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
《镜花缘》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說,全书一百回,由清代李汝珍创作。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兒國”、“君子國”、“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大綱
[编辑]本書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第一至六回,寫《鏡花緣》故事由來,鋪墊出謫凡神話的框架。略謂天星「心月狐」下凡為武則天,稱帝之後,於寒冬下令「百花齊放」,時百花仙子正與麻姑弈棋,不在洞府,所轄眾花神不敢違背武則天旨意,先後綻放,惟牡丹後放,被貶植洛陽(後來變成焦骨牡丹)。天帝以百花仙子錯亂陰陽,「呈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將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仙謫降凡塵,需遍歷海外,遭險逢難,方可完劫。
第二部份是第七至五十回,寫文士唐敖的海外遊歷與唐小山尋父(尋根)之旅,是《鏡花緣》最受矚目的部份。旅行中見聞多出自《山海經》、《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說並加改編[1],既諷刺時事,也呈現某程度的烏托邦理想。百花仙子托生嶺南文士唐敖家,名唐小山。唐敖科名蹭蹬,心灰意冷,遂生出世之念,乃隨妻兄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公出洋貿易,三人遊海外諸國,覽異聞奇景。途中經歷了「君子國」、「大人國」、「淑士國」、「白民國」、「黑齒國」、「不死國」、「穿胸國」、「結腸國」、「豕喙國」、「長人國」、「伯慮國」、「勞民國」、「女兒國」、「軒轅國」等地,也遇見鮫人、蠶女、當康、果然、麟鳳、狻猊等奇異生物,並見識許多奇風異俗,如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君子國「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燬,並問典刑」,人民互讓有禮,「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於旅途中,唐敖不僅次第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陸續服食躡空草、朱草等仙家異物,有負重、躍高之能,也堅定其出世離塵之念,最後入小蓬萊成仙。唐小山為找尋父親,與舅父林之洋等再度出海,歷經許多磨難,抵達小蓬萊。在鏡花嶺下收得唐敖書信,命小山改名唐閨臣,返國參加女科,以續後緣。
第三部份從後五十回開始,武則天開試女科,錄取天下才女。唐閨臣等百名才女進京赴試,於宗伯府上展開宴會。小說最後寫唐功臣後代舉義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財氣四關,斬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於城下,天下復歸李唐,中宗繼位。
《镜花缘》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作者原本打算寫二百回,但最後只付梓一百回,有不少劇情沒完整交待。[2]宣統二年,華琴珊作《續鏡花緣》,該書為《鏡花緣》的續集,作者認為《鏡花緣》原書的某些情節似乎未完,故有此續作。
提倡女權
[编辑]《鏡花緣》中曾有“提倡女權”的描寫,如第七回小山問唐敏關於赴試一事:「……自然男有男科,女有女科了。不知我們女科幾年一考?求叔叔說明,姪女也好用功,早做準備。」胡適說:“李汝珍所見的是幾千年來忽略了的婦女問題,他是中國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他的《鏡花緣》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認為“此書將來在中國女權史上一定會佔一個很光榮的位置。”
1992年鮑家麟在〈李汝珍的男女平等思想〉一文中指出《鏡花緣》的“反傳統女權”思想:
镜花缘的影射
[编辑]《镜花缘》的海外之國、异兽奇花皆有所本,裡面的遊記都是出自《山海經》裡面的《大荒經》[3],夏志清說:“他最關心的是把《山海經》、《拾遺記》、和《博物志》諸地理典籍中的駭異邦域和人物野獸等復活過來。”[4]。
人物
[编辑]唐閨臣是小說中女主人公。本名唐小山,唐敖之女。在女試中取得第一名,後因名姓不好,被武后改為第十一名。
唐敖,小說前篇主角, 唐閨臣之父。後半篇入山修仙,進而開啟下篇唐閨臣遊歷海外尋父的故事。
林之洋,和唐敖一起出海旅行的商人。在被燒掉鬍子後,其相貌被女兒國國王喜愛,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
參考文獻
[编辑]- 胡適:〈《鏡花緣》的引論〉,《胡適文存》第二集(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61)
- 黎志華、古廣奇:〈鏡花水月下凡歷劫-論《鏡花緣》中的轉世與謫世〉,《舊浪新潮》。
- 孫遜:〈釋道「轉世」「謫世」觀念與中國古代小說結構〉,《文學遺產》(1997)第 4 期。
- 夏志清:〈文人小說家和中國文化 - 「鏡花緣」研究〉,《中國古典小說論集》幼獅月刊(1975)40 卷第 3 期。
- 鮑家麟:〈李汝珍的男女平等思想〉,《中國婦女史論集》。
參見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黃克武:〈鏡花緣之幽默:清中葉中國幽默文學之分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李豐楙:〈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鏡花緣-開放文學[1]
注釋
[编辑]- ^ 錢靜方:《小說叢考·鏡花緣考》載,該書所敘“君子國見張華《博物志》”,“大人國見《山海經》”,“毗騫國見《南史》”等。
- ^ 李汝珍在小說第一百回說:“恰喜生逢聖世……讀了些四庫奇書,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餘閒,涉筆成趣,每於長夏余冬,燈前月夕,以文為戲,年復一年,編出這《鏡花緣》一百回……小說家言,何關輕重!消磨了三十多年層層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又說:“心有餘閒,涉筆成趣,每於長夏第四輯光緒宣統兩朝版本。余冬,燈前月夕,以文為戲,年復一年,編…這一百回,而僅得其事之半”。《鏡花緣》最後還說:“若要曉得這鏡中全影,且待後緣。”
- ^ 钱静方《小说丛考》卷上,页68—72
- ^ 夏志清,〈文人小說家和中國文化──《鏡花緣》研究〉,頁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