寺中舉行儀式,佩戴奧斯曼之劍;直到今天,這裡仍舊是伊斯坦布爾城中最神聖的穆斯林聖地之一[55][56][57]

中國史籍記載

[編輯]

中國史籍《舊唐書》和《新唐書》中記載了阿拉伯帝國與拜占庭帝國間的一場衝突,可能指的就是這場戰役[58]

自大食強盛,漸陵諸國,乃遣大將軍摩栧伐其都城,因約為和好,請每歲輸之金帛,遂臣屬大食焉[59]。——《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拂菻》
大食稍強,遣大將軍摩拽伐之,拂菻約和,遂臣屬[60]。——《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拂菻》

史書中已指出,拂菻是古代的大秦[58]漢學界一般認為其指的就是拜占庭帝國[61][62],大食則是中國古代對阿拉伯帝國的稱呼。兩部史書在上引段落中,都記載了大食對拂菻發動的一次攻擊,以拂菻臣服於大食告終,《舊唐書》更是明確指出大食進攻的是拂菻的都城;文中的大食將領名「摩拽」或「摩栧」,漢學家夏德認定這指的就是發起這次進攻的哈里發穆阿維葉[58],一些學者,如亨利·裕爾英語Henry Yule進而認為這兩段記載指的就是這場圍城戰[63]

中國學者張緒山對此說提出了懷疑,他援引夏德的觀點[64],從時間順序、穆阿維葉生平、納貢問題等角度出發,認為這段記載指的並不是圍攻君士坦丁堡,而是指之前阿拉伯人攻打敘利亞首府安條克或其他敘利亞大城市的行動[65]

現代對戰役的評估

[編輯]

現代歷史學家對圍攻的描述基本上基於懺悔者狄奧菲內斯的記載,阿拉伯和敘利亞語的記載都沒有直接提及這次圍城,而是將其分為幾個戰役,其中只有少數幾次攻擊到了君士坦丁堡。阿拉伯記載中提及阿拉伯軍在673-674年占領了「Kustantiniyya海」中的Arwad島,但學者們不能確定這個海洋指的是愛琴海還是馬爾馬拉海,還提及676年耶齊德率領的遠征軍到達了君士坦丁堡。敘利亞語編年史的記載也與拜占庭記載不同,其記載稱674年拜占庭海軍在呂基亞,而不是君士坦丁堡用希臘火打敗了阿拉伯人;隨後677-678年拜占庭軍在敘利亞登陸,和馬代特人的叛亂一起威脅到了哈里發對敘利亞的控制,因而兩國簽訂了678-679年的和議[66][67][68]

康斯坦丁·祖克爾曼英語Constantin Zuckerman提出,在耶路撒冷的聖科斯馬斯英語Cosmas of Maiuma的一篇評論聖額我略·納齊安的作品中,有一段文字隱晦地提到了阿拉伯人在此次戰役中對君士坦丁堡的封鎖。這段文字提到君士坦丁四世設法(可能是用輪子)將船隻運過加里波利半島,從愛琴海運入馬爾馬拉海;這一行動只有在達達尼爾海峽被阿拉伯人在基齊庫斯的駐軍封鎖時才有意義[69]

牛津學者詹姆斯·霍華德-約翰斯頓英語James Howard-Johnston在他於2010年出版的著作《Witnesses to a World Crisis: Historians and Histories of the Middle East in the Seventh Century》中,基於對中世紀歷史學家使用的資料的評估,對傳統觀點提出了質疑。他認為敘利亞語編年史是更接近真實的,此次君士坦丁堡之圍實際並沒有發生,他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這種進攻在後勤角度上是不可能的。他提出,傳統的記載可能是後人受到了717-718年的圍攻戰影響後虛構的,狄奧菲內斯的記載寫於戰役發生於140年後,且使用的是不知姓名的來源,是值得懷疑的。按他的觀點,整個事件應該是這樣的:「7世紀70年代對君士坦丁堡的封鎖和圍攻是虛構的,這一虛構的記載掩蓋了拜占庭人真正取得的勝利,即在呂基亞的海上和陸上取得的勝利,這讓阿拉伯人感到憂慮,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力量不足以統治整個中東。」[70]

另外,歷史學家馬萊克·揚科維亞克(Marek Jankowiak)認為圍城是真實存在的,但他認為狄奧菲內斯給出的戰役時間是錯誤的,圍城應該是發生在667-669年,其中主要的攻擊發生在668年春季[71]

