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摩訶提婆

摩诃提婆梵語महादेव,Mahadeva),意譯為大天,他是印度佛教比丘,約生活在阿育王時代,將佛教傳播到南印度。他是大眾部早期領導者之一,《異部宗輪論》稱制多部以他為始祖。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記載中,大天提出五項新學說(大天五事),因而引起上座部大眾部分裂。對大天採取極負面態度。

傳說

[编辑]

大天比丘

[编辑]

唐朝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記載有兩位大天,第一位出于佛滅一百餘年後,生活在阿育王時代。《大毘婆沙論》和唐朝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記載他在早期佛教中初创异见,提出大天五事的學說,引起上座部僧團的不滿[1],擁戴者更称为大众部[2]真諦部執異論疏》中,認可五事符合佛法,大天宣說五事來掩飾自己出家後的五項劣跡[3]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中,認可五事符合佛法,認同大天為受到誹謗的佛教大宗師[4]

大毘婆沙論》記載他是商人的兒子,曾與其母通姦,殺父殺阿羅漢殺母,犯三逆罪,之後為求滅罪而出家[5]。《阿育王傳》中提到,在優波鞠多時,一位南天竺比丘,其事蹟與《大毘婆沙論》所說的大天近似,可能是其原型[6]

真諦部執異論疏》和玄奘大唐西域記》還有傳說當时阿育王党于大天,欲悉杀上座部之圣僧,故彼等去而往迦湿弥罗国[7]。《大毘婆沙論》記載因大天提出五事導致鬪諍,僧團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僧因國王贊同大天又破船害僧,於是施展神通,乘空西北而去,至迦濕彌羅國[8]。又載因其惡見,大天死後,無法用火焚葬,用穢物灑之,方將屍體燒為灰燼[9]

唐朝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記載,第二位大天在佛滅後二百年,曾是外道于大眾部中出家,重新宣揚大天五事,建立制多山部[10]。上座部稱他為「賊住大天」。此前姚秦失譯的《十八部論》和陳朝真諦譯《部執異論》中,只有這一位外道大天,佛滅一百餘年後提出五事導致根本分裂的是三比丘[11]或外道[12]

南傳《善見律毘婆沙》記載在佛滅二百餘年後,阿育王時代,在僧團中有一位名望極高的大天比丘,曾為阿育王長子摩哂陀授十戒,擔任阿闍黎[13];在第三次結集後僧團派他至摩醯娑慢陀羅國傳教[14],一般認為是現在南印度的迈索尔,也有說是讷尔默达河中游的 Māhissati

大天聖王

[编辑]

分別功德論》提及了一位大天聖王[15],此本生故事[16]的記載見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復次諸仁,其大天王,復於彌恥羅城中,子孫相承,八萬四千代,皆名大天,並得仙通,及修戒行,正法化人。[17]

現代考證

[编辑]

大毘婆沙論》記載大天提出五事導致根本分裂,未提及朋黨於大天的摩揭陀國華氏城王的名字;《十八部論》和《部執異論》記載阿育王時因五事而發生根本分裂,而未提及是大天在此時提出了這五事。玄奘所譯的《異部宗輪論》以及《大唐西域記》中的阿育王朋黨提出五事的大天的說法可能是綜合各家記載而成。呂澂認為賊住大天是真的歷史人物,商主之子大天是他的影寫者[18],進而南傳的大天和北傳的賊住大天可能是同一人。

