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原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太原城墙
1948年至1949年绘制的太原地图,明清太原府城轮廓清晰可见。

太原城或称太原府城,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境,是北宋时开始营造的城池,延续至今是为太原市旧城区。

历史

[编辑]

五代时,太原府太原县晋阳县治所均在晋阳城。五代十国末期,晋阳城成为北汉都城宋灭北汉之战后,晋阳城被毁。太原县和晋阳县并废为平晋县,而太原府则降为并州,治所迁移至榆次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移治唐明监[1],是唐朝初年河东军故城所在[2]。同年,开始修建城垣,由大臣潘美主持。城池西侧有汾水[3],共有四座城门,东为朝曦门,南为开远门,西为金肃门,北为怀德门。城内有“丁字型”交接的四条主街。城中包括了一座“子城”。子城内的五条主街构成三个南北向的丁字街,似“六”字形[2]淳化三年(992年)后,出于军事目地,又在城外兴建了南关城、东关城、北关城三座的关城。后在金灭北宋、元灭金的两次乱世中,太原城损毁[4]

明朝初年,朱元璋第三子朱棡受封晋王,由其岳父谢成督造晋王府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在宋太原城外东北外,营造晋王府[3],原选址于晋阳城,因故未成。洪武九年(1376年),谢成拓展了太原城东、南、北三面城墙[4],亦因西侧汾水[3],未能扩展西面。最终将晋王府包裹于太原城中。城池面积比宋太原城扩大三倍,布局由封闭式的里坊变为开放式的街巷[2]景泰初年,因经济繁荣之故,巡抚朱鉴重修南关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山西巡抚万恭筑连城,南关城与太原城连为一体。

明末的1644年,李自成军攻太原时,明军“焚南关城以守”。李自成将陈永福拆连城,太原城和南关城皆损毁严重。同年九月,清军攻陷太原城。1646年四月十二日,明晋王府起大火,太原城北部和东部化为焦土。清朝时,商业和居民聚集于太原城南和南关城地区,城市未能恢复明代规模。晚清时,城西地区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因汾河洪水严重损毁[2]。终明清两朝,太原城为太原府阳曲县同城而治的城池所在。

太原城墙

[编辑]

明代太原城墙周长24里,共有8道城门,8座城楼和4座角楼。太原城墙高约12米,上宽6~10米,底宽约15米。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向太原城发动进攻,太原城墙被炸出十几个豁口,城墙严重毁损。1951年,太原城墙开始拆除;1960年,因遭遇三年困难,拆除工作暂停,城墙西北段因而幸存。此外,小北门附近建有子弹库,因为考虑到安全因素,该段城墙得以保留。

2003年,小北门重修,城楼重建。

城门列表

[编辑]
承恩门
太原战役中,太原城墙被炮火炸开豁口,解放军得以攻占太原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太原府......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紧州,军事,毁其城,移治于榆次县。又废太原县,以平定、乐平二县属平定军,交城属大通监。七年,移治唐明监。旧领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元丰为次府......
  2. ^ 2.0 2.1 2.2 2.3 马晓东. 唐河东军城·宋并州城·明清太原府城. 网易,来源:太原晚报(太原). 2015-10-11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简体中文). 
  3. ^ 3.0 3.1 3.2 明史·卷四十一·志第十七》◎地理二......太原府......阳曲,倚。洪武三年四月建晋王府於城外东北维。西有汾水,自静乐县流经此......
  4. ^ 4.0 4.1 王继祖. 宋太原城初探. 太原宣传网,来源:太原新闻网. 2010-01-20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简体中文).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