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及舊金山的聖伊望
上海及舊金山的聖伊望 | |
---|---|
都主教,顯行靈跡者 | |
出生 | 1896年6月4日 俄羅斯帝國哈爾科夫省阿達莫弗卡村 |
逝世 | 1966年7月2日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 (70歲)
敬禮於 | 俄羅斯東正教 |
封聖 | 1994年7月2日 由俄羅斯正教會域外教會 於美國舊金山 |
主要朝聖地 | 美國舊金山眾哀傷者之歡樂聖母主教座堂 |
瞻禮 | 儒略曆6月19日[1](公曆7月2日) |
上海及舊金山的聖伊望(英語:John of Shanghai and San Francisco;俄語:Иоанн Шанхайский и Сан-Францисский;1896年6月4日—1966年7月2日),俗名米哈伊爾·鮑里索維奇·馬克西莫維奇,(俄語:Михаил Борисович Максимович),俄羅斯主教,俄羅斯正教會域外教會的上海、西歐以及舊金山和美國西部總主教,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東正教苦行僧和顯行靈跡者,被認為擁有超強的說預言、透視,以及祈禱治癒病人的能力,1994年被俄羅斯正教會域外教會封為聖人。
生平
[編輯]1896年6月4日,米哈伊爾·鮑里索維奇·馬克西莫維奇出生於俄國南部哈爾科夫省阿達莫弗卡村,虔誠信仰東正教的貴族家庭,淵源於塞爾維亞,與18世紀聖人托博爾斯克的聖伊望都主教屬於同一家族。他的父親塞爾維亞的鮑里斯·伊萬諾維奇·馬克西莫維奇(1871年-1954年),為哈爾科夫省貴族領袖,1950年代移居委內瑞拉。他的兩位兄弟也生活在國外,一位兄弟接受大學理科教育,在南斯拉夫成為一名工程師,另一位兄弟畢業於貝爾格萊德大學法律系,任職於南斯拉夫警察機構。
從1907年到1914年,米哈伊爾·鮑里索維奇·馬克西莫維奇就讀於波爾塔瓦士官武備學校,1918年畢業於哈爾科夫皇家大學法律系,隨後就職於哈爾科夫地方法院。米哈伊爾在年輕時信仰頗為虔誠,他的精神導師是哈爾科夫總主教安托尼。他原本打算進入基輔神學院,但在在父母的堅持下改讀法律。
南斯拉夫
[編輯]十月革命後,米哈伊爾·馬克西莫維奇一家隨白軍撤退,經君士坦丁堡,1921年全家流亡到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1925年,米哈伊爾畢業於貝爾格萊德大學,獲得神學學位。根據他的同時代人描述,
在那個時候,他生活在貧困中,以賣報紙謀生。在那個時代的貝爾格萊德,雨季時泥濘難行。馬克西莫維奇穿着沉重的毛皮衣服和俄國舊靴子,經常會摔倒,在密布污垢的街道上,行走緩慢
1924年,馬克西莫維奇代表當時的俄羅斯東正教國外教會領袖安東尼都主教,起草了一份關於俄羅斯繼承權起源的報告,探討的問題是,法律如何符合俄羅斯人民的精神和歷史傳統。
1926年,米哈伊爾·馬克西莫維奇剃度成為一名修士,法名伊望,並由基輔都主教安托尼祝聖為輔祭。同年11月21日他又被車里雅賓斯克主教伽弗里伊爾祝聖為修士司祭。此後幾年,他任教於基金達鎮的塞爾維亞文法學校(至1929年)以及比托拉市的使徒約翰修道院。這一時期,他發表了一系列的神學作品:《聖母和施洗約翰崇拜與俄羅斯神學思想的新方向》、《神聖正教會如何崇敬聖母》、《索菲亞:天主智慧研究》,站在東正教的立場上,與宣傳蘇菲亞學派神學概念的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布爾加科夫進行論戰。1934年5月28日,他被祝聖為主教[2]。
像許多俄羅斯移民一樣,他非常尊重保護俄國難民的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多年以後,他在法國馬賽街頭被謀殺現場,為國王主持追思儀式。其他東正教神職人員羞於與主教在街上舉行儀式,這時伊望主教拿了一把掃帚,打掃乾淨人行道的一片地方,睡下,然後用法語主持了儀式。
上海
[編輯]1934年6月3日,伊望被分派到上海教區擔任主教。安東尼都主教致函季米特洛夫總主教,寫道:「我衷心向您推薦伊望主教約翰。這個人身材矮小、身體虛弱,幾乎是像個孩子。但是他是一個堅定嚴格苦修的奇蹟。」
當伊望主教來到上海時,位於當地法租界亨利路的主教座堂尚未完成,而當地基本由白俄組成的東正教團體處於深刻的分裂之中:例如聖尼古拉堂自1927年起,脫離上海教區,改受哈爾濱教區和西歐都主教葉夫洛吉 (Eulogius (Georgiyevsky) ; Евлогий (Георгиевский);1868 -1946) 庇護,不服從中華正教會。為了實現和解,1934年12月18日,伊望主教前往這座教堂作徹夜祈禱,並帶領次日的晨禱。到1936年2月,伊望主教主持完成了位於上海法租界中心的罪人之保障聖母主教座堂建築。
在中國時,伊望主教被稱為慈善家,他迅速介入已有的慈善機構,成為各種慈善事業協會的董事,並為貧窮家庭的兒童創辦了以扎東斯克的聖吉洪命名的孤兒院。聖吉洪孤兒院最初只有8個孩子,後來達到數百人,前後合計總數共計有3500人。主教本人親自前往上海貧民區的街頭,尋找患病和營養不良的兒童,把他們帶到孤兒院。在伊望主教的傳記中寫道,
