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東漢藩王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東漢諸侯列表

東漢藩王列表列出在更始帝東漢時期冊封的諸侯國所有藩王。本表各王在位年份,依《史記》、《漢書》各表體例,以各藩王初封、復封、改封之年作為元年開始計算,繼位者以前任藩王去世之年的隔年作為元年開始計算。凡因謀反、犯罪、無後等各種原因而除國者,若此後又立同名國,則另立新表格於其下。凡諡號僅列王號者,為因謀反、犯罪、貶位等原因而無諡號。在位年數一年以上者計入,不足一年者不計入。

更始帝時期群雄所立藩王

[编辑]

更始帝冊立

[编辑]
王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定陶王 劉祉 3年 24年-26年 舂陵侯劉敞之子。更始二年(24年)封定陶王。建武二年(26年)四月徙封城陽王。
宛王 劉賜 2年 24年-25年 漢朝宗室,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更始二年(24年)封宛王。建武元年(25年)降東漢。
燕王 劉慶 2年 24年-25年 漢朝宗室,舂陵侯劉敞之弟。更始二年(24年)封燕王,明年為赤眉軍所殺。
元氏王 劉歙 3年 24年-26年 漢光武帝劉秀族父。更始二年(24年)封元氏王,建武二年(26年)五月徙封泗水王。
漢中王 劉嘉 4年 24年-27年 漢朝宗室,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更始二年(24年)封漢中王。建武三年(27年)為公孫述所敗,降東漢。
汝陰王 劉信 2年 24年-25年 漢朝宗室,父劉顯,叔父劉賜,更始帝劉玄從侄,漢光武帝劉秀的族侄。更始二年(24年)封汝陰王。建武三年(25年)降東漢。
比陽王 王匡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封比陽王。更始三年(25年)投赤眉軍。
宜城王 王鳳 24年-? 更始二年(24年)封宜城王。
膠東王 朱鲔 更始二年(24年)封膠東王,他以祖訓「異姓不得封王」,未接受王號。
淮陽王 張卬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封淮陽王,三年(25年)降赤眉軍。
鄧王 王常 3年 24年-26年 更始二年(24年)封鄧王。建武二年(26年)降東漢。
穰王 廖湛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封穰王,三年(25年)降赤眉軍。
平氏王 申屠建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封平氏王,三年(25年)謀反,為更始帝劉玄殺害。
隨王 胡殷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封隨王,三年(25年)降赤眉軍。
西平王 李通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封西平王,建武元年(25年)入東漢。
舞陰王 李軼 2年 24年-25年 李通從弟。更始二年(24年)封舞陰王,明年為朱鮪所殺。
襄邑王 成丹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封襄邑王,三年(25年)為更始帝劉玄殺害。
陰平王 陳牧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封陰平王,三年(25年)為更始帝劉玄殺害。
潁陰王 宋佻 24年-? 更始二年(24年)封潁陰王。
郾王 尹尊 3年 24年-26年 更始二年(24年)封郾王,建武二年(26年)降東漢。
蕭王 劉秀 2年 24年-25年 漢朝宗室,更始二年(24年)封蕭王,建武元年(25年)六月稱帝,為大漢皇帝。
梁王 劉永 5年 23年-27年 漢朝宗室,梁王劉立之子。更始元年(23年)封梁王,建武元年(25年)自稱天子,建武三年(27年)為部將慶吾殺害。

赤眉冊立

[编辑]
王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長沙王 劉玄 1年 25年 漢朝宗室。本為皇帝,更始三年(25年)十月投降赤眉軍,後封為長沙王,同年十二月被殺。

劉永冊立

[编辑]
王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魯王 劉少公 25年-? 漢朝宗室,梁王劉永之弟。更始三年(25年)梁王劉永立為魯王。
淮陽王 劉茂 1年 26年 漢朝宗室,泗水王劉歙堂弟。建武二年(26年)梁王劉永立為淮陽王,同年降東漢。
齊王 張步 3年 27年-29年 建武三年(27年)夏梁王劉永立為齊王,建武五年(29年)十月降東漢。
海西王 董憲 4年 27年-30年 建武三年(27年)夏梁王劉永立為海西王,建武六年(30年)為部將殺害。
梁王 劉紆 3年 27年-29年 漢朝宗室,梁王劉永之子。建武三年(27年)即梁王位,建武五年(29年)為部將殺害。

公孫述冊立

[编辑]
王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朔寧王 隗囂 3年 31年-33年 龍興七年(31年)公孫述立為朔寧王。龍興九年(33年)憂憤而死。
朔寧王 隗純 2年 33年-34年 隗囂之子。龍興九年(33年)即位。十年(34年)十月降東漢。
汝寧王 延岑 8年 29年-36年 龍興五年(29年)公孫述立為汝寧王,十二年(36年)十一月降東漢。
翼江王 田戎 8年 29年-36年 龍興五年(29年)公孫述立為翼江王,十二年(36年)七月被殺。

