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漆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漆藝

漆工,也稱漆藝,是指製作漆器工藝。除了漆塑造像與漆器工藝之外,木器家具與神像彩畫的塗裝工作,也是屬於漆藝的範圍;至於漆本身就是一種塗料,具有彩繪的功能,故又能獨立發展成漆繪藝術。因此漆藝的發展,是一項雕塑繪畫工藝綜合的應用藝術。

調漆

[编辑]

大漆色深,不易調出白色,桃花色等高明色彩。若要漆色鮮亮必須混合桐油,使漆色淡化。桐油含量低于20%,可用于打磨推光;桐油含量高于20%,則可用於打金膠,多層厚髹。

漆工首先必須將買來的桐油熬練,先加熱到攝氏140-200度,以文火加溫去除水份,熬成為光油。

漆器

[编辑]

漆器製作的程序繁複,可以簡單分為製胎與塗裝兩個步驟,製胎是製作未來的器型,而塗裝則是雕漆漆繪的裝飾表現。在漆器製作之前,預先以木器、竹器或銅器,作為塗裝時的內胎,接著再將調好顏色的漆,一層一層地著在胎壁上,這種工作又稱為「髹漆」。胎易受到材質的限制,無法削薄器壁減輕重量,於是又發明木片捲曲的筒狀,作為漆器的內胎,但缺點在於造型的刻板。

等到夾紵胎發明,漆器的型制便能夠自由改變。夾紵的製作方式,是先以漆灰塑造成形,然後用麻布纖維粗實的匹,糊在漆灰製的器胎上,然後一層一層髹漆,乾硬之後即可見到原來的造型。更進一步的發展,就是脫胎漆器的問世,據稱是在乾隆年間,福建福州的製漆藝人沈昭安所發明,脫胎漆器漆塑的製作幾乎類似,是雕塑技術的應用。

臺灣之「蓬萊塗」係源自於日據時期西元1928年,日人山中公先生開設「山中美術工藝漆器製造所」,以其環遊臺灣觀察的民俗風情,以原住民、植物、動物為主題,設計生產圓盤、花瓶、硯盒、花瓶...等漆器生活用品。 當時多以臺灣風土民情圖紋裝飾,如臺灣蝴蝶、原住民生活、日月潭景色、水果、花卉等,以雕刻、鑲崁、彩繪、磨顯等技法,開創木雕彩漆研磨推光技法,形成所謂「蓬萊塗」漆器[1]

漆繪

[编辑]

製胎完成以後,便進行漆藝的塗裝工作。漆器的裝飾手法相當多,大致可以分為「雕漆」、「雕填」和「鑲嵌」等三種方式。雕漆是指在漆質乾硬以後,於表面上進行刻花的裝飾工作,要做雕漆的表現之前,必須先有厚實的層,有時還會在漆面上「堆漆」,以加強厚度。常見的雕漆作品多是「剔紅」,所謂的剔紅,是在紅色為主的漆器上,將圖案紋飾以外的部份剔除,留下紅色圖案與非紅色的地紋,當然視主色的不同,又有剔黃、剔綠或剔黑的稱法。雕填的作法,則包含了雕漆和填漆兩個步驟,先將不同配色的圖案雕除,然後填上其他顏色,乾映之後再將之磨平,使得漆器的紋飾,具有多色彩的表現。更精緻的裝飾手法,還有「沉金」「描漆」、「變塗」的應用。至於鑲嵌,則是在漆面上附貼不同的材質,由於漆質本身即具有黏性,所以鑲嵌處理較無困難。常見的鑲嵌裝飾,是用貝殼所製成的「螺鈿」,其他還有金箔銀箔的貼飾,或將金箔金粉填入刻痕的「戧金」等表現。

來源

[编辑]
  1. ^ 漆工藝-蓬萊塗. [2019-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外部連結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漆工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