他最喜愛的是孩子,他非常願意與他們在一起。他一直關心他們,檢查他們,給他們發賀卡和禮物。他可以看着他們的眼睛好幾分鐘時間,目光溫暖,放射出的光芒深入人的靈魂,像一位懷抱嬰兒的母親。這種目光是令人難忘的。雖然這位苦行僧的身體像干樹皮,但所有見過他一眼的人,都覺得他是地球上最可愛的人。
伊望主教重視宗教教育,拜訪監獄和精神病院的患者。在此期間,他據稱通過祈禱治癒了許多已經無望治癒的疾病。正是在這裡,他行的神跡首次為人所知,這要歸功於他的祈禱。作為一名公眾人物,他不可能完全掩飾他苦修的生活方式。他不間斷地處於祈禱狀態之中,常常進行徹夜祈禱,每天只進食一次,而且從不在床上睡覺,只在後半夜在椅子上或地板上休息一二個小時,然後清晨就醒來,開始每日從不間斷的事奉聖禮。即使在日本占領期間,他也經常不顧宵禁,仍然進行牧靈工作,日本占領當局也從未騷擾他。
在中國的東正教主教,原本都服從流亡的俄羅斯東正教國外聖主教公會。1945年8月,蘇聯紅軍出兵占領滿洲,這時,東正教哈爾濱教區和中華正教會北京總會,先後宣布歸屬蘇聯支配的俄羅斯東正教會莫斯科牧首阿列克謝一世。伊望主教主持的上海教區和奧西波夫大司祭主持的天津教區則繼續忠於流亡慕尼黑的俄羅斯東正教國外聖主教公會。伊望主教是遠東地區唯一繼續效忠國外聖主教公會的主教。1946年,北京總會魏克托爾總主教(Святин Леонид Викторович,1893–1966)前往上海勸說,伊望主教向中國政府控告魏克托在上海淪陷期間通敵。上海警備司令部扣押了魏克托,高等法院檢查處進行偵查,這時蘇聯政府介入干預,魏克托始被不予起訴而釋放。魏克托爾對伊望主教採取絕罰處分,逐出教會,而慕尼黑的俄羅斯東正教國外聖主教公會則表彰伊望主教,並晉升他為總主教。
當共產黨奪取中國政權時,白俄們選擇再次逃難。1949年5月4日,解放軍奪取上海前夕,伊望總主教率領神職人員和教友離開上海[3],首先前往菲律賓Tubabao島建立一所難民營,大約容納5000名白俄。伊望總主教親自前往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以確保他的教友們獲准進入美國。還有少部分白俄得以前往澳大利亞。
西歐
[編輯]1951年,伊望總主教被調往西歐總主教區,先後在巴黎和布魯塞爾任職。在這個教區,恢復敬禮未分開的西方教會(即在天主教和東正教分裂之前)的聖人。由於他仔細研究這些聖人的生平,東正教會開始紀念巴黎的主保聖人聖日內維耶、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以及其他知名的西方聖人。如同在上海一樣,他積極從事慈善和牧靈工作,而這裡的會眾更為分散。他照顧法國和荷蘭的東正教會,由於當地神職人員的努力,得以在法國和荷蘭出版禮儀書。他也牧養希臘,阿拉伯,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東正教堂區,賦予它們特殊的地位。此外還祝聖了一位東正教司鐸,前往西班牙馬德里傳教。
在他任職期間,在布魯塞爾建立了以義人約伯命名的紀念堂,以紀念殉難沙皇尼古拉二世。
根據他的同時代人描述,
主教在家裡身穿最便宜布料的法衣,腳穿涼鞋,而且常常赤腳。他是一位真正的禁慾派(нестяжатели),追隨着另一位偉大的俄羅斯聖徒-聖尼爾·索爾斯基。他是一位上帝的人。
伊望總主教的活動不僅受到許多東正教信徒的讚賞,還受到其他基督教信徒的讚賞。有一個故事說,巴黎的一位天主教神父告訴他的教友,在現代世界也有奇蹟和聖人,其證明是俄羅斯赤腳聖伊望走在巴黎街頭。
舊金山
[編輯]1962年,伊望總主教遷往舊金山,次年出任舊金山及美國西部總主教。那時,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東正教國外聖主教公會主要的候選人之一,但是舊金山只有一位年老的主教在那裡事奉。在舊金山,他又遇到一個分裂的社團和一座未完成的主教座堂。幾乎在他的任命程序剛啟動時,他就成為一些教會領袖誹謗的目標,被控告在主教座堂修建中涉嫌財務違規。參加1963年舊金山審判的一部分聖主教公會主教支持這一控訴,但是最終伊望總主教被證明無罪。
伊望總主教在有生之年最終得以完成了位於舊金山列治文區(Richmond District)蓋瑞大道(Geary Boulevard),奉「諸憂苦者之喜樂」聖母為主保的主教座堂,後來自己也安葬在這裡。他也為社團帶來來某種程度的和平。
伊望總主教對待違反傳統東正教虔誠的行為非常嚴格。因此,當他得知一些教友在萬聖節周日晚上之前在舞會娛樂,默默地在房間內走動,然後悄悄地離開。第二天早上,他頒布了一項命令《主日和瞻禮前夕禁止事項》:
神聖的主日和瞻禮前夕,是基督徒禱告和敬畏的時刻,預備好參加或出席神聖禮儀。因此要求所有東正教徒,因為它直接關係到教會儀式。在瞻禮前夕參與娛樂,尤其罪孽深重。如果在主日和瞻禮前夕去舞會或類似的娛樂,翌日不能參加唱經班,等待、進入祭台或站在唱經樓。
封聖