自立稱王

[编辑]
王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淮南王 李憲 5年 23年-27年 更始元年(23年)割據盧江,自稱淮南王。建武三年(27年)自稱天子。
楚黎王 秦豐 6年 24年-29年 南郡人。更始二年(24年)自稱楚黎王。建武五年(29年)六月降東漢。
蜀王 公孫述 2年 24年-25年 更始二年(24年)自稱蜀王,明年四月稱帝。
西平王 盧芳 1年 25年 建武元年(25年)自稱西平王,同年稱漢皇帝。
武安王 延岑 2年 26年-27年 建武二年(26年)二月自稱武安王,明年兵敗歸降秦豐。

東漢朝

[编辑]

漢宗室系藩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淮陽王 劉玄 25年 漢光武帝劉秀族兄。建武元年(25年)九月遙封淮陽王,同年十二月被赤眉軍殺害。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城陽恭王 劉祉 10年 26年-35年 舂陵侯劉敞之子。建武二年(26年)四月封城陽王,十一年(35年)二月薨。
建武十三年(37年)廢國併入琅邪郡。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泗水王 劉歙 9年 26年-34年 漢光武帝劉秀族父。建武二年(26年)五月封泗水王,十年(34年)去世。
建武十三年(37年)廢國併入廣陵郡。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真定王 劉得 12年 26年-37年 真定王劉楊之子。建武二年(26年)五月封真定王,建武十三年(37年)二月降封真定侯。
建武十三年(37年)廢國併入常山郡。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長沙王 劉興 12年 26年-37年 長沙公劉舜之子。約建武二年(26年)左右封長沙王[1],十三年(37年)二月降封臨湘侯。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淄川王 劉終 9年 26年-34年 泗水王劉歙之子。建武二年(26年)六月封淄川王,十年(34年)去世。
建武十三年(37年)廢國併入高密郡。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中山王 劉茂 12年 26年-37年 泗水王劉歙堂弟。建武二年(26年)五月封中山王,十三年(37年)二月降封單父侯。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河間王 劉邵 7年 31年-37年 漢朝宗室。建武七年(31年)八月復封河間王,建武十三年(37年)二月降封樂成侯。

巨鹿都尉系藩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廣陽王 劉良 4年 26年-29年 漢光武帝劉秀叔父。建武二年(26年)四月封廣陽王,五年(29年)三月徙封趙王。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趙孝王 劉良 9年 29年-37年 漢光武帝劉秀叔父。本廣陽王,建武五年(29年)三月徙封趙王,十三年(37年)二月降為趙公。
中隔5年。
第2任 二世 趙節王 劉栩 39年[2] 43年-81年 趙孝王劉良之子。本趙公,建武十九年(43年)閏四月晉爵趙王。
第3任 三世 趙頃王 劉商 23年 82年-104年 劉栩之子。
第4任 四世 趙靖王 劉宏 12年 105年-116年 劉商之子。
第5任 五世 趙惠王 劉乾 48年 117年-164年 劉宏之子。
第6任 六世 趙懷王 劉豫 165年-? 劉乾之子。
第7任 七世 趙獻王 劉赦 ?-211年 劉豫之子。
第8任 八世 趙王 劉珪 2年 212年-213年 劉赦之子。建安十六年(211年)六月徙封博陵王。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博陵王 劉珪 8年[3] 213年-220年 劉赦之子。本趙王,建安十八年(213年)六月徙封博陵王。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南頓縣令系藩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太原王 劉章 10年 26年-35年 齊武王劉縯長子。建武二年(26年)四月封太原王,建武十一年(35年)二月降封齊公。[4]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齊武王 劉縯 漢光武帝劉秀長兄。建武十五年(39年)四月追諡為齊公,後追諡為王。
第1任 始封 齊哀王 劉章 6年[5] 41年-46年 劉縯長子。本齊公,建武十七年(41年)閏四月晉爵齊王。
第2任 二世 齊煬王 劉石 24年 47年-70年 劉章之子。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就國。
第3任 三世 齊王 劉晃[6] 17年 71年-87年 劉石之子。章和元年(87年)七月貶為蕪湖侯,國除。
中有3年國廢。
第4任 四世 齊惠王 劉無忌 52年 90年-141年 劉晃之子。永元二年(90年)五月封為齊王。
第5任 五世 齊頃王 劉喜 5年 142年-146年 劉無忌之子。
第6任 六世 齊王 劉承 147年-? 劉喜之子。[7]
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魯哀王 劉仲 漢光武帝劉秀次兄。建武十五年(39年)四月追諡為魯哀公,後追諡為王。
第1任 初封 魯王 劉興 12年 26年-37年 齊武王劉縯次子(劉仲嗣子)。建武二年(26年)四月封魯王,十三年(37年)二月降為魯公,建武十七年(41年)閏四月復為魯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正月徙封北海王。
12年 41年-52年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北海靖王[8] 劉興 13年[9] 52年-64年 齊武王劉縯次子。本魯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正月徙封北海王。
第2任 二世 北海敬王 劉睦 10年 65年-74年 劉興之子。永平十七年(74年)正月去世[10]
第3任 三世 北海哀王 劉基 12年[11] 75年-86年 劉睦之子。
中有4年無繼位者。
第4任 北海王 劉威 7年 90年-96年 劉睦庶子。本斟鄉侯,永元二年(90年)五月晉封北海王。永元八年(96年)遇謗,自殺。
中有11年無繼位者。
第5任 四世 北海頃王 劉普[12] 17年[13] 107年-123年 劉睦之孫。本壽光侯,永初元年(107年)五月晉封北海王。
第6任 五世 北海恭王 劉翼 14年 124年-137年 劉普之子。
第7任 六世 北海康王 劉囗 138年-? 劉喜之子。去世年份不詳。
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