腳註

[編輯]
  1. ^ Kaegi 2008,第369ff.頁.
  2. ^ Lilie 1976,第60–68頁.
  3. ^ Treadgold 1997,第303–307, 310, 312–313頁.
  4. ^ Kaegi 2008,第372頁.
  5. ^ Lilie 1976,第64–68頁.
  6. ^ Treadgold 1997,第312–313頁.
  7. ^ Lilie 1976,第68頁.
  8. ^ Lilie 1976,第69頁.
  9. ^ Treadgold 1997,第318頁.
  10. ^ Kaegi 2008,第373, 375頁.
  11. ^ Lilie 1976,第69–71頁.
  12. ^ 12.0 12.1 Treadgold 1997,第320頁.
  13. ^ Lilie 1976,第71–72頁.
  14. ^ Lilie 1976,第72–74, 90頁.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Treadgold 1997,第325頁.
  16. ^ Lilie 1976,第73–74頁.
  17. ^ Lilie 1976,第75頁.
  18. ^ Mango & Scott 1997,第492頁.
  19. ^ Lilie 1976,第76 (note #61)頁.
  20. ^ Haldon 1990,第63頁.
  21. ^ Lilie 1976,第90–91頁.
  22. ^ Lilie 1976,第75, 90–91頁.
  23. ^ Mango & Scott 1997,第493頁.
  24. ^ Lilie 1976,第76–77頁.
  25. ^ Lilie 1976,第74–76頁.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Haldon 1990,第64頁.
  27. ^ Lilie 1976,第77–78頁.
  28. ^ Mango & Scott 1997,第493–494頁.
  29. ^ 29.0 29.1 Mango & Scott 1997,第494 (note #3)頁.
  30. ^ Lilie 1976,第80 (note #73)頁.
  31. ^ Brooks 1898,第187–188頁.
  32. ^ 32.0 32.1 Lilie 1976,第78–79頁.
  33. ^ 33.0 33.1 Mango & Scott 1997,第494頁.
  34. ^ Lilie 1976,第79–80頁.
  35. ^ Mango & Scott 1997,第495頁.
  36. ^ Stratos 1978,第84–87頁.
  37. ^ 37.0 37.1 Treadgold 1997,第326–327頁.
  38. ^ Olster 1995,第23–28頁.
  39. ^ Lilie 1976,第91頁.
  40. ^ Lilie 1976,第80–81, 89–91頁.
  41. ^ Haldon 1990,第66頁.
  42. ^ Kaegi 2008,第381–382頁.
  43. ^ Lilie 1976,第81–82頁.
  44. ^ 44.0 44.1 Treadgold 1997,第327頁.
  45. ^ Stratos 1978,第87–88頁.
  46. ^ Lilie 1976,第83頁.
  47. ^ Treadgold 1997,第328–329頁.
  48. ^ Lilie 1976,第99–107頁.
  49. ^ Treadgold 1997,第330–332頁.
  50. ^ Kaegi 2008,第382–385頁.
  51. ^ Lilie 1976,第107–132頁.
  52. ^ Treadgold 1997,第334–349頁.
  53. ^ Canard 1926,第70–71頁.
  54. ^ El-Cheikh 2004,第62頁.
  55. ^ Canard 1926,第71–77頁.
  56. ^ El-Cheikh 2004,第62–63頁.
  57. ^ Turnbull 2004,第48頁.
  58. ^ 58.0 58.1 58.2 Paul Halsall. Jerome S. Arkenberg , 編. East Asian History Sourcebook: Chinese Accounts of Rome, Byzantium and the Middle East, c. 91 B.C.E. – 1643 C.E.. Fordham.edu. Fordham University. 2000 [1998] [2016-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0). .
  59. ^ 劉昫等撰. 舊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ISBN 9787101003192. 
  60. ^ 歐陽修等. 新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ISBN 9787101003208. 
  61. ^ Jenkins 2008,第64–68頁.
  62. ^ Foster 1939,第3頁.
  63. ^ Yule 1915,第48–49 (esp. note #1)頁.
  64. ^ Hirth, Friedrich. 大秦国全录. 大象出版社. 2009 [2020-08-12]. ISBN 978-7-5347-51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1) (中文). 
  65. ^ 張緒山. 唐代拜占庭帝国遣使中国考略. 世界歷史. 2010, (1): 108-120 [2020-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1). 
  66. ^ Brooks 1898,第186–188頁.
  67. ^ Howard-Johnston 2010,第302–303, 492–495頁.
  68. ^ Stratos 1983,第90–95頁.
  69. ^ Zuckerman 1995.
  70. ^ Howard-Johnston 2010,第303–304頁.
  71. ^ Jankowiak 2013,第237–320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