[編輯]1966年,伊望總主教帶着「庫爾斯克之根·符印之母」聖像巡遊各地。這一年的7月2日(儒略曆6月19日),伊望訪問西雅圖聖尼古拉教堂,在密室禱告時去世。伊望總主教逝世後,許多信徒都以書面確認,正如他所祈禱的,發生了奇蹟。他的遺體運回了舊金山,安葬在他興建的諸憂苦者之喜樂聖母主教座堂主祭台下。他的遺體雖然未經防腐處理,但是到1993年,在打開聖伊望主教靈柩時,卻發現其依然完好未朽壞。1994年7月2日,在伊望主教去世28周年之際,被俄國域外教會隆重地封為聖人。他的紀念日定在最接近7月2日的星期六。他在世界許多地方都得到敬愛和慶祝,一部分聖髑奉安於塞爾維亞、俄羅斯、阿索斯山、保加利亞,2008年又有一小部分聖髑來到中國的北京、上海和香港牧區[4]。1996年,在伊望主教的百年誕辰,紐約約旦谷上帝聖三修道院的修士司祭安德列神父繪製了聖伊望的聖像,描繪伊望總主教用十字架和三叉燭行祝福禮的情景,這幅聖像因接觸過伊望主教不朽的法體聖髑,被東正教徒認為可以因聖伊望主教的代禱而蒙受祝福。
參考文獻
[編輯]- ^ Определение освященного Архиерейского Собора Русской Православной Церкви по докладу председателя Синодальной комиссии по канонизации святых митрополита Крутицкого и Коломенского Ювенали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На официальном сайте МП 24 июня 2008 г.
- ^ 上海及旧金山的圣伊望. [2009-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 ^ 中华正教会的自治之路. [2009-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住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牧區里,主內親愛的俄羅斯東正教會可敬的牧者和虔誠的子民,受主保佑的中華自治正教會信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年10月10日)
- Rose, Fr. Seraphim & Abbot Herman. (1987). Blessed John the wonderworker: A preliminary account of the life and miracles of Archbishop John Maximovitch (Third, revised ed.). Platina: St. Herman of Alaska Brotherhood. ISBN 0-938635-01-8.
外部連結
[編輯]- Житие святителя Иоанна, архиепископа Шанхайского и Сан-Францисског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На официальном сайте МП 2 июля 2008 г.
- Святитель Иоанн Шанхайский и Сан-Францисский чудотворе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В Православном каленадаре
- Биографи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Биография
- Биографи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Биографи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Excerpts from the Prima Vita of St. John
- Account of the uncovering of St. John's relics
- Official report on the uncovering of the rel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ife, Miracles and Sermons of St. John, by Bishop Alexander (Milea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cons of St. John
- 舊金山諸憂苦者之喜樂聖母主教座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
[編輯]- 東正教
- 上海聖尼古拉堂 (紀念殉道沙皇尼古拉二世)
- 哈爾賓慈心院皇冠致命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紀念殉道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善待俄羅斯難民的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
- 中華東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