光武帝系藩王

[编辑]

中山國

[编辑]
中山國(41年-44年)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中山王 劉輔 4年 41年-44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二子。本右馮翊公,建武十七年(41年)晉封中山王,二十年(44年)六月徙封沛王。
中山國(54年-174年)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中山簡王 劉焉 37年[14] 54年-90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十子。本左馮翊王,建武三十年(54年)四月徙封中山王。
第2任 二世 中山夷王 劉憲 28年[15] 91年-118年 劉焉之子。
第3任 三世 中山孝王 劉弘 22年[16] 119年-140年 劉憲之子。
第4任 四世 中山穆王 劉暢 34年 141年-174年 劉弘之子。
第5任 五世 中山節王 劉稚 174年 劉暢之子。無子嗣,國除為郡。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左馮翊王 劉焉 14年 41年-54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十子。本左馮翊公,建武十七年(41年)晉爵左馮翊王,三十年(54年)四月徙封中山王。

東海國(光武帝系)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東海王 劉陽 3年 41年-43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本東海公,建武十九年(41年)十月晉爵東海王,十九年(43年)六月立為皇太子。
第2任   東海恭王 劉彊 16年[17] 43年-58年 漢光武帝劉秀長子。本皇太子,建武十九年(43年)六月[18]廢為東海王。
自劉彊死後,東海郡收歸漢廷,東海國僅食魯郡一地,而東海王封號未變。[19]
第3任 二世 東海靖王 劉政 44年 59年-102年 劉彊之子。
第4任 三世 東海頃王 劉肅 23年 103年-125年 劉政之子。
第5任 四世 東海孝王 劉臻 31年 126年-156年 劉肅之子。
第6任 五世 東海懿王 劉祗 44年 157年-200年 劉臻之子。
第7任 六世 東海王 劉羨 20年 201年-220年 劉祗之子。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楚王 劉英 30年[20] 41年-70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三子。本楚公,建武十七年(41年)十月進爵楚王。永平十三年(70年)謀反被廢,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濟南安王 劉康 57年[21] 41年-97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五子。本濟南公,建武十七年(41年)十月進爵濟南王。
第2任 二世 濟南簡王 劉錯 6年 98年-103年 劉康之子。
第3任 三世 濟南孝王 劉香 22年[22] 104年-125年 劉錯之子。無子嗣,國絕。
第4任 濟南釐王 劉顯 3年 126年-128年 劉錯之子。本阜陽侯,永建元年(126年)六月晉封濟南王。
第5任 四世 濟南悼王 劉廣 25年 129年-153年 劉顯之子。無子嗣,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東平憲王 劉蒼 43年[23] 41年-83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六子。本東平公,建武十七年(41年)十月晉爵東平王。
第2任 二世 東平懷王 劉忠 1年 84年 劉蒼之子。
第3任 三世 東平孝王 劉敞 48年 85年-132年 劉忠之子。
第4任 四世 東平頃王 劉端 47年 133年-179年 劉敞之子。
第5任 五世 東平王 劉凱 41年 180年-220年 劉端之子。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山陽王 劉荊 18年 41年-58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八子。本山陽公,建武十七年(41年)十月晉爵山陽王,永平元年(58年)八月徙封廣陵王,十年(67年)二月自殺,國除。
廣陵思王 10年 58年-67年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琅邪孝王 劉京 41年[24] 41年-81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十一子。本琅邪公,建武十七年(41年)十月晉爵琅邪王。
第2任 二世 琅邪夷王 劉宇 22年[25] 82年-103年 劉京之子。
第3任 三世 琅邪恭王 劉壽 17年 104年-120年 劉宇之子。
第4任 四世 琅邪貞王 劉尊 18年 121年-138年 劉壽之子。
第5任 五世 琅邪安王 劉據 47年 139年-185年 劉尊之子。
第6任 六世 琅邪順王 劉容 8年 186年-193年 劉據之子。
中有13年無繼位者。
第7任 七世 琅邪王 劉熙 11年 206年-216年 劉容之子。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被殺,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沛獻王 劉輔 41年[26] 44年-84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二子。本中山王,建武二十年(44年)六月徙封沛王。
第2任 二世 沛釐王 劉定 11年 85年-95年 劉輔之子。
第3任 三世 沛節王 劉正 14年 96年-109年 劉定之子。
第4任 四世 沛孝王[27] 劉廣 35年 110年-144年 劉正之子。
第5任 五世 沛幽王 劉榮 20年 145年-164年 劉廣之子。
第6任 六世 沛考王[27] 劉琮 165年-? 劉榮之子。
第7任 七世 沛恭王 劉曜 ?-? 劉琮之子。
第8任 八世 沛王 劉契 ?-220年 劉曜之子。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淮陽國→阜陵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淮陽王 劉延 33年 41年-73年 漢光武帝劉秀第七子。本淮陽公,建武十七年(41年)十月晉爵淮陽王,永平十六年(73年)七月徙封阜陵王,建初元年(76年)十一月貶為阜陵侯,章和元年(87年)九月復為阜陵王。
阜陵質王 4年 73年-76年
3年[28] 87年-89年
第2任 二世 阜陵殤王 劉沖[29] 2年 90年-91年 劉延之子。無子嗣。
中有2年無繼位者。
第3任 阜陵頃王 劉魴 30年 93年-122年 劉延之子,劉沖之兄。永元五年(93年)四月立為阜陵王。
第4任 三世 阜陵懷王 劉恢 10年 123年-132年 劉魴之子。
第5任 四世 阜陵節王 劉代 13年[30] 133年-145年 劉恢之子。無子嗣,國絕。
中有2年無繼位者。
第6任 阜陵恭王 劉便親[31] 13年 147年-159年 劉恢之子,劉代之兄。本勃遒亭侯,建和元年(147年)四月晉封阜陵王。
第7任 五世 阜陵孝王 劉統 8年 160年-167年 劉便親之子。
第8任 六世 阜陵王 劉赦 39年 168年-206年 劉統之子。無子嗣。
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任城孝王 劉尚 18年 84年-101年 東平憲王劉蒼之子。元和元年(84年)四月封任城王[32]
第2任 二世 任城貞王 劉安 19年 102年-120年 劉尚之子。
第3任 三世 任城節王 劉崇 31年 121年-151年 劉安之子。無子嗣,國絕。
中有10年無繼任者。
第4任 始封 任城王 劉博 14年[33] 161年-174年 河間孝王劉開之子。本參戶亭侯,延熹四年(161年)四月晉封任城王。無子,國絕。
第5任 始封 任城王 劉佗 46年 175年-220年 河間貞王劉建之子。本新昌侯,熹平四年(175年)三月晉封任城王。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明帝系藩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千乘哀王 劉建 2年 60年-61年 漢明帝劉莊長子。永平三年(60年)四月封千乘王[34],明年去世。
第2任 一世 千乘貞王 劉伉 15年 79年-93年 漢章帝劉炟長子。建初四年(79年)四月封千乘王。
第3任 二世 千乘王 劉寵 2年 94年-95年 劉伉之子。永元七年(95年)五月改稱樂安王。

