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團體
外观
(重定向自同儕)
在社會學中,同儕群體既是社會群體,又是具有相似興趣(同質性)、年齡、背景或社會地位的主要人群。 這個群體的成員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信仰和行為。[1]
在青春期,同儕群體往往會面臨巨大的變化。 青少年往往花更多時間與同齡人在一起,而較少受到成人的監督。 溝通方面也在這段時間發生了變化。 他們更喜歡與父母談論學校和職業,他們喜歡與同齡人談論性和其他人際關係主題。[2] 青少年希望加入接受他們的同齡人群體,即使該群體參與消極活動。 孩童較不傾向接受與他們不同的人。[2] 從心理方面看,同儕群體可以作為家庭的替代,並有助於穩定人格。 例如,同儕群體定義行為標準並創建榜樣。[3]
小團體是通常由共同利益或友誼定義的小規模群體。 小團體通常有2至12名成員,並且往往由年齡、性別、種族和社會階層組成。 小團體可以作為社會化和社會控制的媒介。[4] 成為小團體的一部分可能是有利的,因為它可以提供一種自主感、安全的社會環境和整體幸福感。
人群是更大、更模糊的群體,可能沒有友誼基礎。[5] 人群充當同儕群體,它們在青春期早期的重要性增加,並在青春期後期減少。[2] 成人體制和同儕文化的參與程度描述了人群。
相關條目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Peer group . (n.d.). Dictionary.com. Retrieved October 25, 2012, from 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browse/peer+group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9-25.
- ^ 2.0 2.1 2.2 Steinberg, Laurence. Adolescence. New York: McGraw Hill. 2010: 1–434. ISBN 978-0-07-353203-5.
- ^ spektrum.de/lexikon/psychologie/peergrou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ektrum-der-Wissenschaft-Website. Abgerufen am 22. September 2019.
- ^ Adler, Patricia A.; Adler, Peter. Dynamics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in Preadolescent Clique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September 1995, 58 (3): 145–162. CiteSeerX 10.1.1.474.9716 . JSTOR 2787039. doi:10.2307/2787039.
- ^ Brown, B. B. Peer groups and peer cultures (PDF). Feldman, S. S.; Elliott, G. R. (编).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Cambridge, MA,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71–196 [2023-03-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19).
这是一篇與社会学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