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土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在地化
「localization」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国大陸本地化、本土化、属地化
臺灣在地化、本土化
港澳本地化、本土化

本土化(英語:Localization)是相對全球化而來的另一趨勢和潮流。由於全球化強調在市場與科技力量支持下,全球商品、消費乃至文化、價值觀和各地人們的行為模式都有趨同convergence)的發展。樂觀全球化者認為,這不僅不可避免,也是全球邁向市場自由主義的必經道路。[1][2]本土化某種意義上強調全球化下的本土自身文化。在主體不明的情況下,可能稱為本土化在地化或者属地化

不同类型的本土化

[编辑]
  • 语言本土化:将某一事物或概念用当地所习惯的语言或方式来表达。

中文的「在地化」意涵

[编辑]

在地化主張者認為,全球化趨勢已被誇大。事實上各地多元文化的活力仍舊旺盛,並且藉由全球化的刺激,產生了創新性的抵抗因子。此種辯證效果,使資本主義全球化反而加強在地化意識的覺醒。這派觀點對全球化較為樂觀,認為在地化也會自發地產生並牽制全球趨同的潮流。

在地化主張者認為,全球化的正面價值也被誇大。事實上,資本主義為後盾的全球市場化正將各種人類文明的多元多樣性排擠消滅。凡是不合乎標準化生產、不合乎資本化與商品化的小生產和各地特色事物,都面臨全球資本主義極大的威脅。全球在地派要團結起來,促進自我覺醒,積極投入復興在地文化元素的工作,並在文化、環境、人權、消費等方面抵制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不良影響。以保障「在地」(locality)認同和特色的存續。

目前跨國社會運動工作者有一種呼聲:「以全球為架構思考,以在地為關懷行動。」(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把全球在地的鬥爭串連起來,對抗資本主義商品邏輯的全球化。

其他意涵

[编辑]

軟件工程上,本土化是指把軟件的使用者介面由一個語文轉為該地區所使用的語文;軟體國際化的定義就是到哪裡都能輕易的本土化。另見国际化与本地化

參見

[编辑]

参考資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