廣平國→西平國陳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廣平王 劉羨 23年 60年-82年 漢明帝劉莊第二子。永平三年(60年)四月封廣平王[35],建初七年(82年)六月徙封西平王,章和二年(88年)三月徙封陳王。
西平王 7年 82年-88年
陳敬王 19年[36] 88年-96年
第2任 二世 陳思王 劉鈞 21年 97年-117年 劉羨之子。
第3任 三世 陳懷王 劉竦 2年 118年-119年 劉鈞之子。
第4任 二世 陳頃王 劉崇 5年 120年-124年 劉羨之子。本安壽亭侯,永寧元年(120年)四月晉封陳王。
第5任 三世 陳孝王 劉承 125年-? 劉崇之子。
第6任 四世 陳愍王 劉寵 30年以上 ? -197年 劉承之子。建安二年(197年)被殺,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鉅鹿王 劉恭 8年 72年-79年 漢明帝劉莊第三子。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封鉅鹿王,建初四年(79年)四月徙封江陵王[37],元和二年(85年)五月徙封六安王,章和二年(88年)三月徙封彭城王。
江陵王 7年 79年-85年
六安王 4年 85年-88年
彭城靖王 30年[38] 88年-117年
第2任 二世 彭城考王 劉道 28年 118年-145年 劉恭之子。
第3任 三世 彭城頃王 劉定 4年 146年-149年 劉道之子。
第4任 四世 彭城孝王 劉和 64年 150年-213年 劉定之子。
第5任 六世 彭城王 劉祗 7年 214年-220年 劉和之孫。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樂成靖王 劉黨 25年 72年-96年 漢明帝劉莊第四子。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封樂成王。
第2任 二世 樂成哀王 劉崇 2月 劉黨之子。無子嗣,國絕。
第3任 樂成釐王 劉巡 15年 97年-111年 劉黨之子,劉崇之兄。本脩侯,永元九年(97年)四月晉封樂成王。
第4任 三世 樂成隱王 劉賓 8年 112年-119年 劉巡之子。無子嗣,國絕。
第5任 二世 樂成王 劉萇 2年 120年-121年 濟北惠王劉壽之子。建光元年(121年)四月貶為臨湖侯。
延光元年(122年)改國名為安平國。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下邳惠王 劉衍 54年 72年-125年 漢明帝劉莊第六子。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封下邳王。
第2任 二世 下邳貞王 劉成 2年 126年-127年 劉衍之子。
第3任 三世 下邳湣王 劉意 57年 128年-184年 劉意之子。
第4任 四世 下邳哀王 劉宜 數月 劉意之子。無子嗣。
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汝南王 劉暢 8年 72年-79年 漢明帝劉莊第七子。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封汝南王,建初四年(79年)四月徙封梁王。
梁節王 20年[39] 79年-98年
第2任 二世 梁恭王 劉堅 26年 99年-124年 劉暢之子。
第3任 三世 梁懷王 劉匡 11年 125年-135年 劉堅之子。
第4任 三世 梁夷王 劉成 29年 136年-164年 劉堅之子,劉匡之弟。本孝陽亭侯,永和元年(136年)晉封梁王。
第5任 四世 梁敬王 劉元 16年 165年-180年 劉成之子。
第6任 五世 梁王 劉彌 40年 181年-220年 劉元之子。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常山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常山王 劉昞 8年 72年-79年 漢明帝劉莊第八子。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封常山王,建初四年(79年)四月徙封淮陽王。
第2任 二世 常山殤王 劉側[40] 13年 90年-102年 劉昞之子。永元二年(90年)五月封常山王。無子嗣,國絕。
第3任 三世 常山靖王 劉章 25年 103年-127年 劉昞之子,劉側之兄。
第4任 四世 常山頃王 劉儀 17年 128年-144年 劉章之子。
第5任 五世 常山節王 劉豹 8年 145年-152年 劉儀之子。
第6任 六世 常山王 劉暠 32年 153年-184年 劉豹之子。中平元年(184年)棄國走。
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

淮陽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淮陽頃王[41] 劉昞 9年[42] 79年-87年 漢明帝劉莊第八子。本常山王,建初四年(79年)四月徙封淮陽王[43]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濟陰悼王 劉長 13年 72年-84年 漢明帝劉莊第九子。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封濟陰王,元和元年(84年)去世,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二世 樂安夷王 劉寵 27年[44] 95年-121年 千乘貞王劉伉之子。本千乘王,永元七年(95年)五月改稱樂安王。
第2任 三世 樂安王 劉鴻 25年 122年-146年 劉寵之子。本初元年(146年)五月徙封渤海王。

章帝系藩王

[编辑]

平春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平春悼王 劉全 1年 79年 漢章帝劉炟第二子。建初四年(79年)四月封平春王,同年去世。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清河孝王 劉慶 25年 82年-106年 漢章帝劉炟第三子。本皇太子,建初七年(82年)六月廢為清河王。
第2任 二世 清河湣王 劉虎威 3年 107年-109年 劉慶之子。
第3任 三世 清河恭王 劉延平 35年 110年-144年 樂安夷王劉寵之子。
第4任 四世 清河王 劉蒜 3年 145年-147年 劉延平之子。建和元年(147年)贬尉氏侯,國除。

廣川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廣川王 劉常保 2年 107年-108年 清河孝王劉慶之子。永初元年(107年)二月封廣川王,明年去世,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甘陵威王 劉理 25年 148年-172年 安平孝王劉得之子。本經侯,[45]建和二年(148年)六月晉封甘陵王。
第2任 二世 甘陵貞王 劉定 4年 173年-176年 劉理之子。
第3任 三世 甘陵獻王 劉忠 13年 177年-189年 劉定之子,無子嗣。
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濟北惠王 劉壽[46] 31年 90年-120年 漢章帝劉炟第五子。永元二年(90年)五月立為濟北王。[47]
第2任 二世 濟北節王 劉登 15年 121年-135年 劉壽之子。
第3任 三世 濟北哀王 劉多 3年 136年-138年 劉登之子。
第4任 二世 濟北釐王 劉安國 7年 139年-145年 劉壽之子。
第5任 三世 濟北孝王 劉次 17年 146年-162年 劉安國之子。
第6任 四世 濟北王 劉鸞 163年-? 劉次之子。
第7任 五世 濟北王 劉政 ?-? 劉鸞之子,無子嗣。
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

