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征服花剌子模
蒙古征服花剌子模 | |||||||||
---|---|---|---|---|---|---|---|---|---|
蒙古西征的一部分 | |||||||||
花剌子模帝国(1077-1220) | |||||||||
| |||||||||
参战方 | |||||||||
蒙古帝国 | 花剌子模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成吉思汗 术赤 察合台 窝阔台 拖雷 速不台 哲别 者勒蔑 木华黎 忽必来 合撒儿 博尔术 Sorkin-shara |
阿拉乌丁·摩诃末苏丹 札兰丁 亦纳勒术† (遭处刑) | ||||||||
兵力 | |||||||||
100,000蒙军-50,000名葛逻禄人和阿尔斯兰人的盟军的强弩兵、与威力强大的攻城机具(攻城车,抛石机,冲撞机等)多部 | 400,000人(仅有守城兵,且调度缓慢,几乎未征调大军) | ||||||||
伤亡与损失 | |||||||||
10,000人战殁 |
150,000人被杀 约15,000名平民被杀 |
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至1221年,它标示著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当时雄踞中亚的“花剌子模王朝”的国境面积相当于印度次大陆的大小。
武力入侵征服花剌子模王朝并非是成吉思汗最初的计划。《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曾经写信给花剌子模最高统治者阿拉乌丁·摩诃末苏丹,以平等温和的用词之礼问候摩诃末,成吉思汗口述:“摩诃末可汗你统治日落地方,我统治日升地方”,言明且以贸易和文化交流,兴盛彼此。当时成吉思汗方与西夏言和、正与他眼中的世仇也是强敌的金朝交战于满洲及华北。历史学家大卫·尼科尔认为,土库曼与其他游牧民族,彼此多少皆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只要贸易顺利,在尊重政治及文化的自主性之惯例下,至多纳为附庸。该研究也分析,甚至在蒙古侵略中原时,就其观点视之,早先游牧民族侵略金朝、宋朝都会有流血事端,花剌子模原本不会有这样的遗憾出现。[1]
由于蒙古第一次西征带给了伊斯兰世界太多的毁灭,自残存无几而惊恐的花剌子模王朝人民事后回忆,蒙古兵因“血腥杀戮”(集数十场作战)开始恶名昭彰;这场不到两年的国与国的战争,实际上不纯粹是一个中亚帝国的彻底毁灭,也将成吉思汗的残忍作战方式带到西方:迂回攻击;彻底、全面且恐怖,军队以武器屠戮民众。[1]
战事起因
[编辑]《蒙古秘史》记载:战争爆发的近因在于商业纠纷。物资越来越丰富的蒙古在成吉思汗的指示下派出500人规模的骆驼商队,行经丝路中段的花剌子模王朝境内讹答剌。1218年蒙古商队中的十馀人被当地土官海尔汗亦纳勒术以从事间谍活动为名加以逮捕(蒙古史料都强调成吉思汗原无西征之意,因此商队并无间谍,但也有其他史家怀疑部分商队成员可能兼负探听花剌子模防务虚实的任务);蒙古派出以一名穆斯林正使和二名蒙古人副使组成的特使团至花剌子模王朝要求释放商队成员并将亦纳勒术交给蒙古究责,但花剌子模国王阿拉乌丁·摩诃末不但不答应,还让属下将正使斩首,并烧掉副使们的胡须。噩耗传回蒙古,战事遂起。
最后战役与结局
[编辑]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迅速崛起的花剌子模王朝(1194—1220年)遭遇到蒙古军团,武力即几乎被铲除殆尽。札兰丁王子尚未来得及继承花剌子模王朝的摩诃末(1200—1220年在位)的埃米尔之位,随后在故国西境重整残兵击退蒙古军。成吉思汗闻讯,派遣哲别、速不台率军25000人等火速追击并发动了一次小西征。1221年春,战败的札兰丁向东往印度河流域地区逃亡,之后到了德里苏丹国库特布沙希王朝的西部。
西征致胜的关键
[编辑]蒙古骑兵当时的兵种富分工性,配备和训练亦称精实,但与明末在辽宁抵御后金的明朝关外铁骑相较,蒙古致胜的基础实非源于骑兵团的贡献。蒙古当年西征的基础,是来自于早年(1211—1216年)与金朝、西夏长年交战后,所掳获到的攻城武器和制造这些攻城武器的工匠(抛石机、冲撞机、攻城车等)和所学习到的攻城技巧。西征固然耗资庞大,但据估计,所动用到的兵员约在十万。研究结果,蒙古军所持的武器堪称是当代最先进。而真正武器的发明国金朝与宋朝在实用技巧上则大不如蒙古的灵活。
二度西征的预告
[编辑]成吉思汗大军凯旋回蒙古,留置大部分军队驻防中亚河中地区和大呼罗珊:象征蒙古帝国大军毁灭与并吞其他国家的阴影已然遮蔽了穆斯林世界,正在东征的欧洲基督教十字军也开始和蒙古人联络结盟合力对付伊斯兰世界。伊斯兰地区的文明与富裕,开阔了蒙古人的世界观,往后的中东地区和东欧各国在劫难逃。[2]三十年后,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卷土重来,镇压了中东地区。原花剌子模王朝所属的中亚即成为帝国经略中东、东欧及俄罗斯的前哨站。
西征前成吉思汗意识到汗位继承之事