註釋與引用

[编辑]
  1. ^ 《大毘婆沙論》:「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於後漸次鷄園寺中。上座苾芻多皆滅歿。十五日夜布灑他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
  2. ^ 《異部宗輪論》:「佛、薄伽梵般涅盤後,有百餘年,先聖時淹,如日久没。摩揭陀國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
  3. ^ 真諦部執異論疏》:「大天所説五事亦有虚實。故共思攝。一者魔王天女。實能以不淨染羅漢衣。二者羅漢。不斷習氣。不具一切智。即爲無明所覆。三者須陀洹人。於三解脱門。一無不自證。乃無復疑。於餘事中。猶有疑惑。四者鈍根初果。不定自知得與不得。問善知識。得須陀洹有若爲事相。知識爲説有不壞淨。謂若於四諦無疑、於戒無失、於三寶得不壞信者、此人已證初果。因更自觀察。自審知得。五者聖道亦有因言顯者。如舍利弗等。當口誦偈時。即得聖道。若不如此。説者即名爲虚。」
  4. ^ 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大天名高德大,果證年卑。王貴欽風,僧徒仰道。既而卓牢無侶,遂為時俗所嫉,謗之以造三逆,加之以增五事。大天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
  5. ^ 大毘婆沙論》卷99:「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娉妻室,生一男兒,顏容端正,與字大天。」「大天雖犯三逆罪,然善根未斷,深生憂悔。聞沙門釋氏有滅罪法,遂詣雞園寺,於其門外聞一苾芻誦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彼聞已歡喜,往一苾芻所請出家。大天聰明,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說法,自稱阿羅漢,上下歸仰。」
  6. ^ 《阿育王傳》卷5:「南天竺有一男子,與他婦女交通。母語兒言:『與他交通,是大惡法。婬欲之道,無惡不造。』聞是語已,即殺其母。往至他家,求彼女人,竟不獲得。心生厭惡,即便出家。不久受持讀誦三藏經教,習徒眾多。諸弟子將其徒眾,至尊者鞠多所。尊者知其犯於逆罪,竟不與語。而作是念:犯逆之人無有道果。尊者鞠多不與語故,即將徒眾還歸本所。」
  7. ^ 西域记》三曰:“摩竭陀国无忧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一百年命世君临,威被殊俗,深信三宝,爱育四生。时有五百罗汉僧,五百凡夫僧,王所敬仰供养无差。有凡夫僧摩诃提婆,唐言大天,阔达多智,幽求名实。潭思作论,理违圣教。凡有闻知,群从异议。无忧王不识凡圣,同情所好,党授所亲。召集僧德赴殑伽河欲沉深流,总从诛戮。时诸罗汉既逼命难,咸运神通,凌虚履空。来至此国,山栖谷隐。”
  8. ^ 大毘婆沙論》卷99:「王遂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眾。訶伏餘眾。事畢還宮。爾時鷄園諍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時諸賢聖知眾乖違。便捨鷄園欲往他處。諸臣聞已遂速白王。王聞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邊。載以破船中流墜溺。即驗斯輩是聖是凡。臣奉王言便將驗試。時諸賢聖各起神通。猶如雁王陵虛而往。復以神力攝取船中同捨鷄園未得通者。現諸神變作種種形相。次乘空西北而去。王聞見已深生愧悔。悶絕躃地水灑乃蘇。速即遣人尋其所趣。使還知在迦濕彌羅。復固請還僧皆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國。造僧伽藍安置賢聖眾。隨先所變作種種形。即以摽題僧伽藍號。謂[1]鷄園等數有五百。復遣使人多齎珍寶營辦什物而供養之。由是爾來此國多有諸賢聖眾任持佛法。相傳制造于今猶盛。波吒梨王既失彼眾。相率供養住鷄園僧。」
  9. ^ 大毘婆沙論》卷99:「至第七日,彼遂命終。王及諸臣城中士庶,悲哀戀慕,各辦香薪,并諸酥油花香等物,積置一處而焚葬之。持火來燒,隨至隨滅,種種方計,竟不能然。有占相師,謂眾人曰:『彼不消此殊勝葬具,宜以狗糞而灑穢之。』便用其言,火遂炎發。須臾焚蕩,俄成灰燼,暴風卒至,飄散無遺。故彼是前惡見等起,諸有智者,應知避之。」
  10. ^ 異部宗輪論》:「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
  11. ^ 失譯《十八部論》:「時有比丘。一名能。二名因緣。三名多聞。說有五處以教眾生。所謂從他饒益無知。疑由觀察。言說得道。此是佛(教)。從始生二部。」
  12. ^ 真諦譯《部執異論》:「如是時中大眾破散。破散大眾凡有四種。一大國眾。二外邊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此四大眾。共說外道所立五種因緣。五因緣者。如彼偈說。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思擇此五處。分成兩部。」
  13. ^ 《善見律毘婆沙》卷2:「眾僧已受,即推目揵連子帝須為和尚;摩呵提婆為阿闍梨,授十戒;大德末闡提為阿闍梨,與具足戒。是時摩哂陀年滿二十,即受具足戒,於戒壇中得三達智,具六神通漏盡羅漢。」
  14. ^ 《善見律毘婆沙》卷2:「即遣大德: 『末闡提!汝至罽賓、揵陀羅吒國中。摩呵提婆!至摩醯婆末陀羅國。勒棄多!至婆那婆私國。曇無德!至阿波蘭多迦國。摩訶曇無德!至摩訶勒吒國。摩呵勒棄多!至臾那世界國(是漢地也)。末示摩!至雪山邊國。須那迦鬱多羅!至金地國。摩哂陀、鬱帝夜參婆樓拔陀!至師子國。各豎立佛法。』於是諸大德各各眷屬五人,而往諸國豎立佛法。」
  15. ^ 《分別功德論》卷1:「昔大天聖王,具四梵堂,展轉相紹,乃至八萬四千王,皆有梵堂。唯大天一人是大士,其餘皆是小節。」
  16. ^ 玄奘大唐西域記·吠舍釐國》:「吠舍釐城西北減二百里,有故城,荒蕪歲久,居人曠少,中有窣堵波。是佛在昔為諸菩薩人天大眾,引說本生修菩薩行,曾於此城,為轉輪王,號曰摩訶提婆(唐言大天),有七寶,應王四天下。覩衰變之相,體無常之理,冥懷高蹈,忘情大位,捨國出家,染衣修學。」
  17. ^ 中阿含經·王相應品·大天奈林經》:「世尊告曰:阿難!在昔異時,此彌薩羅奈林之中,於彼有王,名曰大天,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阿難!是為從子至子,從孫至孫,從族至族,從見至見,展轉八萬四千轉輪王,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彌薩羅大天奈林中。」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佛告大王,我為求無上菩提故,修行布施作諸福業。大王諦聽,乃往古昔,彌地羅國,有轉輪王名為大天,我於《中阿笈摩》,已廣說訖。」
  18. ^ 《印度佛教史略》:「前後畢竟同為一人,即賊住大天真為歷史人物,舶主兒大天則其影寫者也。」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