河間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河間孝王 劉開 42年 90年-131年 漢章帝劉炟第六子。永元二年(90年)五月立為河间王。
第2任 二世 河間惠王 劉政 10年 132年-141年 劉開之子。
第3任 三世 河間貞王 劉建 10年 142年-151年 劉政之子。
第4任 四世 河間安王 劉利 28年 152年-179年 劉建之子。
第5任 五世 河間王 劉陔 41年 180年-220年 劉利之子。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濟南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濟南王 劉庾[48] 174年-? 河間安王劉利之子。熹平三年(174年)六月封濟南王。[49]
第2任 二世 濟南王 劉贇[50] ?-207年 劉庾之子,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被黃巾軍所殺。
第3任 三世 濟南王 劉開 13年 208年-220年 劉贇之子。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崇德侯。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安平孝王 劉得[51] 30年 122年-151年 河間孝王劉開之子。延光元年(122年)五月封安平王。
第2任 二世 安平王 劉續 33年[52] 152年-184年 劉得之子。中平二年(185年)有罪被殺,國除。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三世 渤海孝王 劉鴻 2年[53] 146年-147年 樂安夷王劉寵之子。本樂安王,本初元年(146年)五月徙封渤海王。
第2任 渤海王 劉悝 19年 147年-165年 漢桓帝劉志之弟。本蠡吾侯,建和元年(147年)七月晉封渤海王,延熹八年(165年)正月貶為廮陶縣王[54]
中有2年無繼位者。
第2任 渤海王 劉悝 6年 167年-172年 漢桓帝劉志之弟。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復封渤海王,熹平元年(172年)十月坐罪自殺。

城陽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城陽懷王 劉淑[55] 5年 90年-94年 漢章帝劉炟第七子。永元二年(90年)五月封城陽王,六年(94年)去世。無子,國除。

廣宗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廣宗殤王 劉萬歲 1年 93年 漢章帝劉炟第八子,漢和帝劉肇之弟。永元五年(93年)正月封廣宗王[56],同年去世。無子嗣,國除。

和帝系藩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平原懷王 劉勝 8年 106年-113年 漢和帝劉肇長子。延平元年(106年)正月立為平原王。
第2任 二世 平原哀王 劉得 6年 114年-119年 樂安夷王劉寵之子。
第3任 一世 平原王 劉翼 2年 120年-121年 河间孝王劉開之子。建光元年(121年)五月貶為都鄉侯,永建五年(130)封蠡吾侯。
第4任 二世 平原王 劉顧[57] 148年-? 劉翼之子。建和二年(148年)四月立為平原王。
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

安帝系藩王

[编辑]

濟陰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濟陰王 劉保 2年 124年-125年 漢安帝劉祜之子。本皇太子,延光三年(124年)九月貶為濟陰王,四年(125年)十一月即皇帝位。

靈帝系藩王

[编辑]

渤海國→陳留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渤海王 劉協 1年 189年 漢靈帝劉宏少子。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封渤海王,七月徙封陳留王,九月繼位為漢皇帝。
陳留王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弘农怀王 刘辩 2年 189年-190年 漢靈帝劉宏長子。中平六年(189年)繼位為大漢皇帝,同年九月廢為弘農王,次年正月被殺。

獻帝系藩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南陽王 劉馮 1年 200年 漢獻帝劉協之子。建安五年(200年)七月封南陽王,同年去世。

山陽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山陽王 劉懿 9年 212年-220年 漢獻帝劉協之子。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封山陽王,[58]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列侯。

東海國(獻帝系)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東海王[59] 劉敦 9年 212年-220年 漢獻帝劉協之子。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封東海王,[58]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列侯。

濟陰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濟陰王 劉熙[60] 9年 212年-220年 漢獻帝劉協之子。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封濟陰王,[58]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列侯。

濟北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濟北王 劉邈 9年 212年-220年 漢獻帝劉協之子。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封濟北王,[58]黃初元年(220年)降為列侯。

異姓藩王

[编辑]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代王 盧芳 3年 40年-42年 安定郡人。建武十六年(40年)十月遣使乞降,同年十二月封為代王[61],十八年(42年)五月亡入匈奴。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第1任 始封 魏武王 曹操 5年 216年-220年 漢臣。本魏公[62],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晉爵魏王。
第2任 二世 魏王 曹丕 1年 220年 曹操之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繼任魏王,同年(延康元年十月)受禅為魏帝。

自立稱王

[编辑]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注
漢中王 劉備 3年 219年-221年 漢室宗親。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自封漢中王,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自立為漢帝。
安定王 張純 3年 187年-189年 原为為中山中平四年(187年),與張舉丘力居起兵,自立安定王、弥天将軍。中平六年(189年)被門客王政所殺。
河首平汉王 宋建 30年 184年-214年 中平元年(184年)趁凉州大乱,自封“河首平汉王”,改元,置百官。建安十九年(214年)被曹操遣夏侯渊所讨伐。