[编辑]征服花剌子模王朝战争结束后,成吉思汗年事已高。其妻也遂问起“以后如果你不在了,这么大的国家将由谁带来治理?”成吉斯汗有四名嫡子,每个都是身经百战且各有勋业(在玉龙杰赤战役围城时,长男术赤与次男察合台为了攻取后城池归谁的问题爆发激烈的冲突,导致两支蒙古精锐竟屡攻不下这座富裕而精悍的小城)。结果察合台说出了愿意服从仁慈的三弟窝阔台的原因。成吉思汗一一问了其馀三个儿子的意见,在长男朮赤的尊重和幼子拖雷的支持下,慎重考虑后,三子窝阔台成为成吉思汗生前属意的储君[3](此例并未演变成往后蒙古择君的惯例)。成吉思汗犹在世时,曾召四子,说明“折一枝箭,好折;折一把箭,难折”训诫“团结”道理。[4]
术赤在封地位于阿尔泰山以西,和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的锡尔河以北地方,以此为前提下,于1235—1241年率军到拓展领土,封拔都汗。[1]术赤的继承人拔都及金帐汗国别儿哥汗,在东欧和中欧地区经过蒙古第二次西征及术赤一脉(有罗斯诸公和钦察人协助)的三代经营下,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金帐汗国(1219—1502年)也稳固了东欧霸主的地位,直至二百五十年之后后莫斯科大公国崛起灭之,术赤一系才在东欧政治史上全然退出。[5]
兄弟阋墙
[编辑]1260年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君主于史上别具光荣意义的阿音札鲁特战役击败了当时留驻西亚的怯的不花所统帅的12000人大军后(其中仅约5000蒙古军),曾于1258年1月攻占并掠夺巴格达。当时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汗之所以未能派兵为败战的大军复仇,主因是其皈依伊斯兰教的堂兄弟别儿哥汗在高加索一带向旭烈兀发起进攻,否则历史可能将会改变:即非洲埃及也许会被蒙古帝国征服。
由于别儿哥此时已是伊斯兰教徒,而旭烈兀则不是,两者严重的分歧导致金帐汗国和伊儿汗国两汗国之间的战争。几乎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其胞弟阿里不哥也因争夺汗位而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这些战争是蒙古皇族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最终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但追溯而言,自蒙古征服花剌子模及第二代父执辈争夺大汗宝座起便已埋下远因。[2]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来源
[编辑]- Amitai-Preiss, Reuven. The Mamluk-Ilkhani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521-52290-0)
- Chambers, James. The Devil's Horsemen: The Mongol Invasion of Europe, Atheneum, 1979. (ISBN 0-689-10942-3)
- Hildinger, Erik. Warriors of the Steppe: A Military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500 B.C. to A.D. 1700, Sarpedon Publishers, 1997. (ISBN 1-885119-43-7)
- Morgan, David. The Mongols, 1986. (ISBN 0-631-17563-6)
- Nicolle, David. The Mongol Warlords, Brockhampton Press, 1998.
- Reagan, Geoffry. The Guinness Book of Decisive Battles, New York: Canopy Books, 1992.
- Saunders, J.J. The History of the Mongol Conquests,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1. (ISBN 0-8122-1766-7)
- Sicker, Martin. The Islamic World in Ascendancy: From the Arab Conquests to the Siege of Vienna, Praeger Publishers, 2000.
- Soucek, Svatopluk. A History of Inner Asia, Cambridge, 2000.
- Stubbs, Kim. Facing the Wrath of Khan.
- Man, John. & St Martins Pr Genghis Khan: Life, Death and Resurrection, 2005. (ISBN 0-312-31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