注釋

[编辑]
  1. ^ 此據漢朝宗室真定王劉得、泗水王劉歙封王之年,推測劉興封長沙王大約與劉得、劉歙同時。
  2. ^ 《後漢書》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傳〉作在位40年,乃將趙公年數計入。
  3. ^ 《後漢書》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傳〉作在位9年,乃將趙王年數計入。
  4. ^ 《後漢書》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傳〉作徙封齊王,同書卷01〈世祖光武帝紀下〉記載「〔建武十一年二月〕丁巳,降趙王良為趙公,太原王章為齊公,魯王興為魯公」。
  5. ^ 《後漢書》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傳〉作在位21年,乃將太原王及齊公年數計入。
  6. ^ 《後漢紀》卷13作名「劉忍」。
  7. ^ 《後漢書》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傳〉未記載他的下落。
  8. ^ 《後漢紀》卷9作「靜王」。
  9. ^ 《後漢書》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傳〉作在位39年,乃將魯王及魯公年數計入。
  10. ^ 《後漢紀》卷10作永平十六年(73年)九月去世。
  11. ^ 《後漢書》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傳〉作在位14年,據卷2〈顯宗孝明帝紀〉及卷3〈肅宗孝章帝紀〉所載劉睦及劉基卒年推算,實際在位12年。
  12. ^ 《後漢紀》卷16作名「劉並」,蓋劉普之誤。
  13. ^ 《後漢書》卷14〈宗室四王三侯列傳〉作在位7年,據卷6〈孝安帝紀〉所載劉普封北海王及卒年推算,實際在位17年。
  14.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52年,乃將左馮翊公及左馮翊王年數計入。
  15.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22年,據卷4〈孝和孝殤帝紀〉及卷5〈孝安帝紀〉所載劉焉及劉憲卒年推算,實際在位28年。
  16.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28年,據卷5〈孝安帝紀〉及卷6〈孝孝順孝沖孝質帝紀〉所載劉憲及劉弘卒年推算,實際在位22年。
  17.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18年,乃將東海王劉陽年數計入。
  18. ^ 《後漢紀》卷7作「十月」。
  19. ^ 周振鶴:《後漢的東海王與魯國》,《歷史地理》第3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8頁。
  20.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33年,乃將楚公年數及被廢爵位後1年計入。
  21.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59年,乃將濟南公年數計入。
  22.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20年,據卷4〈孝和孝殤帝紀〉及卷5〈孝安帝紀〉所載劉錯及劉香卒年推算,實際在位22年。
  23.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45年,乃將東平公年數計入。
  24.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31年,據卷1〈世祖光武帝紀下〉、卷3〈肅宗孝章帝紀〉及卷42〈光武十王列傳〉所載封琅邪公、王之年及劉京卒年推算,不計琅邪公年數,實際在位41年。
  25.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20年,據卷3〈肅宗孝章帝紀〉及卷4〈孝和孝殤帝紀〉所載劉京及劉宇卒年推算,實際在位22年。
  26.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46年,乃將右馮翊公及中山王年數計入。
  27. ^ 27.0 27.1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記載沛王劉廣及劉琮均諡「孝」,然而祖孫不當諡號重複,其中一人必諡「考」字。
  28.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51年,乃將淮陽公、淮陽王及阜陵侯年數計入。
  29. ^ 《後漢書》卷4〈孝和孝殤帝紀〉作名「劉种」。
  30.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14年,據卷6〈孝順孝沖孝質帝紀〉所載劉恢及劉代卒年推算,實際在位13年。
  31. ^ 《後漢書》卷7〈孝桓帝紀〉作名「劉便」。
  32. ^ 《後漢紀》卷12作「成都王」。
  33. ^ 《後漢書》卷42〈光武十王列傳〉作在位13年,據卷7〈孝桓帝紀〉及卷8〈孝靈帝紀〉所載封任城王之年及卒年推算,實際在位14年。
  34. ^ 《後漢紀》卷10作永平十五年封千乘王。
  35. ^ 《後漢紀》卷10作永平十五年封陳留王。
  36. ^ 《後漢書》卷50〈孝明八王列傳〉作在位37年,乃將廣平王及西平王年數計入。
  37. ^ 《後漢書》卷50〈孝明八王列傳〉作徙封江陵王在建初三年。
  38. ^ 《後漢書》卷50〈孝明八王列傳〉作在位46年,乃將鉅鹿王、江陵王及六安王年數計入。
  39. ^ 《後漢書》卷50〈孝明八王列傳〉作在位27年,乃將汝南王年數計入。
  40. ^ 《後漢紀》卷13作名「劉惻」。
  41. ^ 《後漢紀》卷13誤作「淮南閔王」。
  42. ^ 《後漢書》卷50〈孝明八王列傳〉作在位16年,乃將常山王年數計入。
  43. ^ 《後漢紀》卷11作徙封淮南王。
  44. ^ 《後漢書》卷50〈孝明八王列傳〉作在位28年,乃將千乘王年數計入。
  45. ^ 《後漢紀》卷21誤作「徑城侯」。
  46. ^ 《後漢紀》卷13作名「劉惠」。
  47. ^ 《後漢紀》卷13誤作北海王。
  48. ^ 《後漢書·章帝八王列傳》作劉康,《後漢紀》卷23作名「劉虎」,這裡從《太平御覽》卷199引《續漢書》。
  49. ^ 《後漢紀》卷23作四月封濟南王。
  50. ^ 《後漢紀》卷30作名「劉斌」。
  51. ^ 《後漢書》卷10下〈皇后紀下·孝崇匽皇后〉誤作「劉豹」。
  52. ^ 《後漢書》卷50〈孝明八王列傳〉作在位34年,據卷7〈孝桓帝紀〉及卷8〈孝靈帝紀〉所載劉得及劉續卒年推算,實際在位33年。
  53. ^ 《後漢書》卷55〈章和八王列傳〉作在位26年,乃將樂安王年數計入。
  54. ^ 《後漢紀》卷22作「定陶王」,蓋廮陶王之誤。
  55. ^ 《後漢紀》卷13作名「劉瑕」。
  56. ^ 《後漢紀》卷13誤作「宋王」。
  57. ^ 《後漢書》卷10下〈皇后紀下·孝崇匽皇后〉作「劉石」,卷55〈河間孝王開傳〉作「劉碩」。
  58. ^ 58.0 58.1 58.2 58.3 《後漢紀》卷30作七月封漢獻帝四子為王。
  59. ^ 《後漢書》卷9〈孝獻帝紀〉及《後漢紀》卷30均作封東海王,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言不當有二個東海王,當是北海王之訛;周振鶴《後漢的東海王與魯國》推斷漢明帝為滿足東海恭王劉彊「誠願還東海郡」的心願,於是將東海郡收歸漢廷,僅讓其子劉政食魯郡一地,而東海王的封號未變。
  60. ^ 《後漢紀》卷30作名「劉臨」。
  61. ^ 《後漢紀》卷7作「冬十月」。
  62. ^ 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以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十郡建魏国,可置丞相以下百官,如同汉朝诸侯王制度曹操被封魏公时即以建立魏国。详见《三国志》之〈武帝纪〉、〈荀攸传〉。

參考文獻

[编辑]
  • 後漢書‧卷一上‧世祖光武帝紀第一上
  • 後漢書‧卷一下‧世祖光武帝紀第一下
  • 後漢書‧卷二‧顯宗明孝帝紀第二
  • 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紀第三
  •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
  •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 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第七
  •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
  •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
  •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
  •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 後漢書‧卷十一‧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
  • 後漢書‧卷十二‧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 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 後漢書‧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
  • 後漢書‧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
  • 後漢書‧卷五十‧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
  • 後漢書‧卷五十五‧章和八王列傳第四十五
  • 三國志‧卷一‧武帝紀
  • 三國志‧卷三十二‧先主傳
  • 後漢紀‧卷一‧光武帝紀一
  • 後漢紀‧卷二‧光武帝紀二
  • 後漢紀‧卷三‧光武帝紀三
  • 後漢紀‧卷四‧光武帝紀四
  • 後漢紀‧卷五‧光武帝紀五
  • 後漢紀‧卷六‧光武帝紀六
  • 後漢紀‧卷七‧光武帝紀七
  • 後漢紀‧卷八‧光武帝紀八
  • 後漢紀‧卷九‧明帝紀一
  • 後漢紀‧卷十‧明帝紀二
  • 後漢紀‧卷十一‧章帝紀一
  • 後漢紀‧卷十二‧章帝紀二
  • 後漢紀‧卷十三‧和帝紀
  • 後漢紀‧卷十四‧和帝紀
  • 後漢紀‧卷十五‧殤帝紀
  • 後漢紀‧卷十六‧安帝紀一
  • 後漢紀‧卷十七‧安帝紀二
  • 後漢紀‧卷十八‧順帝紀一
  • 後漢紀‧卷十九‧順帝紀二
  • 後漢紀‧卷二十‧質帝紀
  • 後漢紀‧卷二十一‧桓帝紀一
  • 後漢紀‧卷二十二‧桓帝紀二
  • 後漢紀‧卷二十三‧靈帝紀一
  • 後漢紀‧卷二十四‧靈帝紀二
  • 後漢紀‧卷二十五‧靈帝紀三
  • 後漢紀‧卷二十六‧獻帝紀一
  • 後漢紀‧卷二十七‧獻帝紀二
  • 後漢紀‧卷二十八‧獻帝紀三
  • 後漢紀‧卷二十九‧獻帝紀四
  • 後漢紀‧卷三十‧獻帝紀五

參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